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汗水是脂肪的眼淚?勵志的話有時也不靠譜,減肥你得講科學

2019-07-29     清晨碳水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是清晨碳水。

減肥這個事情,總是在夏天特別的著急。

很多小夥伴特別喜歡在夏天減肥,一是天氣炎熱,穿的少了,瘦一點總歸是好看。二是,小夥伴也認為出汗越多,減脂效果越好,趁著炎熱的夏天,抓緊時間減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汗水是脂肪的眼淚,這句話不知道激勵了多少人,訓練後大汗淋漓,衣服浸透的樣子,成就感油然而生。為了大量出汗,暴汗服也應運而生,甚至保鮮膜減肥大法也出現了。

真的就是出汗多了,就會燃燒更多的脂肪嗎?出汗等於減脂這個等式真的成立嗎?

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知道了出汗的機制和脂肪分解的原理後,再回來看這個事,或許會恍然大悟。

出汗的機制

汗液主要是由水、氯化鈉和尿素等組成,幾乎不含有蛋白質與脂肪酸,其中99%都是水分,由小汗腺和大汗腺分泌 。小汗腺是汗液最主要的腺體,也是人體出汗的主要來源,在手掌、腳掌和腋窩等位置分布最為密集。

出汗的最大作用是體溫調節

人體體溫調節受下丘腦內的體溫調節中樞控制,除此之外,在人體核心和皮膚表面分布著一些溫度感受器。當外界周圍環境的溫度過高時, 人體開始感覺發熱,同時皮膚表面的溫度感受器就會接受到熱的信號,會迅速傳遞給位於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告訴下丘腦溫度正在上升。

下丘腦調動交感神經,交感神經負責調動和支配全身的汗腺,從而使皮膚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大,汗液分泌量增多,其中身體內的部分水分變成汗液排出。汗液的排出,能帶走人體的一部分熱量,給人體降溫,從而平衡人體溫度,將人體溫度控制在一個正常水平。

不同誘因引起的出汗部位不同

當體溫上升時,不論是運動時體溫上升還是由於外界周圍環境導致的體溫上升,都是通過下丘腦發出信號,交感神經系統刺激汗腺分泌汗液,來進行體溫的調控。而當我們處於精神興奮、緊張、擔心害怕或者恐懼等狀態時,此時汗液分泌的信號來自大腦皮層和邊緣中心,同樣也會引起交感神經系統的反應,由於乙醯膽鹼的作用,此時臉、手掌和腳掌的小汗腺分泌汗液量比較大。這就是為什麼人一緊張時,手心容易出汗的原因。

37℃的意義

無論外界的溫度如何變化,人體體溫都會維持在37℃左右,因為體溫的變化對新陳代謝調節的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人體中的酶,支配著生物的新陳代謝、營養和能量轉換等許多催化過程。人體內大多數酶的最適溫度,均在37℃左右。當人體溫度升高到45℃左右時,會破壞酶的蛋白質結構,導致細胞死亡。體溫下降到34℃以下時,又會引起新陳代謝的放慢,心功能異常等問題。夏天經常會聽到,有小夥伴中暑了,原因就是身體溫度太高,將人體內的酶給破壞了,人體無法正常工作後,就會引起意識上的一些問題了。

人體的大腦和心臟就像是電腦主機一樣,電腦主機需要風扇和水冷等外圍設備持續降溫才能正常運轉,而當人體溫度過高時,也是需要外圍設備不斷降溫比如空調,或者自身出汗來平衡溫度後才可以正常工作。

至此,出汗的機制只是與水分有關係,和脂肪並無關係,下面來看看脂肪分解的過程,知道了脂肪分解的過程後,汗水與脂肪的關係,就迎刃而解了。

脂肪分解過程

第一,脂肪分解

脂肪分解就是脂肪酸從脂肪組織分離出來,最終進入肌細胞被燃燒的過程,這其中涉及到三個主要環節:

  • 脂肪組織的分解
  • 脂肪酸轉運
  • 脂肪酸氧化

1,脂肪組織分解

儲存在身體里的脂肪叫甘油三脂,這個物質呢,不能被身體直接當成能量使用,需要先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分解後的物質才能進入到下一個階段被轉運後續利用。脂肪組織的分解主要受腎上腺素和胰島素的調控。因此,減脂時,管理好這兩項激素水平,減脂效率會提高很多。

2,脂肪酸轉運

脂肪組織分解後的物質叫甘油和脂肪酸,這兩種物質需要被最終轉運到線粒體里才能被氧化燃燒。轉運的過程中,由於脂肪酸的水溶性比較差,所以在血液里脂肪酸主要是搭血漿白蛋白為載體進行轉運,血液流速越快,轉運效率越高。

