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 | 視覺志(ID:iiidaily)
作者 | 半菀 編輯 | Bamboo
近日,澳大利亞東南部林火持續肆虐,燒毀了考拉80%自然棲息地,已導致上千隻考拉死亡。澳大利亞森林面積太大山火兇猛,考拉太小又到處逃命。消防員拼盡全力衝進火場,也只能救出一小部分考拉。
這對於生態來說,無疑是一次致命的打擊。
曾有人在澳大利亞,拍到一隻全身多處被燒傷的考拉,正在拼盡最後一絲力氣穿越山火,但它無處可逃,最終還是被活活燒死在大火里......
因為被燒森林恢復難度大,再加上氣候變化和疾病威脅等,考拉已面臨功能性滅絕。
一旦種群數量減少到某個臨界值以下,考拉就不能再繁殖下一代,進而導致滅絕。
但這只是冰山一角。
因為氣候異常和天災人禍,正面臨滅絕的,不僅僅只是考拉。
最近,一部被打到9.9高分的紀錄片橫空出世——《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拍攝這部紀錄片的人員,整整花了四年多,扛著攝影器材走過40個國家,坐著船在南極的海上飄了十幾天,甚至多次面臨健康和死亡的威脅,才拍出了它。
它足夠壯美,足夠震撼,足夠真實,卻也足夠殘忍。
表面上,在帶領我們見識這個地球上,各種可愛又神奇的的珍稀動物。
實際上,卻在用真相告訴我們,因為人類的殺戮和慾望,它們正在經歷我們難以想像的苦難。
1
因為近年全球氣候異常,在零下幾十度的氣候惡劣的南極洲,幾乎沒有動物能在此生存,除了韋德爾氏海豹。
小海豹從媽媽的肚子裡一生出來,就要承受巨大的溫差變化,還不會游泳的它被困在冰面上,渾身上下都是雪。
面臨強勁的暴風雪,海豹媽媽用自己的身軀為寶寶抵擋住狂風,但這樣的日子度秒如年。
三天過去了,如果海豹媽媽再不下水捕食和避難,它會和寶寶一起凍死在冰面上。
它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把寶寶獨自留在了這裡。
等到暴風雪停止,它才能回來尋找自己的孩子,但結果大多不如人意。
當媽媽再次看到孩子的那一刻,卻只能找到一具冰冷可憐的小屍體了。
2
在南極洲的外圍,還有一種鳥類生活於此,象徵著純真愛情的信天翁。
一對信天翁夫妻,花了兩年時間,剛孕育出它們愛情的結晶,隨著寶寶的胃口變大,食物的減少,它們不得不同時出去覓食。
手無寸鐵的小信天翁,則會乖乖的呆在鳥巢里,等爸爸媽媽回來。
但大自然永遠很殘酷,一場突如其來的寒風暴雪來臨了。
它必須用盡全力守住眼前的鳥巢,因為一旦被風吹走,就難逃一死。
不出所料,狂風過後,鳥寶寶被吹出去很遠,奄奄一息的落在了草地上,而它現在連走路都不會。
等待它的,會是死亡,還是父母的歸來?
大部分的鳥寶寶還是沒能撐住,等到爸爸媽媽回來,被活活凍死了。
媽媽守著寶寶的屍體,嗚咽的叫著,久久不願離去。
信天翁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遠遠趕不上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能力。
在過去15年里,因為氣候異常,全球的信天翁已經減少了一半以上,即將面臨滅絕。
3
冬天過去,夏天來了,南極的動物們會好過一點嗎?
