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短板怎麼辦?龍崗區委書記這番話說到點上了

2019-12-12     深視新聞

龍崗

龍崗,位於深圳市東北部,是深圳的行政大區、經濟大區、人口大區。

作為原特區外地區,由於歷史原因,龍崗區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比較薄弱,歷史欠帳較多,而且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也比較突出。

教育、醫療資源區域性短缺、公共服務設施匱乏、交通路網規模不足等,也一直與居民期待存在差距。

10日上午,龍崗區委書記張勇做客深圳廣電集團《民心橋》節目,介紹了龍崗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的工作方向,並回應了聽眾關心的社會熱點。

張勇說,解決民生短板問題,是當前龍崗區委區政府的頭等大事。龍崗在全市率先啟動2020-2021年財政預算編制,主動壓縮政府財政支出,加大民生支出投入,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民生這個「刀刃」上。

那麼,這些資金都會用在哪些領域?

據張勇介紹,近年來,龍崗對全區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欠帳進行了摸底,梳理出了10大類1406個公共基礎設施用地,實現了全區公共基礎設施「一張圖」。

他還帶隊專門就民生問題調研了全區11個街道,拍板了一百多個項目。根據龍崗現有的財力,按照輕重緩急,分近期、中期、遠期分步推進。

推動教育事業更加優質均衡發展

龍崗將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持續加大教育投入,讓適齡兒童「有學上、上好學」,推進學位緊張片區學校新改擴建項目,推進12所學校新改擴建項目,確保明年新增公辦學位1.77萬個。同時高標準辦好學前教育,創新發展以事定費管理的公辦幼兒園。

在托幼服務方面,龍崗將推進普惠型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解除年輕雙職工家庭的後顧之憂。另外,龍崗還將積極引進外地名校,推動集團化辦學,按照全市統一規劃加快高中建設進度,創建優質教育品牌辦學集聚區。

全面提升醫療衛生綜合實力

龍崗將加快推進15個公立醫院項目建設,力爭2020年可供床位11640張,積極引進中國醫學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附屬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同時提升社區健康服務能力,爭取把一半的診療量放在社區,實現基層醫療服務均衡化、便捷化。

龍崗還將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引進名中醫診所和醫療團隊,讓「治未病」的理念深入人心,更好滿足群眾對健康生活的追求。

加大社會保障力度

龍崗近年來在保障房方面的供應力度一直全市領先,明年將繼續推進寶龍、低碳城、阿波羅未來產業城等重點片區的人才住房項目建設,多渠道開工籌集各類安居工程1.45萬套,為全區重點片區人才提供安居環境。

在養老方面,龍崗將積極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創新改革試點,探索社區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將醫養結合養老服務融入社康工作。

續改善人居生態環境

龍崗將紮實推進水污染治理鞏固提升年各項工作,深入推進雨污分流管網等「十個全覆蓋」,推進調蓄池、污水處理廠等工程建設,全面推行排水管理進小區,持續鞏固提升河流水質,實現長制久清、水清岸綠。

同時,對全區的暗渠逐步進行改造,打開封閉的介面,讓河流與人親近起來,多打造一些類似於韓國漢城清溪川的優質濱水空間,讓群眾享受到優美環境帶來的福利。

其實,近年來,龍崗一直都逐項補齊民生短板,打造民生幸福新標杆。

教育方面

港中大(深圳)醫學院、深圳音樂學院規劃建設順利推進,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新校區9月正式投入使用。高考本科上線率64.2%,創歷史最高值。完成仙田九年一貫制學校等6所學校新改擴建項目,新增公辦學位1.05萬個。深入實施「引進名校辦名校」,引進上海外國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知名教育品牌合作辦學,拜仁全球首個全日制國際化足球學校順利奠基。12所公辦園正式開園,新增公辦園學位4050個;新增民辦幼兒園8所,新增學位2520個。

醫療方面

22個公立醫院和社康中心項目建設順利推進,8家社康中心投入運營,全區社康中心100%實現副高職稱以上專家坐診。「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研究院)」項目正式列入粵港澳大灣區健康合作項目。龍崗中心醫院、區人民醫院成為港中大(深圳)附屬醫院籌建單位,市吉華醫院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直屬附屬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創建成為深圳大學臨床教學醫院。

交通建設方面

軌道10、14、16號線建設正穩步推進,3號線東延、16號線南延擬納入軌道四期修編,深汕高鐵、深大城際、深惠城際等軌道基本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外環高速、東部過境等重大交通項目進展順利,其中外環高速公路預計2020年通車,東部過境通道蓮塘口岸至鹽排立交段已基本完工。強力打通「斷頭路」,目前已打通4條,另外6條年底前將全部打通。

文體事業方面

圍繞重大節點,精心組織「人民紅·向祖國表白」快閃等13項主題活動。成功舉辦第七屆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CBA聯賽、中超足球聯賽開幕式與深圳隊主場比賽、法國超級盃足球賽等大型賽事活動。文博會分會場數量、一等獎優秀分會場數量全市「雙第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紮實推進,區融媒體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坂田國際藝術中心以及大芬油畫村、甘坑客家小鎮特色文化街區建設加快推進。

生態環境方面

堅持以水污染治理「深調研」,引領推動系統治理、源頭治理,40條黑臭水體全面消黑,小區正本清源、小微黑臭水體整治完成數量排名全市第一。空氣品質優良率96.3%,PM2.5年均值23.5微克/立方米,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東部環保電廠投產運營,462座公廁、106座垃圾轉運站完成升級改造。

城區安全方面

深入開展「龍崗第一課」,累計培訓市民超過260萬人,市民安全意識不斷增強。深入推進「平安龍崗」建設,連續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建設先進區」稱號。

  • 暫停「綜評」填報 儘快完善!深圳教育局最新決定來了(附會場視頻)

  • 深圳試點控煙「電子眼」 上崗首日就逮個正著

  • 這場有關生活垃圾分類的大會,有點火藥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uXJS924BMH2_cNUgc_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