3,脂肪酸氧化。

脂肪組織中脂肪分解產生的脂肪酸釋放進入血液,隨著血液循環被骨骼肌細胞燃燒使用。但燃燒利用之前,先得完成先跨細胞膜轉運,再跨線粒體膜轉運,最後進入到肌肉細胞的線粒體裡面,完成氧化燃燒,轉化成能量供機體使用。

脂肪組織經過上述三個步驟最終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這裡和水有關係了。有研究表明,人體脂肪的最終產物,85%由呼吸排出,15%由體外排出,包括出汗和其他排泄等方式。

第二,脂肪是呼出去的

長時間的運動過程中, 人體也會承受相應的壓力,其中一項就是熱量的增加產生,主要是骨骼肌的伸展與收縮產生的熱量。由於熱量的增加,身體也會為了平衡身體溫度就要開始排汗。這裡的汗水,主要是運動中身體溫度過高產生的汗水,而不是脂肪分解的產物。雖然兩者都與水有關係,但脂肪最後大部分是以呼吸的形式呼出去的,而不是通過體液的形式排泄出去的。

第三,散熱水平

每個人運動時,熱量的產生與散熱水平都是不一樣的。脂肪不僅僅是能量儲存的倉庫,更是起到了與外界隔離保溫的作用,冬天胖人更能禦寒就是因為如此。同時胖的人在運動過程中,也更不容易將熱量排出體外,因此,只能通過大量的出汗來平衡體溫,特別是夏天運動後,出汗量比較大,體重下降的快,造成了脂肪減少的錯覺,通常稍微一補充水分,體重就會迅速回升。而皮脂薄的人,對溫度平衡的能力就會更好一些,冬天也就相對更怕冷。

第四,有效減脂

脂肪的減少主要是取決於運動強度、持續時間與運動頻率。一般來說,運動強度越大,持續時間短的運動中,人體供能系統會以磷酸原系統和糖酵解系統為主進行供能,脂肪酸幾乎不被利用,比如舉重、百米衝刺等運動。而當最大心率處於50%~70%的區間內時,此時,運動強度中等,可以長時間的持續運動,脂肪酸便成為了人體主要的供能方式,如跑步、游泳、登山等運動,減脂效果就會相對好很多。

如果出汗過多,則有可能導致脫水狀態,運動中少量多次補水才是正確的做法。

運動補水

鈉在維持滲透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人體內體液的流向。

汗腺的排汗是由於汗腺內外形成的鹽分濃度差造成的,汗腺外部組織液中的水分就會通過細胞膜向汗管內滲透,汗水就是這樣形成然後排出體外。長時間運動時,人體汗水流失同時,很多電解質也在流失,特別是鈉離子。而鈉離子和氯離子對於肌肉收縮與神經傳導有重要的作用,缺失後將無法有效的調節體液與溫度等生理變化。這時單純補充水分不能滿足身體需求。所以,高強度或者長時間運動時,不僅僅補充水分還需要補充一些電解質。

除了電解質外,運動中,還應該補充一些碳水化合物,來維持血糖水平並延緩疲勞。通常情況下,運動飲料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運動飲料中應該包括以下物質:

  • 460~1150毫克/升的鈉
  • 78~195毫克/升的鉀
  • 6%~8%的碳水化合物

運動時推薦的液體攝入量:

  • 運動前2小時,補充500~600毫升水。
  • 運動過程中,每10~20分鐘要補充200~300毫升,最好能夠根據排汗量控制飲水量。
  • 運動結束後,體重每減少0.5公斤要喝水450~675毫升的水。

結論

大量出汗和脂肪消耗並沒有直接關係,減掉水分和減掉脂肪也是兩回事。減掉水分,桑拿,汗蒸都可以做到,而減掉脂肪,主要取決於運動強度、持續時間與頻率。而暴汗服,保鮮膜這些不靠譜的減脂方式,也請敬而遠之。

在減脂的道路上,對脂肪了解得越透徹,打贏這場戰役的機率就會越大。只有不斷與時俱進的武裝自己頭腦,才能知此知彼,百戰百勝。健身比的不是力氣,而是科學。汗水要流的通透,脂肪也要減得精準,大家加油。共勉。


唯有不斷提升現在,才能更好主宰未來,我是清晨碳水,感謝大家支持與關注,我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帶來更優質的文章,謝謝。

#清風計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uvDvRmwB8g2yegNDVR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