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旅行日記:仿佛是前世的記憶,夢中常見江南的水鄉,這次終於有機會到江蘇,去了蘇州一個比較小眾的水鄉——震澤,和夢中一樣,小河穿鎮而過,兩旁是古建築和茶座,熱鬧是本地人帶來的,遊客並不多,3月下旬雲南的油菜花已過花期,震澤的油菜花卻正盛開。
在震澤呆了四天,看過很多風景,吃過很多美食,記住了很多笑臉,這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以下為此行四天三晚路線攻略,特別適合清明小長假出遊,僅供參考。
游前攻略
一、景區介紹
震澤鎮,古稱「吳頭越尾」,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與浙江毗鄰,距離蘇州市區50公里,距離上海和杭州90公里,是一座擁有二千多年的古鎮,以蠶絲聞名,被稱為「蠶絲之鄉」。
這次四天三晚行程主要去的是震澤鎮的眾安橋村謝家路和震澤古鎮。
二、出行時間
3月23日-3月26日,春暖花開,此時正是震澤古鎮油菜花開之時,氣溫不冷不熱,穿長袖上衣加牛仔褲就可以。
三、交通及門票
1.飛機或者高鐵:江蘇及周邊的城市可以坐高鐵到蘇州站,其他城市可以坐飛機到上海虹橋機場 ,再步行到虹橋高鐵站坐高鐵到蘇州,到達蘇州站後可以坐班車或者網約車到震澤,相距50公里左右。
2.門票:震澤古鎮不用門票,進入師儉堂、慈雲塔等古建築才要門票。
四、住宿及美食
1.住宿:謝家路:柴米多,震澤古鎮:水岸寒舍
2.美食:謝家路:柴米多、蘇小花、初蓮;
齊心村:香青菜糰子、月半灣
震澤古鎮:老嚴滷菜館、鳳鳴江南、阿婆糰子、仁昌順四碗茶、江村飯店、蠶桑元野火飯
特別推薦:香青菜糰子
路線行程
我的路線:廣州-上海-蘇州-震澤鎮謝家路-齊心村-震澤古鎮-太湖雪蠶桑文化園-文武坊-震澤古鎮-返程
第一站:眾安橋村謝家路
Day1:廣州-上海-蘇州-震澤鎮眾安橋村,住宿謝家路柴米多
早上坐廣州飛往上海虹橋機場的航班,到達後步行到虹橋高鐵站,再坐高鐵到蘇州站,然後坐網約車到震澤鎮眾安橋村的謝家路,約100元,入住當地最有格調的兩家民宿之一柴米多,接待我們的是熱情的年輕的老闆娘,穿著棉麻衣裙,笑容讓人如沐春風。
這家民宿只有四個房間,都在一樓,裝修簡潔大方,院子非常寬敞,照片為我的房間,聽說其他房間都有星空頂,更為好看。
放下行李,和小夥伴租了共享單車閒逛村莊,出了民宿就可看見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正是盛花期,分外燦爛。旁邊有一棟非常顯眼的白色建築,是蠶桑學堂,因為震澤是蠶絲之鄉,絲綢銷往海內外。
沿路風景很美,微風徐徐,花香陣陣,三月的天氣不冷不熱,一件長袖上衣,一條碎花半身裙即可。路上偶爾可見村民在地里採摘野菜,金黃油菜花叢中散落著白牆黛瓦,猶如油畫。行人很少,偶爾路過幾輛車,風景很美,遊客不多,可以隨時隨地停下拍照,整個村莊仿佛都被我們承包了,不用擔心隨時有人闖進鏡頭,不用擔心吵嚷得像個菜市場。
一路騎行到謝家路最美的咖啡館喝茶,周邊就是油菜花海,出品的飲品顏值極好,裝修風格高端大氣,令人驚嘆,在一個小村莊居然還有這麼高格調的咖啡館,旁邊還有一塊區域布置得非常美,據說經常有新人過來拍婚紗照,我們在喝茶時就遇到了一對。
在花海亭子裡靜坐、發獃、喝茶、聊天,迎著西下的夕陽,來到初蓮吃晚飯,這是本地人特別推薦的一家中式餐廳,也是蘇州新晉的網紅餐廳,震澤排名第一的餐廳,如果用三個詞形容,那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菜品像藝術品,完美得感覺挪動半分就會壞了意境。
飯後散步返回柴米多,歇息。
第二站:震澤古鎮
Day2:謝家路-震澤古鎮,住宿震澤古鎮
早上在晨光中醒來,尋著香味來到民宿的餐廳,煎蛋、麵包、烤肉、牛奶,顏值和美味並存。
聽說附近還有個村莊也非常不錯,尤其是有一位阿姨包的香青菜糰子非常好吃,還上過央視,於是決定繼續騎車去尋覓美食。來到阿姨家時,有個攝製組正在拍攝,據說也是央視的,院子裡曬著香青菜,就是包菜糰子的材料。香青菜是震澤及相鄰村莊特有的青菜,散發著淡淡的香味,3月正是上市季節,做成青菜糰子味道清香獨特。
