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穿越回到了三國,下面主公5選1,你會選擇跟著誰混?

2020-04-19     萌小糸說歷史

假如你穿越回到了三國,下面主公5選1,你會選擇跟著誰混?

1、袁紹

袁紹出身東漢名門」汝南袁氏「,自袁紹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早年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曾指揮誅殺宦官。初平元年(190年),與董卓對立,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首領。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占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戰中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統一河北,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建安七年(202年),袁紹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病逝。

袁紹雖然兵多將廣,但和曹操相比較,質量不高,忠誠度太差。且袁紹個人氣量上原因,在用人上偏聽偏信,以至於最終眾叛親離,拿了一副好棋走了滿盤的臭棋。

2、曹操

史書評論曹操:「明略最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資治通鑑》引謀士荀彧、郭嘉對曹操的評價,說曹有十勝,即「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26]。著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作於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摯。曹操感性地說:「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同時也揭示他年少志願:在天下太平後隱居故里,過這夏天打獵、冬天讀書的願望,但身居高位,夙願難遂。

現在一提到曹操,除了說他是三國時期的一大梟雄外,他還是盜墓派的祖師爺。因為他是第一個將盜墓有組織化、正規化的人。他為了盜墓還專門設置了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的官職。在大部分人的心中曹操盜墓肯定只是為了籌措軍餉,但這樣想實在是辜負了曹操的良苦用心。他雖然不是最牛的盜墓者,但一定是最專業。

3、劉備

劉備,亂世之梟雄也!世人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太深,認為劉備是只會做哭和「軍師如何如何」無能之輩。其實不然,試想只會啼哭無主見的劉備能讓無人敵的關張傾心相隨嗎?能讓智慧過人的諸葛亮「鞠躬盡粹,死而後已」嗎?能得到這半壁江山嗎?的確,我們該重新審視歷史中的劉備了!首先,劉備有異志。明白了這一點,你就理解他為何如此反覆。他不願作人下人,他要的是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這樣就決定他是不可能久居人下。其次,劉備善養士卒。這真是關張、諸葛願為之效死命的原因。再次,劉備能爭尚站。多年的羈旅生涯,讓劉備成了不折不扣的將才。這也是他白手起家的最後資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劉備一死,南中就作亂,直至蜀亡亦未休。這也間接說明了劉備的能力,南中人就怕劉備。總之,劉備並非無能之輩,他有異志,尚養士卒,有能力,有他自己獨特的能讓關張諸葛著迷的人格魅力!

4、孫權

三國形成孫權出的力很大,基本和曹操劉備一樣多,如果沒有孫權,劉備則什麼都不是,沒有孫權+劉備的組合,是抵禦不住曹操的,曹操肯定統一了天下,如果沒有劉備的三國,說不定孫權能夠和曹操劃江而治。孫權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給劉備抑制了點,但是沒有劉備的孫權也可能打不過赤壁曹操。孫權的能屈能伸是三巨頭中其他人是沒有替代的。但是孫權,曹操,劉備,有了這三位英雄,歷史才會如此精彩!

5、劉表

在毛澤東的心目中,劉表是一個虛有其表,徒有其名的人。盧弼在《三國志集解·魏書·劉表傳》中這樣記載:劉表「少知名,號八俊。長八尺余,姿貌甚偉」。毛澤東在讀到此處時,寫了四個字的批註――「虛有其表」。這表明,在毛澤東看來,劉表中看不中用,其實是個庸才。實際上,毛澤東在評價劉表時,是拿曹操作參照的。他在讀《劉表傳》時還作了一些旁批,多把劉表和曹操作比較,稱讚曹操,批評劉表。

1965年,鑒於國際上的反華浪潮,特別是中蘇交惡,葉劍英作了一首七律《遠望》:憂患元元憶逝翁,紅旗縹緲沒遙空。昏鴉三匝迷枯樹,回雁兼程溯舊蹤。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轉還憑革命功。葉劍英將詩送給毛澤東,請他批改。毛澤東看了大加欣賞,對其中的兩句「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轉還憑革命功」尤為稱讚。詩中的「景升父子」就是指劉表及其子劉琮。由此也可看出,毛澤東對劉表是多麼不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tvaEk3EBiuFnsJQV4O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