耶魯大學校長:像「好撒瑪利亞人」那樣,去愛鄰舍

2020-06-03     堅果教室

原標題:耶魯大學校長:像「好撒瑪利亞人」那樣,去愛鄰舍

就在當畢業生都自顧不暇時,全球頂尖名校耶魯大學的校長,Peter Salovey 卻意外的寫給這屆畢業生,一篇名為《關愛我們的鄰舍》的畢業演講,字裡行間,格外暖心。

他鼓勵所有人從自私、忙碌中抽離出來,去關心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效法聖經中的榜樣,愛我們的鄰舍。

比做事更重要的,是做人。在校長眼裡,再沒有什麼,比「愛」更值得自己花時間在畢業典禮上,提醒、勸勉畢業生的了。

2020屆畢業生、家人、和朋友:

很榮幸能夠和在大家面前致辭,儘管是用這種不尋常的方式。

我知道大家更希望能夠在學校——我也希望大家能到學校來

—— 但我很欣慰看到大家,都在為抑制新冠肺炎的傳播,做出自己能做的部分,維護自身健康。

在這過去的數月里,新型冠狀病毒席捲了全球,感染了上百萬人,奪走了太多太多生命。

它幾影響了幾乎所有的社群,並蔓延到了這裡,直逼耶魯大門。

這場危機為我們所有的人都敲了警鐘。

病毒將各地的醫療衛生系統消耗到接近崩潰的境地,威脅到了每一個家庭以致全球經濟。

並且,正如許多其他的悲劇一樣,它暴露了最幸運者和最脆弱者之間巨大的鴻溝。

等到新冠肺炎流行病消退平息後,我們將要為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找到新的創造性解決辦法。

現在就開始談論 「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麼」 ,可能還為時過早了一點。

但至少,我們比以前更加清楚地意識到,我們人類的社會是相互依存的。

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深度交往和相互需要,正是被傳染病利用的弱點。

我們的互相依存,是我們日常力量和動力的來源,尤其是當未來迷茫不清的時候——真的,一直是這樣。

前線醫院和醫護人員的付出、重要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公共衛生專家和大批志願者的貢獻……多少人都被這些事跡所感動,並受到鼓舞。

哪怕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也目睹了很多普通人在這一刻變成了英雄。

「英雄主義」到底是什麼意思?

是走出你的日常生活去做一些不平凡的事嗎?

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會回應這樣的呼召?

或許這類故事中,最著名的是《聖經》中「好撒瑪利亞人」的寓言。

想必你們熟悉這聖經故事:

「一個人走在路上遭到了強盜的襲擊,留他一人倒在路邊瀕臨死亡。

另有三人從他身邊經過,前兩位德高望重,卻完全沒有理會傷者,第三位是撒瑪利亞人,是一個被社會拋棄的人,只有他停了下來幫忙。

他悉心照料傷者的傷口,將他抬上自己的驢背,將他帶往一家旅館,並為他墊付了費用。

他甚至告訴旅店,自己會回來承擔傷者需要的任何其他開銷。」

這位撒瑪利亞人,是垂死傷者真正的鄰舍,他是故事中出人意料的英雄。(聖經 · 路加福音10:25-37)

有一個很經典的案例,在我的社會心理學研究領域中,就是以「好撒瑪利亞人」寓言為基點做出研究。

上世紀70年代,兩位心理學家為要研究人們是否會選擇幫助別人的原因,進行了一項實驗。

他們選了一群,預備成為宣教士的神學院學生。

學生們被告知,他們需要準備去到附近的一棟樓里講道,內容正是「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

學生們被分成了三組:

第一組被告知說,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去那棟樓里講道;

第二組被告知他們需要抓緊時間,否則他們會遲到;

第三組被告知他們已經遲到,真的要趕緊過去了。

這些學生紛紛上路,準備講道了,估計滿腦子想的都是「好撒瑪利亞人」的寓言。

不過當他們去那棟樓的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當然都是演員啦,但都演成患了重病或受了重傷的樣子。

有幾個演員故意躺在了人行道中間,神學生們不得不徹底繞開他們才能繼續前行。

研究者想知道,到底會有多少人,停下來並施以援手?

然而,並不多。

第一組裡有2/3的神學生停下來幫助了,第二組裡停下來幫忙的不到一半,而第三組只有10%停下來觀察受傷的人,到底怎麼樣了。

這就意味著,第三組90%的人覺得,趕著去講「好撒瑪利亞人」的講道,比真正照顧一個生病或受傷的孤獨的人更重要!

這也許才是這個《聖經》故事帶來的真正教訓。

正如研究人員指出,寓言里的前兩個人也不是壞人,他們只是有更繁忙的日程安排!

我們能有多忙?忙到不會做別人的「鄰舍」了?