答案是,更難過了。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今年又是一年暖冬,很多地方已經不下雪了。
隨著全球極劇變暖,南極所受到的影響是巨大的。
冰川消融給企鵝帶來的,幾乎是滅頂之災。它們走在碎冰上,站都站不穩,有時候走到精疲力盡,也找不到歇腳點。
在夏天裡,南極的企鵝變成了海豹唾手可見的食物。
它們幾乎無處可躲。
因為沒有足夠的冰面支撐它們的活動,它們被逼無奈,不得不下海,但這正好給海豹帶來了便利。
為了能活下去,它們不得不拼盡全力逃命,逃生數千米,找到一塊可以支撐的浮冰,才算得救。
4
冰川消融,還給海獅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海獅們的棲息地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擁擠了。
隨之帶來的,就是劇烈的鬥爭和搶地盤,死傷在所難免。
很多不夠強壯的海獅,被趕出棲息地,需要重新尋找新家園。
它們只有被迫爬上80米的海崖,因為只剩下那上面,還能有點地方可以休息。
但海獅有多麼笨重,我們都知道,離開了水,它們寸步難行,更何況要爬崖。
於是,無數海獅在爬崖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摔下高崖,當場斃命。
要知道,這種令人揪心的行為,在之前的數萬年里都不曾發生過。
海獅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並沒有教會它們爬崖,因為根本用不到。
但現在,為了活下去,它們不得不豁出性命,去拼一把。
結局就是,在這片海崖下面,密密麻麻布滿了海獅的屍體,全都是活活摔死的。
它們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5
要知道,在南極地區,氣候變暖的速度,是其他地區的6倍之多。
攝影師親眼目睹一座非常巨大冰川,竟在4年內完全消失不見。
這拍攝的一年夏天,南極的氣溫竟然突破了15度,海岸上到處都是毒蚊子和飛蟲。
無數企鵝適應不了如此高溫的氣候,被慢慢熱死。
但氣溫,還在逐年遞增,並無法停止。
誰也不知道,幾年之後,這裡的動物們,還會不會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如果這一趨勢就這樣持續下去,所有極地動物的處境,都將岌岌可危。
如果全球氣溫升高2攝氏度,企鵝主要棲息地面積將減少一半甚至三分之二。
特別是南極帝企鵝的數量正在迅速減少,根據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到2100年帝企鵝必須遷移到其他島嶼,否則多達70%的帝企鵝可能消失。
6
但不僅僅只是南北極的生命,正在遭受如此致命的打擊。
最近一位攝影師Martin Harvey,在非洲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波札那,拍下了一組令人絕望的照片,震驚了全球數千萬人。
原來的波札那。到處都是青草綠水,生機勃勃的場景。
波札那,在2016年時就被Lonely Planet評為世界最佳旅行國。
它是世界上「最後的舊非洲」,有一條"永遠到不了海洋的河"。
這裡是世界各地動物攝影師最愛的地方,也是最珍惜的地方。
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聚集地,擁有成千上萬的珍稀野生動物,還擁有世界上最美的日落和星空。
但因為全球變暖,現在的波札那遭遇了一場,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災難。
這裡的所有生命,無一例外,都逃不過這場災難。
無數可愛的生命,都被逐漸乾旱的泥土困住,越陷越深動彈不得,最後只能眼睜睜等著慢慢死去。
博茲瓦納的恩加米湖,是整片土地上最大的湖泊。
因為即將枯竭,泥土的水分還沒有完全蒸發,所以困住了很多前來尋找水源的動物。
它們不明白,為什麼這裡之前原來水源充足,是救命的源泉,現在卻變成了葬身之地。
一隻瘦骨嶙峋的野牛,孤獨的站在乾旱的泥土之上,它實在是走不動了,再走一步就要倒下了...
一隻剛出生還沒多久的小牛,同樣被快乾涸的泥土掩埋,它越動彈就越陷越深。最後只剩下頭露在地面上,最終的命運還是難逃一死。
數不清多少被困住的生命,都只能淪為禿鷹嘴下的食物。它們多麼想逃出來繼續活下去,但是卻無能為力。
恩加米湖的水已經少得可憐,許多魚都被乾死在泥土裡。
附近的漁民都趕在湖泊完全乾涸之前,儘可能多捕撈一些活魚用於餬口,因為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都會失業。
