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光嶼(爸媽進化論主筆)
近日,田亮的妻子葉一茜,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一篇兒子給自己寫的作文,並驕傲地說:「請大家欣賞讓@田亮 嫉妒到面目全非的亮仔作文《我的媽媽》。」
內容是這樣的:
我的媽媽有黑色的頭髮,大大的眼睛,她是百變精靈。
媽媽能變成廚師,每天中午做很多很多好吃的;
媽媽能變成歌手,在工作的時候會唱歌;
媽媽能變成我的心臟,只要她在我的身邊,我就很舒服、很放心。
這樣一封"我的眼裡只有你"的信,字裡行間都透露齣兒子對媽媽的崇拜和依賴,難怪田亮會嫉妒。
隨後,葉一茜又曬出了兒子曾經寫的的一篇關於爸爸的作文,畫風突然變成了這樣。
題目叫做《春雨》。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小樹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小蜜蜂說:下吧下吧,我要洗澡。
小鹿說:下吧下吧,我要喝水。
田亮說:下吧下吧,我要跳水。
不得不說,小亮仔自帶搞笑天賦,這樣的神轉折還真是讓人招架不住。
而「主角」田亮在配文中,用驕傲中帶著無奈、欣喜中夾著心酸的語氣說:哭吧哭吧,我要活著……
說實話,看完之後我和網友們一樣,不地道的笑出了聲。在評論區一片的「哈哈哈」中,有幾條留言格外顯眼:
為什麼對媽媽是狂吹彩虹屁,對爸爸就這樣的敷衍?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一目了然 ……
無奈,真相就是這樣扎心:
老父親們自詡對孩子的付出不少,可為什麼孩子會把自己當透明人,「忽視」爸爸的付出,「看不到」他們的愛呢?
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可當你不用心對待她時,小棉襖也會漏風。
最近,一段爸爸「憤怒」控訴女兒的搞笑視頻在網上火了。
把這位年輕爸爸「氣到變形」的是一篇女兒的作文。文中女兒飽含深情的歌頌媽媽的愛,卻隻字未提爸爸的愛。
面對這樣的「區別待遇」,爸爸的情緒變得十分激動,連珠炮似的「質問」女兒:
你怎麼長這麼大的?你衣服哪來的?
你每次旅遊怎麼去的?你自己走過去的?
你每天喝牛奶,還有吃的哪來的?
房子哪來的?
面對爸爸的「發難」,女兒只是笑嘻嘻地回答:
你沒有愛啊!
媽媽買的。
爸爸顯然有些「受傷」,要求她必須「強行寫出爸爸的愛在哪裡」。
父女倆的這段互動逗樂了許多網友,大家紛紛留言「心疼」這位不被重視的爸爸。
雖然,這位父親不是真的和女兒對質,但他心裡一定曾有過委屈:同在一個屋檐下愛孩子,我賺更多錢,為什麼孩子卻看不到呢?
同款父親和「更熊」的孩子也出現在電視劇《熊爸熊孩子》中。
熊雄是一位父親,也是公司高管,他有著強大的事業心和家庭責任感,全身心投身於工作和賺錢中,供著房貸和車貸、供著老婆和孩子。
然而「傷人」的是,他的兒子維尼在自己的文章《我的爸爸》中,通篇只寫了7個字來介紹他:我的爸爸和我不熟。
這幾個字有點搞笑,也有點扎心,可見在兒子身上,爸爸的教育和陪伴有多欠缺。
調查顯示:中國50%的爸爸,每周陪孩子平均不足5小時!每天跟孩子有效的溝通時間,不超過6分鐘。
很多父親認為,自己努力賺錢就是愛孩子的表現,孩子一定能感受到來自父親的愛,但往往孩子是沒有太多金錢概念的:
他不會想住著誰買的房子,只記得陪他在房子裡玩的人;
他不會問買牛奶的錢從哪裡來,只記得給他買牛奶的人;
他不會管買機票 、旅行的錢是誰賺的,只記得陪他一起去旅行的人。
他只知道陪伴就是愛,能陪我的爸爸才是好爸爸。
《窮爸爸和富爸爸》里有句話: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任何職業角色都可被替代,唯獨父母的角色無可替代。
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35歲。
2019年以696億美元的財富穩居青年版福布斯富豪榜的榜首。毫無疑問,他是成功的。
然而,他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成功在於,這個本應該是世界上最忙的爸爸,竟為兩個女兒休起了"產假"。
2015年小扎的大女兒Max誕生,他升級為超級奶爸,給自己放了2個月的「產假」,專心陪伴女兒成長。
2017年,小女兒August出生,他又當即又休了一個月陪產假。
這個掌管上千億資產的CEO,可能比任何一位父親都忙,但卻積極地參與育兒的每一個時刻。