不說別的,過去的幾個月發生的變化可謂天翻地覆。

面對一場驚人規模的全球性流行病,我們被迫放慢腳步,被迫調整了我們的生活和期望。

我也相信我們稍稍更清楚了一些,什麼才是有意義和真正須要的。

也許,我們也遇到了,我們的「鄰舍」。

但在某些方面,我們面臨的挑戰,或許比「好撒瑪利亞人」故事裡、比神學生們面臨的挑戰更大。

他們不得不面對自己的「鄰舍」,因為需要他們幫助的人就躺在他們的前路上。

但是,為了抑制新冠肺炎的傳播,我們不得不去關心那些我們還不認識、也可能永遠也不會見面的人。

我們不得不去為那遠方的哭聲而思考,他們真實,卻又抽象。我們被迫重新認知我們的「鄰舍」是誰?他們在哪裡?

當這場危機結束時,我希望我們都將帶著這樣的教訓:

我們必要表示急切的關心和共情,向我們認識的和不認識的「鄰舍」,向街頭的那個人,也向地球另一端的人。

新冠肺炎病毒,將不是唯一一個我們要面對的流行病,它更不是你將對付的唯一挑戰。

是的,將來還會有其他的傳染病、其他的公共衛生挑戰,我在想,可能也不排除其他大規模的流行病。

此時此刻,氣候變化帶來的的致命影響,正使世界各地的「鄰舍」深受其害,他們在極端天氣和海面上升的威脅中苟延殘喘。

科學家們十分肯定地說了,這些情況只會變得更糟,除非我們採取嚴厲行動減緩地球變暖。

我們明天挽救的生命,取決於我們今天的行動。

還有什麼,會威脅人類家庭的健康呢?是名為「貧窮」的流行病嗎?還是名為「不平等」的疾病呢?

我們會因此採取對策嗎?還是就此略過這個問題?

這些問題仍有待我們共同解答。相互依存,確實可以成為我們的源動力——

但前提是我們必須要學會看得更遠,必須學會如何看待我們的「鄰舍」。

今天,我可以充滿信心地說,世界充滿了「鄰舍」和英雄。

我想起了2019年畢業於耶魯大學的Chaney Kalinich,他和夥伴們一起在紐哈芬醫療後備隊(New Haven Medical Reserve Corps)做志願工作。

Chaney做著紐哈芬市最弱小的一些居民們的工作,並同時攻讀公共衛生學院的碩士學位,幫助開發一個追蹤本州19例新冠病例的項目。

我還想起了耶魯大學一群創業的學生,用電話、平板電腦和其他移動設備將老年人和醫生建立起聯繫,這樣他們就可以預約遠程醫療。

這群學生與全國各地的志願者一同合作,並在近期向西海文維吉尼亞州醫療中心(West Haven VA Medical Center)的病人運送了一批醫療設備。

在這個城市和地區,無數人在引導我們度過這場危機:

前線醫護們紛紛選擇冒著生命危險去照顧他人;

科學家們正夜以繼日研究分析以更多更深了解這種疾病;

急救醫生、民警、以及志願者也正奮力為有需要的人分發食物。

在我們的校園裡,我們傑出的教職員工也都做出了很多改變和付出,以確保我們的學生得到最好的照顧。

而你們,2020屆畢業生:

在這從未發生過的境況中,你們展現出了對「鄰舍」的關愛,不論近處或遠處。

你們為保護他人,做出了巨大的個人犧牲。

你們放棄了許多重要的時刻:音樂會、演出、冠軍賽……你們錯過了面對面的課堂,以及年終典禮。

你們也錯過了一些安靜的時刻:外出吃飯聊天、和朋友一起走過老校園、沿著教堂街散步……

然而,面對失望和困苦,你仍然奮力學習。你們不斷發明著、想像著、創造著。你們一直與朋友和家人保持聯繫。

你們拒絕了孤立,選擇了群體。

你們加固了這一道將我們大學凝聚起來的紐帶,將全人類凝聚起來的紐帶。

今天,我鼓勵大家看到了《聖經》中「好撒瑪利亞人」故事裡新的亮光:

並不是那個施予幫助的人,本身多麼強大或優秀,而是他多麼平凡。

生活呼召了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平凡而普通的我們,去做出具有非凡勇氣的行動。

如今不是什麼普通的時代。

這個世界需要你們,預備好,向任何艱難險阻去鬥爭。

我很相信,只要你們睜大眼睛,滿懷憐憫。

你們就能夠將耶魯大學「光明和真理」的使命,傳遞給身邊或遠方的「鄰舍」。

2020屆的畢業生們:

我們代表著整個耶魯群體、教師、學生、員工和校友,向你們的成就致敬。

我們為你們的成就感到驕傲,記得感激帶領你走到今天的一切。

懷著感恩的心和樂於助人的雙手,預備帶領和服務一個前所未有的,需要你的才幹、恩賜和關懷精神的世界。

祝福你們,2020屆畢業生!

關注堅果教室,獲取更多留學考試相關資料。您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下方留言,會有老師及時回復!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wNP5enIBfGB4SiUw_a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