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你們別來看我了」,7旬老人含淚控訴,原因讓年輕人反思

2020-08-26     育兒小娜

原標題:「以後你們別來看我了」,7旬老人含淚控訴,原因讓年輕人反思

人人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中國的家長總是願意為了孩子付出一切,無論是年輕時候為孩子的教育和衣食住行的花費,還是孩子在結婚時買房、買車的錢,家長都一手包辦。即使是孩子已經成家立業,很多父母也自願為幫助兒女帶孩子。

劉大爺已經70多歲了,孩子已經紛紛成家立業,劉大爺也有著不錯的退休金,在常人的眼裡他的生活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很多人都羨慕劉大爺有一對孝順的兒子兒媳,每到周末就來看劉大爺和劉大娘,可是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卻是苦不堪言。原來,劉大爺的兒子每次來總要帶著孩子,說是看望老人其實是找老人要一些奶粉紙尿褲,還經常臨走時把孩子留給劉大爺照看。

孫子上幼兒園的費用也是劉大爺贊助的,孫子上幼兒園之後也基本上由劉大爺接送,面對小孫兒的要求,劉大爺基本上是有求必應,孫子的衣食住行花掉了劉大爺大半的養老金。兒子美名曰看望老人,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啃老,起初劉大爺因為疼愛小孫子一直默默忍受,可是隨著孩子長大花錢越來越多,劉大爺的退休金無法承受,劉大爺終於受不了了向兒子哭訴道「以後你們別來看我了」。

在當今的社會上,啃老問題非常嚴重,這也值得我們反思,那麼啃老現象普遍存在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1. 父母的溺愛

很多父母溺愛孩子,看不得孩子受苦,從小就把孩子捧在手心。這樣的孩子沒有經歷挫折,長大以後也沒有擔當,

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喜歡把難題推給父母

。長大以後,面對社會競爭的激烈,買房的苦難,養育子女的艱辛,很多孩子就會走上啃老的道路。而父母也受不了看著孩子受苦,大多會接濟孩子。

有很多年輕人成年之後,也不肯搬出家裡與父母共同居住,家裡的柴米油鹽都是父母出錢,這也是一種變相的啃老。實際上,很多老人面對孩子的啃老行為居然樂在其中,因為他們覺得能幫到孩子自己做什麼都願意,

而這樣往往是害了孩子,孩子不能夠真正的獨立,

而父母又不可能真正陪伴孩子一輩子。

2. 就業壓力催生啃老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很多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就失業的窘境,這也不能完全怪學生本人。因為很多大學開設的課程不具有實踐性,學生經過大學的歷練不能做好充足的準備進入社會,隨著勞動力市場需求的減少,青年的就業問題成為了社會的主要矛盾。大學生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沒有辦法在社會上找到立足之地,這就很容易催生啃老問題。

當然找工作難並不能成為啃老的必要條件

,剛畢業時在家裡過渡一段時間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沒有限度地啃老,因為年輕人只要勤奮,還是可以找得到工作的。另外,工作的壓力也可能催生變相啃老,比如說現在年輕人工作時間較長,經常加班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這時候可能需要老人照顧孩子,老人往往因此失去自由的時間,這實質上也是在啃老。

3. 社會觀念的影響

現在社會上很多觀念認為啃老理所當然,特別是在結婚的時候,大多數年輕人都認為父母應該為自己準備好婚房,而現在房價急劇上漲,買一套房子可能花掉夫妻大半輩子的積蓄,這對於父母是十分殘酷的。當然這種社會現象的背後還有根深蒂固的觀念影響,中國傳統的結婚必須買車買房的觀念,一時之間也是無法撼動的。而房價攀升,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很難支付,大多需要接濟,但不要把家長的這種幫助和犧牲當作理所當然。

總之,啃老現象的普遍產生有著深厚的社會根基,

它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之下多種因素催生的普遍現象。

但是,無論如何孝順父母總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即使是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壓力年輕人也不能把啃老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偶爾讓父母幫忙照看一下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可過分,不能把「常回家看看」變成老人的負擔,畢竟老人辛苦大半生將兒女拉扯大已經十分不容易,

不能在老人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還要讓父母為自己操勞。

網友們,大家怎麼看待啃老現象?大家身邊的啃老族普遍有什麼特點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t_rXK3QBeElxlkkaWpB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