翻翻小扎的Facebook,很多都是和女兒在一起玩耍的照片。
和孩子聊天、給孩子洗澡、為女兒辦生日趴體、帶女兒上診所打疫苗、跟女兒一起cosplay喜歡的人物……
他還利用家裡360度全景相機,拍攝下女兒的各個時刻做紀念。 足見他對女兒有多用心和重視。
他曾說,我的幸福感更多的來自家庭而不是工作,工作是做不完的,家庭卻是更重要的。
這一點,在給小女兒August的家書中也有所體現。
他說:「童年只有一次,我們滿心激動地和你一起踏上這段探險旅程。而陪伴的機會,也只有這一次。」
孩子的人生就像一部電視劇,只有直播,無法重播、回放。如果父母沒有及時觀看,那就意味著永遠的錯過。
演員鄧超是娛樂圈出了名的好爸爸,他經常在微博中展現自己被孩子「欺負」的畫面,其實在這背後是他對孩子們悉心的陪伴。
孫儷就曾在微博上這樣花式誇讚老公:
沒孩子前,鄧先生不到半夜絕不睡覺,天天晚上都要約朋友吃飯聊天。
現在,每天趕都趕不出去。在他心裡,沒有什麼比和孩子吃飯、聊天更重要的事情了。
鄧超的工作很忙,但他把陪伴孩子放在完成工作後的首要位置,努力抽時間陪陪孩子,哪怕是累到睡著,也要和孩子們在一起。
平時,他只要自己在家,就把一切時間都給陪孩子,而且絕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孩子的重要時刻。
因為他明白,父親想要保持和孩子間的親密關係,就不能缺少對孩子的陪伴。
給孩子最好的愛,不是給他買昂貴的玩具,帶他去不菲的餐廳,讓他穿奢侈的衣服。而恰是如孫儷所說,愛孩子就是和他在一起。
著名作家龍應台說:小孩兒是老天爺給我們的禮物,當你不珍惜的時候,老天爺就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了。父母和食物一樣,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
我們不能否認,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爸爸每天疲於工作,壓力很大。
有些爸爸言之鑿鑿:「工作那麼忙,又讓我工作賺錢,又讓我陪伴孩子,我會分身術嗎?」
當然,沒有人會分身術,但陪伴孩子,也並非爸爸們想像的那麼難。
蔡康永說,陪伴孩子,12小時不是真諦,付出心力才是真諦!深以為然。
父親陪伴孩子,從來拼的不是時間,而是用心程度。
爸爸們可以從一些小事做起:
帶孩子一起鍛鍊身體、和孩子一起享受讀書的樂趣、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也可以對孩子說說自己的工作、和孩子一起給媽媽準備生日禮物、和孩子商討他的零花錢數目……
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準備晚餐、和孩子一起孝順長輩、和孩子談論理想、和孩子一起動腦筋解決問題……
這些都是給孩子的有效陪伴,不會占用很多時間,但卻能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歡樂,成為一生中最閃光的記憶。
曾看過一篇文章《我們一起共度的那些好時光》,這是一個女兒懷念父親的文章,字裡行間全是笑出眼淚的美好:
他帶她在院門口栽下的夾竹桃;
他給她扎的辮子惹得全院人大笑;
他讓她騎在他的脖子上去看露天電影,不小心摔了一跤,他摔爛了膝蓋,上半身卻直挺挺地把她穩穩舉得很高……
文章的最後,這位女兒這樣寫道:
我不知這世上最好的父親什麼樣,但認定就是你這樣。
我也不知這一生最好的時光在何方,但相信我們在一起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時光。
我知道你這一生艱辛又不易,但只要和我在一起,你臉上總是洋溢著希望和笑意……
為人父母,沒有哪個很容易。
但再忙再累再辛苦,你也要記得,家裡還有個小人兒,期待你看見他,抱抱他,親親他,誇誇他,陪陪他。
哪怕僅僅是,隔著螢幕和他說說話,看看他有沒有長高,近來有哪些變化。
不要小瞧這些細微又瑣碎的點滴。當他漸漸長大,你也日益老去,總有一天你會發現:
那些互道早安和晚安,大手牽著小手,大影子護著小影子的日子,竟成了你們共度的最好的時光。
那些回不去的時光里,有多少錢也買不到的愛在汩汩流淌。
願每位父親都能珍惜和子女在一起有限的時光。
願每個孩子都能擁有父親陪伴著的快樂年華。
作者簡介:時光嶼,富書專欄作者,富書第6期親子寫作營基礎班學員。一個家庭關係、親子教育的踐行和愛好者。有一顆熱愛寫作心的職場媽媽,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