趁他們空閒時,給阿姨們拍了張照片,菜糰子5元一個,其實剛開始看外觀時是沒有多大期待的,但是吃過之後真的被驚艷到了,味道絕了,尤其是裡面的香青菜豆乾,和糯糯的糰子皮仿佛產生了化學反應,組合成了神奇的美味,可惜這青菜糰子只有新鮮出爐的才好吃,不然真想郵寄回家。
午飯是在齊心村的月半灣農家樂吃的,亦是本地人推薦的一家餐廳,環境很好,臨湖包間,菜品一絕,據說生意非常好,以本地人為主,這個季節還吃到了新鮮的小龍蝦,真是意外的驚喜。
午飯後坐上事先預約好的車到達震澤古鎮,兩地相距不到10公里。看見震澤的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古鎮,滿滿的生活氣息,河岸兩旁全是本地人在喝茶,河裡時常可見浣洗、提水的村民,仿佛回到了小時候。
震澤古鎮不大,主街只有350米,但我卻走了很久很久,因為兩旁的商鋪每一家都很有特色,這裡與一般古城古鎮不同的是,賣的都是本地特產,店主也是本地人,而不是統一的義烏商品。
如果喜歡歷史建築的朋友到了震澤古鎮,一定要到師儉堂和慈雲塔看看,兩者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師儉堂外觀無甚奇特,裡面卻大有乾坤,距今150多年,占地2700多平方有近150間房、裡面的磚雕、木雕精美無比,玻璃、水泥均是百年間國外進口的。中間一條街道穿過,一邊是私人碼頭,一邊是商鋪和住宅區,層層遞進庭院深深。
而慈雲塔有個民間傳說,相傳吳國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因思念劉備,建了一座塔,日日登塔望夫,因此這座塔也被稱為「望夫(旺夫)」塔。
沿著河兩岸轉了一圈,最後在古鎮入口處的仁昌順找了個臨河的茶座,點了當地的特色四碗茶,其中有兩道特別值得介紹一下。一首是風枵茶,也叫待帝茶,據說曾經招待過永樂皇帝。把糯米製成的薄片撕碎放入碗里,加入白糖,再倒入茶水,就成了待帝茶;一道是熏豆茶,據說具有明目功效,特別適合清明時節喝。
晚上和幾位小夥伴去的一家叫江村飯店的農家樂吃飯,說是農家樂,裝修卻特別簡潔大方有格調,味道也很好。
Day3:震澤古鎮-太湖雪蠶桑文化園-震澤古鎮
早餐是在本地朋友極力推薦的老嚴滷菜館吃的,點了一份醬鴨面,25元,味道果然沒讓我失望,尤其是醬鴨,收汁特別好,很是入味。
震澤是蠶絲之鄉,出品的絲綢銷往世界各地,所以這次到震澤也順便去逛了逛當地的太湖雪蠶桑文化園,看到了很多勤勞吐絲的蠶寶寶,以及漂亮的絲綢製品如絲巾、睡衣、床上用品等,同行的幾位小夥伴都忍不住買了絲巾,我也不例外。
午飯也是在蠶桑園吃的野火飯(需要提前預定),周邊全是桑樹,此時正冒出新芽,綠油油的一片,剛坐下來主人家就端上了桑芽茶,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和幾個小夥伴自己動手做飯自己燒烤,享受著踏春野炊的樂趣。特別推薦柴火飯,大米上面鋪上蠶豆、臘肉,添柴加火,揭開鍋,一陣香味襲來,米飯糯糯的粘粘的,特別好吃,一口氣吃了兩大碗,據說大米是產自震澤太湖邊的一季稻,含水量高,粘性強,口感極好,只是產量低,本地人就消化完了,所以外人不知道。
下午到古鎮的文武坊閒逛,這裡是古鎮未被開發的部分,特別原始,隨處可見爺爺奶奶坐在門口曬太陽聊天,四眼井裡阿姨們在洗衣服,河邊有人在殺魚。據說這裡也是長壽之鄉,很多七八十歲的人看起來才四五歲,不止外貌顯年輕,走路幹活一點不顯老態。
晚飯選擇了古鎮河岸邊的鳳鳴江南,也是一家本地人推薦的小館子,環境一般,味道著實不錯,尤其愛吃那道東坡肉,紅得透亮,色如瑪瑙,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Day4:返程
早上起來去民宿附近的老街味道吃了一碗泡泡餛飩,隔壁桌坐著幾位阿姨和她們的孫子,在閒聊著家長里短,聽說震澤古鎮的商鋪都是靠本地人撐起來的,遊客多寡影響不大,果真如此。
早餐後繼續閒逛古鎮,購買特產(定勝糕、黑豆乾、醬鴨),返程。
備註:以上為我的四天三晚行程,如果時間不多,三天兩晚亦是非常合適。如有其他疑問,可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