7
攝影師在這片土地上,拍下的一張張作品,更能體現動物們的絕望。
聚在一起的河馬群
全部被淤泥纏身越陷越深只能呆在原地等死
那隻瘦骨嶙峋的野牛連正常野牛體重的4分之一都不到再有沒幾分鐘
就會倒下再也站不起來了。
活活乾死在原地還沒能閉上眼睛的小鹿幼崽它還沒來得及長大就離開了這個地球
那頭被土掩埋的小牛
它整個身子已經動彈不得只剩下耳朵和頭在微微顫動。
正在腐爛的野牛的屍體
它的頭部已經只剩下骨頭令人觸目驚心。
一隻土撥鼠守著其他同伴的屍體在發獃它已經渴到極致走不動路了
一隻被人傷害失去象鼻的大象
在泥潭裡掙扎著它已經好久沒喝到水了,想要用剩餘的鼻子喝一口水,但是卻怎麼也夠不到一點點泥水。
俯視圖更令人絕望無數動物被乾涸的泥土困住慢慢變成一具具乾屍,它們眼睜睜看著自己死亡卻無能為力。
8
今年非洲被熱死和乾死的珍稀動物,已經無法估量。
再這樣下去,無數物種都會走到滅絕的邊緣,將會永遠消失在這個地球上。
拿北極熊來說,因為浮冰逐年消減,它們捕食和尋找棲息地,都變得越來越困難。
精疲力盡的小熊和熊媽媽,緊緊抱在一塊即將融化的浮冰上,浮冰融化之後,它們又失去了棲息地。
曾有攝影師拍到一隻精疲力盡瘦骨嶙峋的北極熊,在人類留下的垃圾桶里翻找食物,但最終什麼都沒找到。
很多北極熊因為實在找不到食物,最終被活活餓死在冰川上,死去的時候僅剩下一張可憐的熊皮。
再加上全球氣候變暖會使細菌和病毒「入侵」北極,北極熊卻沒有能夠與之抗衡的免疫力,他們的生存因此受到了嚴峻的挑戰。
今年在南極的一個阿德利企鵝繁殖地,超過18000對阿德利企鵝孵出的幼崽,幾乎全部死亡。
整個族群約4萬隻幼崽,最後僅僅只有2隻幼崽倖存了下來。
整個島嶼,都遍布了小企鵝的屍體,現場慘不忍睹令人心疼。
原因也是全球變暖引起的氣候異常,企鵝父母們不得不走很遠的路去海里捕食。
原來需要走50公里即可入海捕食,而今年每一趟大約需要多走100公里,來回加起來就是至少300公里,路程幾乎就是之前的3倍之多。
許多小企鵝就是在等待父母的漫長過程中,被活活餓死了。當企鵝父母拼盡全力帶著食物趕回來的時候,發現的卻是已經餓死的孩子,那種絕望又無奈的心情可想而知。
記得在這部片子的最後,攝影師面對鏡頭無奈的說:「我很怕這一輩子,我再也看不到它們了,我的孩子再也看不到它們了。我真的很想留住它們,留住這些地方。」
說著說著,一個平日裡從來不怎麼哭的男人,竟然流下了眼淚。
因為只有他看到了,在這一片看似美麗的背後,已經滿目瘡痍。
9
在紀錄片《藍色星球》里,科學家說到,因為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大面積上升。
本世紀末,美國著名的城市邁阿密,會被淹沒至少一米,大部分沙灘將會消失。
這對這個城市來說,是幾乎致命的打擊。但邁阿密,只是一個開始。
全球變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氧化碳的增多,人類在生活和生產過程中對氣候帶來的影響,占據了主導作用。
除了人口和工廠增多,汽車尾氣的排放,夏日空調的使用,就是最大的元兇之一。
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甩出一記重磅警告:全球升溫幅度需控制在1.5攝氏度,否則地球在2030年之後會迎來毀滅性氣候。
預防全球變暖,我們能做的很少,我們能做的也很多。
儘量少使用空調,減少汽車尾氣,出門用自行車或者地鐵代替開車。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在廚房安裝抽油煙機。注意隨手關燈和電器開關,使用高效節能燈泡。如果可以選擇多吃素食,少食肉類。
購買洗衣機、電視機或其他電器時,選擇可靠的低耗節能產品。節約用紙就是保護森林,保護森林也就是保護環境。
隨著社會發展,很多人開始重視保護環境,比如垃圾分類和健康出行,但依然有很多人覺得與自己無關。
但真相就如我國環境保護學家所說,地球從來不需要人類的守護,無論是零下100度還是零上100度都可以存在,滅絕的只是物種而已。所以,預防全球變暖保護環境,不是為了保護地球拯救地球,而是為了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人類不需要拯救地球
只需要學會自救地球不需要人類
但人類需要地球
* 關於作者:視覺志(ID:iiidaily)用文字記錄生活,用照片描繪人生,每晚聽你傾訴喜怒哀樂,陪你走過春夏秋冬,撐起朋友圈數千萬人的精神世界。轉載請聯繫(ID:iiidaily)授權。 *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