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新時尚之都?與 4 家時尚潮流單位聊聊「成姆斯特丹」

2020-12-15     NOWRE現客

原標題:成都是新時尚之都?與 4 家時尚潮流單位聊聊「成姆斯特丹」

#新時尚之都

#成都

#TOP 1

「2020 年是個特殊的年份」,這話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開來,成了不斷縈繞於我們耳邊的存在,而僅針對時尚產業而言,真正特殊的或許更是災難之後,中國這一市場所展現出的驚人恢復能力。在今年這長久的光景里,中國成為了各大時尚品牌唯一唯二能夠正常進行商業行為的市場,這亦開始讓時尚從業者們討論起了屬於中國時尚力量的「先機」。

相信待至明年,中國市場仍會持續成為時尚行業的重要據點。而在 2020 年即將步入尾聲之際,Vogue Business in China 也慎之又慎地釋出了一份《新時尚之都指數報告》。 所謂「新時尚之都」,指的是伴隨著更多中國新中產的誕生,當「北上廣深」的時尚消費越來越飽和,時尚消費的下一個主戰場將會在哪裡?

入圍新時尚之都的各色城市

Via NEO TSE

Vogue Business in China 選擇了 成都、重慶、 西安、瀋陽、杭州、武漢、南京、長沙、廈門、天津、青島、大連共 12 城進行深入調研,呈現了這些城市在時尚方面的優勢與弱勢。

就這些入圍城市而言,《新時尚之都指數報告》中揭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部分。比如在疫情過後,「政策性紅利」正逐漸傾斜於中部城市 - 武漢,在這樣的背景下,或將加速這座城市時尚潛力的爆發。杭州則憑藉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等科技巨頭形成了成熟的科技產業圈層。當古典與科技碰撞,當有了科技與金融作為後盾,這座城市的時尚市場也變得極具潛力。

西安作為西北地區最重要的城市正憑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潛力巨大的消費群體成功吸引著諸多高端品牌入駐,傾力打造為區域性最大的時尚聚合中心。長沙和青島的時尚綜合能力位居中游,仍需要取長補短、均衡發展,瀋陽和大連有著強勁的時尚奢侈品消費能力,卻仍有所缺乏時尚文化環境。另一邊廂,「山城」重慶,流淌在血液里的「接地氣」倒是讓這座城市不喜追求精緻的商業化步伐,這讓一些時尚品牌在進駐重慶時遇到阻力。但與此同時,火鍋文化與說唱文化則凝聚著這裡年輕人的潮流生活,使其具備特殊優勢。

成都?現在可是「成姆斯特丹」

Via IFS

這份報告的最大亮點則在於其對成都這一市場的分析。因本次排名在「時尚消費力」、「時尚商業潛力」、「時尚文化力」三個維度上均排名第一,成都憑藉最強綜合實力摘得「新時尚之都」的桂冠。

Vogue Business in China 用「一飛沖天」形容了過去十年間成都時尚地位的躍升。現如今,伴著「太古里街拍」成了社交媒體上的爆火話題,代替「熊貓故鄉」的文化意象,這座城市有了一個「洋氣」的稱號「成姆斯特丹」。細細道來,成都之所以被評選為「新時尚之都」主要有著以下這些優勢。

及時行樂的成都人與超強消費能力

其實,成都居民經濟實力在候選城市中並不占優,處於中游位置排名第五,但在調研過程中,大部分本地受訪者都認為相比「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成都人生活安逸,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屬於及時行樂型消費者。

這裡也要提到一個與時尚消費能力呈負相關的因素:房價。候選城市杭州和南京,其居民經濟實力雄厚、人均消費支出也突出,但由於當地較高的房價、房租等開銷,一定程度上擠壓著居民在時尚方面的購買力。而成都則反之,其相對於沿海城市而言較低的房價及本地物價,使得大家傾向於把錢花在「買買買」和享受生活之上。

