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專注,專心!你們最可愛睿智的鬥牛財經小編上線了,鬥牛財經每天給您分享最好資訊,專注傳遞最有價值的投資信息,幫助更多投資家人。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心臟」,占整車成本的30%-40%,是潛在市場達數千億的新興產業。對動力電池核心技術與供應鏈的爭奪,將成為大國製造業競爭的另一制高點,且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的行業格局。當前行業發展現狀與競爭格局如何?未來中國能否在這場競賽中勝出?
受益於下游新能源汽車發展,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8年增長近百倍。2011年開始新能源車步入高速發展期,2018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達200萬輛。作為主要中游產業,動力電池也隨之進入爆發期,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從2011年的1.08GWh上升至2018年的106GWh,八年增長近百倍。
從政策層面來看,各國發展電池技術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從主要國家和地區最新的規劃來看,動力電池方面中國和歐盟側重發展鋰離子電池、日韓和美國側重固態電池。從電池能量密度來看,各國和地區普遍計劃到2030年單體能量密度達500Wh/kg。
從企業層面來看,龍頭企業優勢突出,市占率不斷提高。裝機量TOP5的企業市占率不斷提升,由2016年的56.7%上升到2018年65.9%。其中,寧德時代、松下與LG化學市場份額占比最高、提升最快,總裝機量增幅最大。2018年寧德時代裝機量21.3GWh,市占率22%;松下裝機量20.7GWh,市占率21.4%;LG化學裝機量7.4GWh,市占率7.6%。前三大企業在技術、工藝等領域各具競爭優勢。松下是全球最先實現NCA18650+矽碳負極圓柱電池量產的企業,在電化學體系、生產良率與一致性方面居於領先地位;寧德時代率先實現了NCM811方形電芯的量產,並成功運用於廣汽與寶馬,技術路線上成功實現由NCM523向NCM811的過渡;LG化學的優勢在於其對化學材料的理解,技術路線為軟包電池,是國際上最先掌握層壓疊片式軟包的企業,而在NCM811的應用上,則落後於寧德時代。
全球動力電池最終將寡頭化。「油電平價」與行業學習曲線帶來的價格壓力、動力電池需要巨額資本投入、產品研發周期縮短都將加速這一進程。1)「油電平價」和動力電池行業「學習曲線」要求至2025年動力電池價格將在目前水平下降一半至100美元/KWh。IEA(國際能源署)預計,電池包年產量由1萬上升至5萬可以降低9%的成本,由10萬上升至50萬則可以降低12%的成本。擴大生產規模是電池企業取得成本優勢的重要手段。
2)與集成電路類似,動力電池也是一個重度資本密集行業。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博世曾一度進入動力電池領域,但發現要達到100GWh的生產規模需要200億歐元的投資,權衡風險收益之後最終選擇退出。這說明巨額的資本開支阻礙了潛在對手的進入,使得現有的頭部企業能夠有機會提高自身的設備利用率。
3)電池企業的產品研發周期正在縮短。1991年鋰離子電池商用以來基本延續了以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為正極、石墨為負極的電池體系,但近幾年來出於對能量密度的要求,正極材料由NCM111向NCM523/NCM622/NCM811過渡,未來進一步升級到NCA/富鋰錳基正極、矽碳負極甚至固態電池,對於電池企業來說研發壓力陡增,小企業更加難以競爭。此外,出於對動力電池安全性的考量,整車廠選擇動力電池供應商需要經過長時間(一般長達2-3年)的測試、驗證和篩選,一旦納入供應鏈後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這將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行業領先者優勢,促使行業形成寡頭競爭。
未來在技術、產能、客戶等方面擁有卡位優勢的企業將鞏固全球一線地位,行業二線格局仍存在變數。2018年全球出貨量排名前十的電池企業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只有松下、LG化學、寧德時代、三星SDI四家。客戶卡位看,LG化學和寧德時代客戶群布局較全面,LG化學基本覆蓋海外高端車企,寧德時代在國內市占率超過50%,並成功進入大眾、寶馬等高端供應鏈;產能情況看,寧德時代和LG化學產能規劃最為積極,三星SDI及松下均比較保守;技術路線看,寧德時代的方形、LG化學的軟包是行業主流發展方向,而松下圓柱路線相對小眾;在業務定位方面,三星和松下動力電池業務定位均為大集團、小業務,存在一定程度管理體系臃腫、戰略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而寧德時代主業為動力電池、管理相對靈活,LG化學動力電池板塊資本開支占總開支40%以上,戰略重視程度高。對於行業二線電池企業來說,車企出於供應鏈安全的考慮往往會扶持二供、三供,這可能給部分具有技術、成本等差異化優勢的二線企業帶來機會。
更多精彩盡在微信:「鬥牛投教」!關注不迷路,點贊加關注再走唄~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