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留學圈鄙視鏈大全,有被冒犯到?

2020-06-11   堅果教室

原標題:2020留學圈鄙視鏈大全,有被冒犯到?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免不了有「打打殺殺」和攀比你鄙視我的「出身」和「門派」我鄙視你的「功法」和「秘訣」……歲月輾轉,斗轉星移江湖未遠,鄙視未絕形成了一種古今中外皆有,還能隨著社會文化變遷不斷更新內容的——鄙視鏈文化

現代社會的多樣文化形成了眾多「小江湖」,正如奶茶圈,喝喜茶的看不上喝coco,快時尚圈,穿優衣庫看不上穿H&M一樣,

留學圈也形成了眾多「鄙視鏈」。

雖然有些來得毫無根據而且論調不一,但是確實是流傳甚廣,學姐也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所謂的「留學生鄙視鏈」,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指南:

1. 鄙視鏈本就是一種主觀片面的產物,所以部分內容純屬娛樂,切莫當真,望能在宅家日子裡圖君一笑。

2.鄙視符號:>

3.互相鄙視符號:<>

1、留學國家鄙視鏈

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新>歐洲>日韓>東南亞>港澳台

英美向來相愛相殺,從口音用詞到文化習俗,我看不上你的刻板無趣,你嫌棄我的無禮粗俗,總之彼此都看不上眼。

不過,隨著美國這些年經濟上「霸主」地位的穩固,帶來難以匹敵的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工作機會,似乎已經讓美國略勝一籌?

但是大英是不會認輸的,畢竟我們提供的有數百年文化歷史積澱的「貴族化的精英教育」可是隔壁(?)的「暴發戶」拍馬難及的。

相比英美這對CP,其他國家的鄙視鏈就微弱不少,但似乎也免不了出現下面的對話:

美國:「去英國不就是為了方便旅遊嗎?小心去了之後變得給給的。」英國:「比不上去澳洲拿綠卡的。」

澳洲:「打黑工和放羊都挺好的,就很心疼天天聽東南亞口音的。」

東南亞:「港澳台叫留學?」

2、Offer鄙視鏈

網傳的offer鄙視鏈角度內容多樣:

Full-scholarship / Tuition-waived > Offer > AD > WL > Rej

名校牛項目 > 名校水項目 <> 普通學校牛項目 > 普通學校水項目

綜排高專排高 > 綜排高專排低 <> 綜排低專排高 > 綜排低專排低 > 沒排名

排名高地理位置好 > 排名高地理位置差 <> 排名低地理位置好 <> 排名低地理位置差學費便宜 > 排名低地理位置差學費貴 > 排名低地理位置差學費貴中國人多

不是,其他的我還勉強可以理解,那個「中國人多」幾個意思???

3、院校鄙視鏈

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劍橋大學>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多倫多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墨爾本大學

對於這條鄙視鏈的客觀性和真實性,那可就真的是從頭到尾都是爭議。別的不說,就說哈佛和牛津歷來互相鄙視互相較勁,畢竟英美相愛相殺,它們的大學也難以和平共處,而且優秀且勢均力敵的人互相較勁不是很正常嘛。

那到底哪一個更優秀呢……這好像也不是咱一個學渣應該考慮的問題……

4、自習鄙視鏈

用不著自習的>在圖書館自習>在教室自習>在草坪自習>在宿舍自習>在夢裡自習>不自習的人>自習也沒用的

看了上一條鄙視鏈,發現自己連被鄙視的資格都沒有???

好的,我知道自己就是個平平無奇的學渣。所謂勤能補拙笨鳥先飛,決定自個習提升下自己。結果發現自習也有鄙視鏈??

我不管,我是正序第二那個,絕對不是最後一個!!

但是客觀來說,如果你是需要自習的那大部分,學姐還是從自身血淚教訓建議大家早起一丟丟、多走兩步路去圖書館,畢竟無論是陽光溫暖的草坪,還是自由舒適的床寢室,最後都會導向「夢裡自習」這一個結果……

5、學科鄙視鏈

商科>法學>工科>理科>社科>文科>藝術

學科鄙視鏈國內就有,文科覺得工科過於直男不懂情趣,理工科嫌棄文科毫無理性玻璃心……

發展到國外,商科和法學就穩坐前排了。不說別的,單說人數,商科留學生在所有留學生中隊伍最為龐大,這也可以看出大家對這個學科的熱情和嚮往……

什麼,文科?你一學文科的出啥國,錢多嘛,還去英美?有對口專業嗎?港澳台日韓考慮一下!

本文科生有感到被冒犯……

6、專業鄙視鏈

理科:數學>物理>統計>生物>化學工科:計算機>其他工科商科:金融>管理>會計>MKT>其他社科:經濟學>公共管理>政治>社會學>其他文科:哲學>新聞>歷史>語言>文學

學科方向有鄙視鏈,學科中還有鄙視鏈。文學生和藝術生已經罵罵咧咧退出群聊

7、口音鄙視鏈

高貴冷艷的倫敦腔 > 最炫北美捲舌風 > to die的澳式音 > 天書般的Hinglish > 鬧太套的Chinglish >無法識別的Japanish,印度咖喱味和韓國泡菜味的English……

雖然大家都說英語,但是印度的英語和英國的英語明顯是有一點(?)不同的,不然為什麼你考雅思天天祈求不要碰上印度考官和聽力rap呢?

要說英語裡那種口音最裝逼有逼格,那不用說一定是倫敦腔,沒看見瑪麗蘇小說和電視劇,男主角的口語一定是「標準倫敦腔」的麼。。。

8、食物鄙視鏈

港澳台>日韓>美國>英國

港澳台終於可以揚眉吐氣!!!看著英美苦逼地親自下廚的童鞋,手裡的火鍋腸粉蝦餃流沙包它不香嗎?

日韓也不錯,雖然在國內偶爾吃一次日料韓餐是怡情,被迫天天吃也有點要命,但是至少比在英美艱難求生的同學們好多了不是!

英國的眾多黑暗料理是留學圈出了名的,常被吐槽「只有fish & chips和黑暗料理」,所以只能墊底。雖然美國也好不到哪去,除了快餐還是快餐,偶爾去一次中餐館不地道不說還賊貴。

9、住宿圈鄙視鏈

在國外買別墅的>買公寓的>自己一個人租大House的>租公寓的>住Home Stay的

作為吃土人士,覺得這個鄙視鏈真的是一點都不接地氣,比房子算什麼好漢,有本事比學習啊(霧

10、找工作鄙視鏈

哈佛、牛津、劍橋、常春藤(以上排序不分前後)>其他

雖然國內的HR們對國內的985、211等院校排名了如指掌,隨便扔一個專業都能給你排除一個三四五來。但是對於國外院校,他們基本只想得起哈佛、牛津、劍橋、常青藤。

所以,回國找工作面試報畢業院校的時候,要是不小心對上面試官懵逼的眼神,請淡定,畢竟誰還不是呢。。。

其實,國外留學我們還是要看實際的收穫,不是那一個排名,也不只是那一個學歷,還有你在他鄉的所學、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所得。

誠如北京大學戴錦華教授曾言:願你們去爭取也堅持,不要理會諸如「幸福指數」一類的說辭,幸福原本不可統計,一如緣自心底的微笑從不進入計量。

「鄙視鏈」或是偏見,或是戲言,它不該成為我們給自己設限的理由。希望每一位考鴨都能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收穫自己的所得。

關注堅果教室,獲取更多留學考試相關資料。您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下方留言,會有老師及時回復!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