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最花心的詩人,卻娶了個最賢惠的妻子,悼亡詩寫得比蘇軾還好

2019-07-23     古典文學與詩詞

在唐代詩人中,有一位詩人,一直被稱為渣男,他就是元稹。

說起元稹,那在唐代,也是牛皮哄哄的人物。

他和白居易,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他的詩詞成就巨大,言淺意哀,扣人心扉,動人肺腑。

他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廣為傳誦。




但是,他卻是最花心的詩人。據說,他對初戀崔氏「雙文」始亂終棄,最後,還被寫成了一本傳奇小說《鶯鶯傳》。

公派到四川公幹時,結識了才女薛濤,締結了一段露水情緣,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留給薛濤的只有思念。


張生與崔鶯鶯



據說,元稹撩過的妹子遠遠不止這兩個。可就是這樣一個花心人,卻娶了一個無比賢惠的妻子。

元稹祖上是北魏宗室,母親是滎陽鄭氏,家世也算不錯。

可是,在元稹八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堅強地撫養他長大。

父親去世,家境自然一落千丈,為了儘快擺脫貧困,獲得功名。天資聰穎的元稹,參加比較好考的明經科,一戰告捷。

23歲時,元稹登吏部科,授校書郎。

元稹年紀輕輕,才華出眾。有一個人,暗暗地看中了元稹,想要他做女婿,這個人就是時任京兆尹的韋夏卿。




韋夏卿家世代為官,條件強過元稹太多,此時元稹沒有官名,只是個校書郎,韋夏卿毅然把女兒韋叢嫁給他。

這應該是元稹一生中最幸運的事了。

元稹與韋叢成婚之初, 家裡條件很差,但韋叢卻毫無怨言,她賢惠大方,與元稹感情深厚,兩人相敬如賓,患難與共。

可天不遂人願,元稹和韋叢這一對恩愛夫妻,在相處七年後,韋叢不幸離世。




元稹十分悲痛,他寫了很多詩歌懷念韋叢,最著名的當屬《遣悲懷三首》。

《遣悲懷三首》其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其二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其三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在這組詩中,元稹關於韋叢的記錄,讓人不得不感嘆:韋叢真是個賢妻。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韋叢見元稹沒有衣衫,打開自己的箱子找給他。想喝酒,沒錢買,韋叢拔下頭上的金釵,給元稹當了買酒喝。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用野菜充飢,卻說味道甘美,用古槐的落葉枯枝來生火做飯。




人世間最難得的,是理解。

韋叢嫁於元稹時,元稹沒什麼功名官職,家庭貧困,韋叢卻從不抱怨,夫妻兩人患難與共,讓元稹暖心,要知道,韋叢可是大小姐一樣的出身。

縱使元稹見識過無數女子,當無數次的午夜夢回,他依然覺得韋叢是最好的。從這三首深情的《遣悲懷》中可見一斑。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如今家裡有錢了,而你卻陰陽相隔,我只能請僧道為你超度魂靈。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我知道,夫妻死別之恨人人都有,但我們是共過患難的夫妻,許多往事,每每想起,都讓人極度悲傷。

我們相信,元稹對於韋叢的懷念,是發自內心的感激,是對患難時不離不棄的感激。




因為情真,才能寫出這樣感人的詩句。

陳寅恪先生認為《遣悲懷三首》是元稹最優秀的悼亡詩:夫微之悼亡詩中其最為世所傳誦者,莫若《三遣悲懷》之七律三首。……悼亡諸詩,所以特為佳作者,直以韋氏之不好虛榮,微之之尚未富貴。貧賤夫妻,關係純潔,因能措意遣詞,悉為真實之故。夫唯真實,遂造詣獨絕歟?

陳寅恪說,這組詩好就好在,用生活的細節來體現韋叢的不慕虛榮,貧賤夫妻患難與共,真實可觸,讓人感動。

寫詩貴在真實,貴在用詩句表達真實的情感,一首詩有了真情,就如同有了靈魂,即使詞藻不夠華美,依然能夠讓人動心。

還有人說,元稹的《遣悲懷三首》比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還要好。你覺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w-56RmwB8g2yegND69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