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常見一些病人乾咳不止,用止咳藥似乎也不起作用,有些是疾病的原因,有些可能是藥物引起的。可能誘發乾咳的藥物,你應該知道。
01 降壓藥
兩類常用降壓藥可能引起乾咳的不良反應:
一類是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類藥物,常用的藥物有卡托普利、福辛普利、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服用後導致咳嗽的發生率較高。
另一類是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類降壓藥,常用的藥物有纈沙坦、氯沙坦、厄貝沙坦、替米沙坦。這類降壓藥能起到與ACEI非常相近的療效,但乾咳的症狀卻沒有那麼明顯。
降壓藥引起的乾咳就像喝水不小心嗆到了一樣,表現為持續的刺激性乾咳,多伴有咽癢、咽部異物感;而且這種乾咳在夜間或臥位時會加重,嚴重時可出現噁心、嘔吐等其他不適症狀,在女性患者和老年患者中發生率較高。
02 抗心律失常藥
胺碘酮直接損傷肺實質細胞並引起纖維化和炎性細胞浸潤(胺碘酮肺炎),表現為呼吸困難、劇烈乾咳、纖維性肺泡炎、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呼吸衰竭、死亡。
如果出現呼吸困難或乾咳,無論單發,還是合併全身狀態惡化(疲乏、體重下降、發熱),均需要進行放射學對照檢查,如果有必要,那麼需要暫停治療。這些形式的肺病實際上可以發展為肺纖維化。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來緩解。
03 抗腫瘤藥
博來黴素可引起乾咳、呼吸困難、發熱。常發生於老年(超過70歲)患者。環磷醯胺:可致環磷醯胺性肺炎。甲氨蝶呤:表現為咳嗽、呼吸困難、低熱、濕囉音。停藥,加用皮質激素多有效。治療乳腺癌的依西美坦、阿那曲唑、來曲坦也可引起咳嗽。
04 抗過敏藥
色甘酸鈉可致一過性超敏性。表現為鼻塞、咳嗽、哮鳴音、支氣管痙攣、加重已有的哮喘、肺水腫、肺嗜酸性粒細胞滲出、過敏反應,嚴重者可致死。
05 抗帕金森病藥
溴隱停主要引起咳嗽、呼吸困難、胸膜增厚、胸腔積液。
06 抗癲癇藥
卡馬西平可導致急性肺超敏反應。
07 抗凝藥
如肝素、華法林可出現胸腔或肺實質出血而引起咳嗽。
08 利尿藥
氫氯噻嗪可致間質性肺炎急性發作、非心源性肺水腫。表現為用藥後數小時出現哮喘、咳嗽、哮鳴音和低熱。處理採用氨茶鹼和皮質激素,必要時機械通氣。避免再次使用。
09 抗潰瘍性結腸炎藥
柳氮磺吡啶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難、肺浸潤、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升高、發熱、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纖維化肺泡炎。可用皮質激素改善症狀。
10 抗結核藥
對氨基水楊酸可致超敏樣反應,表現為發熱、皮疹、頭痛、乾咳、哮鳴音、血管神經性水腫、嗜酸性粒細胞升高、肺泡浸潤、淋巴結腫大、胸腔積液、肝腫大。可用皮質激素改善症狀。
11 金製劑
金諾芬可致瀰漫性間質性肺炎和纖維化,表現為持續數周的亞急性漸進性呼吸困難和乾咳,可有發熱、哮鳴音。處理措施為停藥,加用皮質激素。
12 抗菌藥
呋喃妥因可致性肺炎(急性、慢性、間質性)。表現為呼吸困難、乾咳、皮疹、乏力、關節痛、胸痛、發熱、肺部濕羅音、胸腔積液、紫紺、高血壓、哮鳴音。處理措施為停藥,加用皮質激素和抗組胺藥緩解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