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孩子一周歲以後,到底是應該多喝奶還是應該要以輔食為主呢?估計這個問題讓很多寶媽陷入迷茫中。
生活案例:前段時間小文就因為孩子的飲食問題,和婆婆發生了矛盾,小文的孩子剛滿1周歲,前段時間體檢的時,醫生詢問小文寶寶現在一天吃幾頓輔食,喝多少奶粉,小文告訴醫生目前孩子吃2頓輔食,奶粉喝三次,一天的奶量大概是在550毫升左右。
醫生告訴小文,目前來看孩子身高體重發育都是比較正常的,但是往後可以把孩子的輔食加到三頓,孩子一周歲以後,奶粉的營養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發育所需的營養,所以要從食物中獲取,小文到家以後,整天就琢磨著給孩子做各種輔食。
這天小文正在給孩子喂飯,剛好婆婆來了。婆婆就責怪小文不該給孩子吃那麼多米飯和麵條,這樣孩子的奶就喝的少了。小文耐心的跟婆婆解釋,孩子的發育光喝奶粉是不夠的,醫生建議要多吃輔食。
婆婆聽後非常不高興,然後責怪小文是因為想省奶粉錢,所以才不捨得給孩子喝奶粉,而且表示以後自己給孩子買奶粉,不需要小文掏錢,小文聽完也是哭笑不得,後來她就把婆婆帶到醫生那邊,醫生給老人做了詳細的解釋,小文婆婆才明白原來媳婦沒有騙自己。
孩子1歲後,應該如何合理安排奶粉和輔食?
(1)寶寶一般在6個月以後開始添加輔食,但是在1周歲之前還是要以奶粉為主,到了1周歲以後,根據孩子體檢醫生評判的結果,來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
一般來說,1周歲以後孩子要以輔食為主,因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各種營養物質,奶粉和母乳的營養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的身體發育,而且很多營養物質只有食物中才有,所以以輔食為主。
(2)孩子如果長期吃流質的食物或者喝奶粉,會影響孩子的咀嚼功能和吞咽功能,所以孩子1周歲以後,要保持一日三餐的正常飲食,另外保證孩子每天喝的奶粉不能低於500毫升。
(3)如果孩子喝奶粉長期吃不飽,或者發現營養不良,那就要在輔食上多花時間,可以讓孩子奶少喝一點,多吃點米飯,蔬菜和肉類,保證孩子的營養。
添加輔食後,飲食安排父母要注意這四點:
(1)三餐要準時
家長要給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吃飯時間,儘量讓孩子的吃飯時間和大人同步,這樣也能營造和諧快樂的用餐氛圍,定時用餐避免孩子飢餓,而且還能讓他們適應幼兒園的作息時間。
(2)不要過度喂養
現在父母在給孩子喂飯時,總怕孩子吃不飽,所以就會給孩子吃很多,這樣一來很容易造成孩子積食,如果孩子不想吃了,家長就不要在喂了,因為孩子除了一日三餐外,還要喝奶粉,所以他們不會餓著他們,另外,孩子稍微帶餓一點更有利於健康。
(3)營養均衡
不要因為擔心孩子吃素會不長肉沒營養,就整天給肉給孩子吃,每天吃過多的肉對孩子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可能會引起孩子消化不良,造成便秘積食等情況,所以要保證每天葷素搭配,新鮮的時令水果也不能少,一些反季節的東西要給孩子少吃。
(4)適量的運動
孩子添加輔食後,也需要適量的運動幫助食物的消化,所以在孩子吃完飯後,可以帶孩子外出轉轉,散步消食,這樣能夠加快孩子的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另外每天要給孩子多喝些溫開水,避免孩子缺水上火便秘。
結語:
不論是喝奶還是吃飯,家長都要做到細心和仔細,要明白孩子以後身體發育還是主要靠食物為主,所以要慢慢減少奶粉的量,讓孩子多吃一些不同種類的輔食,這樣才能保證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群美育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wMJsn3UBxV5JH8q_a6S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