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台日報
記者:戴海波
隨著我市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深入推進,交通運輸作為旅遊業的基礎支撐和先決條件,對旅遊業的帶動和發展作用愈加凸顯。市交通局踐行「路景一體」理念,推進「交通+旅遊」融合發展,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貢獻更多力量。
建設「快進慢游」道路框架,促進運游設施融合。該局優化路網體系,規劃主題線路,建設外暢內聯旅遊公路300公里。加快「大通道」建設,海陵路南延國慶節前建成通車,229省道年內通車,鹽通高鐵2020年竣工,東興高速年內啟動征房征地,加速推進S352西段、S226、S403等項目前期工作,積極向上爭取新的全域旅遊項目計劃。加快「通景道」建設,結合市域骨幹道路建設,積極構建「快進慢游」旅遊交通網絡,建設鹽城市旅遊公路主題1號線、3號線176公里以及一批景區對外聯絡、景點之間串聯的道路,實現域內旅遊公路成網連環、景點之間便捷聯通。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以創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為抓手,實施218公里農村四級公路提檔升級,新改建516座危窄橋樑,積極推進「農村公路+旅遊」發展模式,強化旅遊公路規劃,促進「四好農村路」與鄉村旅遊融合發展。
打造「景在路上」美麗廊道,促進運游產業融合。該局一方面實施綠色通道工程,完善G344森林生態風景、G28海濱灘凃風景等廊道建設,推進道路綠化與區域景觀融為一體,打造「路在林中走」的綠色交通走廊。另一方面實施「風景線」工程,採用借景、造景等方式,集聚串聯旅遊資源,讓「路」成為一道美麗風景線。挖掘東台交通文化內涵,建設5個公路特色驛站,詮釋「路」上的歷史文化、民情風俗。其次實施「農村公路+產業」工程,圍繞旅遊資源和農村產業布局,強化農村公路與現代農業採摘區、體驗區和旅遊景區景點的融合,暢通農產品運輸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完善「溫馨旅途」體系建設,促進運游服務融合。該局高標準建設綜合客運樞紐遊客集散中心,打造鄉村旅遊精品路線。實施「運游一體化」模式,在綜合客運樞紐配套建設遊客集散中心,完善旅遊諮詢、售票、導遊、車輛租賃等功能。開通旅遊公交專線,將公交延伸到景區景點。合理布設服務區、驛站、小品和標識等設施,提供遊客集散、旅遊資訊、休閒救助等服務展示旅遊特色、演繹地域文化、推介土特產品。加強交通旅遊大數據應用,整合交通指揮中心平台資源,強化與旅遊、公安、氣象、鐵路等部門信息共享,推廣智能出行,全力支持服務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