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是很多人喜愛的麵食,對於餃子的記憶總是溫暖的。小時候,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香噴噴、熱乎乎的水餃。青島人對餃子更是情有獨鍾。提起餃子,很多老青島也仍是對已經消失多年的長城飯店的餃子記憶猶新。作為當年島城最有名的餃子店,它的停業消失甚為可惜。
長城飯店
長城飯店位於膠州路60號,創始人是上世紀40年代20幾位街頭巷尾開店、自產自銷賣麵食製品的個體小販。1958年合作化時期,這些個體小販以自籌資金或家具物品頂資的方式,湊股組建膠州路合作飯店,主要經營油條、火燒、饅頭、鍋餅、混沌、水餃、及酒類、小菜,後來增添油酥火燒、肉絲麵、大滷麵和炒菜。由於經營品種多,屬於大眾飯菜,價格低廉,精工細作,深受老百姓喜愛。該店的油酥燒餅外皮脆、香酥多、口感好、鹹淡適宜;肉絲麵麵條圓滑、肉絲鮮嫩、滷汁可口,成為該店兩大特色品牌。
最初的長城飯店就位於市立醫院斜對面。上圖這張照片是2001年的膠州路,如今左側建築尚在,右側建築已全部拆除。右側建築的門頭曾經是膠州路菜店,再往下就是長城飯店了。(毛衛東攝影)
那時,做甜沫最好的地方在青島也當屬長城飯店了,每天早上都會排長隊,至今仍讓許多老青島難忘。
中華名小吃——長城海鮮水餃
1988年企業更名為長城飯店,90年代初加入中國西安餃子宴企業集團,成為山東地區唯一企業會員。餃子宴是在我國傳統餃子的基礎上,博採眾長,精心研製而成的一種百餃百味、百餃百型的餃子系列。該店引進西安餃子宴,結合青島地區大眾飲食習慣,使經營方式上有所突破,由企業集團原來的2-3個檔次,演變為7-8個檔次,滿足了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使餃子宴更加完善和宴席化,更加貼近大眾生活。在此基礎上企業根據青島海濱旅遊城市的特點,推出海鮮水餃系列。
1996年青島首屆地方風味特色小吃評選中,"長城海鮮水餃"榮獲十大特色名吃之一。
面向大眾,服務於大眾,是該店一貫堅持的經營目的。自1975年開始先後被省市區評為先進單位、文明單位、六好企業等榮譽稱號。1994年12月經市政府批准,為首批掛大眾飯店牌的定點企業。該店在經營規模上也開始向連鎖方向發展。
「長城海鮮水餃」是由海參、蝦仁、蛤蜊肉、配以肉丁、蔬菜等精心調製成餡。選料精細、制餡考究,保持了海鮮的原汁原味,具有「皮薄、餡大、味美、量足」特點。
李村路舊影,長城飯店亦成追憶。(俞宗海攝影)
李村路17號的長城飯店位於青島劇院對面,以前是李村路飯店。李村路飯店是國營,而長城飯店是集體,後來演出了一起集體收購國營的吞併,在當時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再後來集體和國營一起消失在商品經濟的洪流中了......
李村路長城飯店舊影。(俞宗海攝影)
李村路與陽穀路交界。(俞宗海攝影)
2011年隨著東西快速路二期工程的進行,長城飯店以及青島影劇院等建築從李村路上被徹底地抹去。
長城飯店的消失如今看來仍是非常可惜,東西快速路一期建設,位於膠州路的長城飯店拆遷,搬到了李村路;東西快速路二期拆遷,李村路店也沒能保住。中間曾經在台東開設分店,但是時間不長也關門了。
李村路上的即將要拆遷的長城飯店
本組圖文由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髮布。曾經承載的繁榮喧囂早已落幕,那些曾經的圖片、資料,都是見證老街、老店變遷的縮影,那些歷史的往事裡,不知是否有你曾經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