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頂嘴了」孩子說完這句話沒再睜眼,媽媽後悔不已

2019-09-30     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俗話說「嚴家出好兒,嚴師出高徒」,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一而再,再而三強調過的問題,孩子還是一犯再犯,畢竟家長也是有情緒的,特別是孩子犯錯還不知悔改,非要跟著家長頂嘴,唱反調,面對這樣的情況,有的家長選擇「河東獅吼」,有的家長選擇「棍棒教育」。

​其實不太贊同家長通過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畢竟孩子還未發育完全,往往家長正在氣頭上的時候,可能會控制不好力度,加上孩子會掙扎,家長很有可能不小心打到一些不能打的地方,傷害了孩子,後悔的是家長自己。

媽媽拿瓶子砸向孩子,「我再也不頂嘴了」,孩子說完再也沒能醒來

​聽朋友說過這麼一個故事:小松是個9歲的男孩,每天放學回家總要媽媽催好幾遍,才肯去寫作業,結果,期中考試成績下來了,小松考了全年級倒數第一名,媽媽也總被老師找談話。

那天,媽媽公司的項目正好出了點問題,回家看到兒子的卷子後,頓時火冒三丈,對兒子怒吼道:「辛苦送你上學,就考這個成績?還讀什麼書,早點出去打工吧!」沒想到兒子頭也不回,直接說道:「你以為我願意上學嗎?希望你言而有信,早點讓我去打工吧!」

​媽媽聽了兒子的話,直接「炸毛」了,拿起身邊的裝滿水的瓶子往兒子頭上砸,沒控制好力度,兒子被打趴下了,嘴裡還小聲叨念著:「媽媽,我再也不頂嘴了……」說完就失去意識了,媽媽趕緊打電話報警,可是,孩子卻堅持不到醫院,就停止了呼吸。到了醫院,醫生說,孩子的後腦勺受到重創,搶救無效,媽媽後悔不已。

家長教育孩子,應該注意什麼?

冷靜情緒

孩子總犯同樣的錯誤,畢竟,家長也是一個普通人,不可避免會有情緒。家長可以先一個人冷靜一下情緒,等雙方情緒都平和下來,再跟孩子坐下來好好談一談,家長的舉止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家長的這種處事方式是更高級別的教育。

不打罵孩子

暴力往往不能解決任何事情,有時候還會適得其反。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開始有自尊心,家長要保護應該保護好孩子的自尊,不要隨意打罵孩子,更不要當著很多人的面訓斥孩子。

當然,若是到了一些實在是要「揍」孩子的情況,家長最好要避免孩子這幾個部分,如,後腦勺、擰耳朵或是打後背等,稍有不慎的話,很有可能會危及到孩子健康。

今日話題:你打過孩子嗎?歡迎留言交流。

——————————————

我是文竹媽媽,家有兩寶,大寶5歲,小寶3歲。一人帶兩娃的艱辛讓我更懂得如何照顧寶寶。

文竹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分享,為寶爸寶媽排憂解難。歡迎各位與我分享育兒過程中的小問題小確幸。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vgyBgW0BMH2_cNUgfEL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