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
欄目|諜戰劇
《偽裝者》創造了一個「收視傳奇」,但是,除了主人公身份更加複雜,懸疑色彩更加濃重之外,該劇在情節和敘事套路上並沒有創新,劇情走向也有一些不合邏輯之處,為何獲得了空前好評?
當時的情況是,自播出起連續21天,《偽裝者》蟬聯50家衛視電視劇收視率榜首,到收官時,該劇網絡播放量突破17億,大結局收視率突破2%,且成為電視劇全網播放量半年榜中唯一上榜的諜戰劇。
很多網友認為,青年人是《偽裝者》的主要觀看群體,而女性青年貢獻了較多的收視率。不知道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
正如網友所言,很多女性朋友不是來看劇的,而是來看帥哥的。
在《偽裝者》的男性角色中,冷絲也清晰地捕捉到當下女性對男性日新月異的多樣化審美追求。
不過,請注意了,儀表堂堂的「帥哥」並不足以成為青年女性心目中的理想男人,家世優渥、收入不菲也已不是新鮮事,只有從外表到內在,從硬實力到軟實力都「十項全能」的男人才能俘獲女性的芳心。
不得不服氣,《偽裝者》就打造出了符合上述標準的綜合全能型男人,並且奉上三種不同性格特徵的男性角色供不同偏好的女性觀眾選擇。
劇中三位主要男性角色——明家三兄弟明樓、明誠和明台具備了女性所幻想的一切優良素質。
從出身來看,明氏企業是上海灘赫赫有名的家族企業,在1939年各派力量盤根錯節的上海灘占據舉足輕重的經濟政治地位。優越的生長環境和大姐嚴格的教育使得明家三兄弟自小便養成了樂觀健康的性格、待人接物的良好習慣和懂事明理的責任感。
而從教育背景和學養才華來看,三兄弟也堪稱人中龍鳳,明樓早年在巴黎主攻經濟學且涉獵廣泛,學養紮實,「具有典型的歐洲上流社會知識分子形象」,參加過國民黨軍統訓練班的他亦練就了優秀的特工素質,他在法國受到左翼知識分子的影響而參加我地下組織並成為情報工作的骨幹。
二哥明誠曾在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修習,是萬里挑一的軍事和諜報人才。
小少爺明台雖然沒有大學畢業,但這是事出有因,他的言談舉止流露出貴族知識分子的基本素養,鋼琴、劍術、搏擊對他來說都不在話下。
執行諜戰任務時,明家三兄弟過人的心理素質和實戰能力自不必說,日常生活中三人也是「全才」型的人物。
大哥明樓唱京戲堪稱一絕,阿誠會拉二胡、畫油畫、打羽毛球,明台雖然有紈絝子弟的外表,實則內心單純且有可愛的外貌也有一身擒拿好功夫。
明家三兄弟均具有堅毅、果決、勇敢的典型男性美好品質,但又各具不同的性格魅力。
明樓成熟穩重,明誠踏實周到,明台瀟洒浪漫,這些性格特點恰好涵蓋了當下女性最喜歡的幾種男人類型——「霸道總裁型」「顧家好男人」「高富帥」。
《偽裝者》中三種完美男人的建構並沒有脫離30年來男性偶像的打造套路,而只是做了故事背景的變換和更加複雜的整合。
其實,冷絲也發現,無論在怎樣的故事背景和年代架構下,「英俊、有錢、成功」永遠是男主角們不變的光環,變化的只是電視劇製作者們越來越高明的虛構技能。
可想而知,在女性觀眾對拍濫了的電視劇和千篇一律的男性角色產生審美疲勞之時,《偽裝者》為她們製造出一種「好男人全由你定」的審美主導錯覺,從而使女性朋友更加心甘情願地捲入早已被男性創作者預定的快感之中。
《偽裝者》全劇呈現出高尚的審美理想和高雅的術趣味,無論是在劇情的設計還是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都顯現著晴朗與純凈,這是該劇抓人眼球的另一個魅力所在。
在日偽統治下污濁混沌的上海灘,縱然是身份複雜、多重偽裝,明氏姐弟行事做人也是乾淨坦蕩,從不沾染骯髒。即使是在與日偽的斡旋、逢場作戲中,《偽裝者》也不曾出現類似於爆粗口、性描寫等鄙俗化情節去迎合低級趣味。
冷絲最後提出一個挺有意思的問題:究竟導演根據女性的審美定製男性形象,還是導演打造出的男性想像引導和操控著女性觀眾的審美呢?
答案是什麼?這恐怕還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