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德國男孩兒,戰爭有多殘酷!

2019-10-22   計凡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歐洲戰場已經進入到了19世紀中下段。蘇軍與美軍驚奇的發現,在德國軍隊當中精壯的男子越來越少,更多出現的是,有花白鬍須和稚嫩面孔的人。在1944年於1945年期間,德軍每個月平均有35萬人的傷亡情況,如此大的戰爭消耗讓德國人們無法承受,僅僅有6000多萬人口的德國,已經成為了兵源不足的後軍力量,這種情況讓德國的各項戰事都生最大的苦惱。在戰爭的末期,德國下了一道垂死的命令,徵兵線度下降到了16歲,上限升到了60歲,所有男性都要上前線,而投降前還提前了4年的時間,12歲以上的男性必須全部服兵役。

希特勒下了這樣的命令,將上百萬的娃娃軍,老年軍派上了前線,其中16歲到18歲的少年兵是抗戰的骨幹,這些少年飽受了納粹的教育,被希特勒的統治所洗腦,對於上前線應徵戰事充滿了自豪感。希特勒成立了少年衝鋒隊與青年團,似乎名號越來越威武,但是實則缺乏戰爭的訓練以及裝備,對於強大的各國盟軍,其結果可想而知。

  • 據一個蘇軍的指揮員回憶道,當蘇軍與美軍的連盟軍攻進德國的一個小村莊時,在村莊中突然出現了一支抗衡的隊伍,他們就是納粹所領導的,德國突擊隊的少年兵,整個隊伍大概有300人左右,他們穿的服裝五花八門,有的戴著鋼盔,有的戴著鴨舌帽,但是他們手中的武器卻十分的貧乏,有一些拍擊炮和步槍等裝置,但是大多數人都是空著手的,最值得人們回憶的是他們的整個軍隊士氣高昂,由於年齡尚小,連一箱炮彈都抬不動,於是他們拿著各種短小的武器,對於長的步槍來說,他們的手臂實在是太短了,就在第一次交火之後,蘇軍美軍的神槍手們將他們一一殺光。

這些年輕的德國少年兵,個個都很勇敢,他們身穿著肥大的軍服,手裡別著各種手榴彈,僅僅靠著懵懵懂懂的納粹思想就可以上一線作戰,手裡拿著鐵拳反坦克火箭筒等等,他們作戰英勇,但實際上在德國柏林的戰役中,抵抗最玩頑強的就是這伙少年兵,他們不會讓盟軍有任何趁虛可入的心理,讓盟軍的士兵心生憐憫,德國甚至有成千上萬的少年兵被一次性擊斃,更多的,卻成為了盟軍的俘虜。這些二戰時期經典的照片拍攝於1945年的4月3日,地點是在法蘭克福北部。照片中這個士兵是被美軍第九軍俘虜的德國兵,他僅有16歲是一個孤兒,在他15歲時參加了德國的空軍防空小組,就在他被美軍俘虜的當天,與一支敗退的德國步兵混編在了一起。

我們通過照片可以看到,這個16歲的少年在絕望中哭泣,他的眼神里充滿了哦,無助與悲傷,實在讓人心生憐憫,但他為什麼哭泣,他的內心絕對不是因為被俘虜,不是因為有人在揍他。而是在他的潛意識裡,他認為他的信仰和他的整個精神世界都已經崩塌了。

在戰爭結束之後,這個少年被釋放了出來,在以後他定居在了德國的恩斯特瓦爾德,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慶幸的是他在1997年才去世。他的這張哭泣的德國少年兵照片發表出來之後,引發了無數人的關注與同情,這也成為了這個德國少年為之奮鬥的政權而最終獻身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