就時尚消費實力而言,成都在衣著、鞋履消費方面,於候選的一眾南方城市中排名第一。其在線上時尚消費方面更是表現非常突出,足見成都人十分願意為時尚這件事兒「買單」。

年輕的人口結構與青年文化的推動作用

人口結構亦影響著城市的時尚消費力。在候選城市中,成都由於高校較多,學生群體龐大,使其在年輕時尚受眾的群體規模上占據明顯優勢,拉高了這座城市的時尚消費實力。

從根本上來看,因千禧一代對於時尚的態度和上一輩人截然不同。他們作為中國新一代的時尚消費者,早已不再將時尚僅視為一種可選擇的生活方式,而是把時尚當做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去看待。正是這類群體推動著這座城市中潮流文化以及更多樣亞文化的活躍。毫無疑問,年輕的人口結構正在為成都帶來巨大的時尚潛力與進步空間。

成熟的商圈建設與國際一線品牌入駐

成都集中了西南地區的大部分資源,有著極高的商業聚集度。在《中國城市購物中心發展指數報告》中顯示,早在 2017 年這座城市便已躋身全國 6 個城市購物中心成熟市場的行列,其餘五個城市則分別是北上廣深與杭州,而相較於前面這些城市,成都購物中心的租金成本較低,同時當地已發展出了一批成熟優質的商業地產商,積極作用於招商和幫助品牌宣傳營銷,綜合作用下,使得眾多國內外品牌在近年來不斷湧入成都時尚市場。

成都在吸納「首店」方面同樣表現優越,正如《成都市 2019 首入品牌研究》報告顯示的那樣,2019 年落戶成都的首店數量達到了 473 家,一個很好的例子是 2020 年,國際時尚品牌 Maison Margiela 的中國首店就率先在成都遠洋太古里開業,時間上甚至要早於上海。為什麼部分一線奢侈品牌會將成都作為第一選擇,而非上海或北京?不少人認為租金成本低,即試錯成本低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原因。但無論原因如何,隨著落戶於成都的全球首店數量僅次於上海、北京,並領跑於其它中國城市,這裡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奢侈品消費第三城」。

Via Go Chengdu

一起探討「新時尚之都」這件事

Jimmy

INVINCIBLE 主理人

Ritchie

Triple-Major 主理人

vk

HUG 主理人

Coco Wang

連卡佛中國營銷總監

與傳統商圈一起發展起來的還有成都各類買手店及大量生活方式類店鋪,可以說當下的成都不僅有大型買手店,還有很多以街邊店形式開設的多色獨立買手店。而隨著近些年來潮流文化的興起,熱愛球鞋與潮流服飾的消費者們亦能在這座城市裡找到逛店的好去處。

於是作為今次 Vogue Business in China《新時尚之都指數報告》調研發布的戰略合作媒體,NOWRE 也藉此機會邀請到了四家屬性截然不同,但均在成都設立門店的時尚、潮流單位:連卡佛、HUG、Triple-Major 以及 INVINCIBLE,一起聊了聊「成姆斯特丹」這件事。

NOWRE

先來聊聊位於成都的店鋪吧,各位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入駐成都這座城市呢?

Coco Wang

連卡佛是在 14 年時正式入駐成都的,可以說我們見證到了成都的時尚崛起之路。近些年,成都顧客在香港連卡佛以及連卡佛在線商店的消費數量不斷增長,我想成都人追求高品質時尚生活的說法,由此可見一斑。

我們選擇落戶成都,為的是提供更多元化的產品和貼心的服務,比如在入駐之時,店裡 40% 的品牌在成都市場是連卡佛獨家有售的。我們希望在大中華地區主要核心區域開設專門店,去觸及到更多新的市場消費者,同時為能為品牌合作夥伴開拓新市場。

Ritchie

當我 2013 年來到成都的時候,留意到了 IFS 太古里等商圈即將開業,當時我覺得這裡的市場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再加之那時候在成都開店的運營成本是相對低的,所以 Triple-Major 在 2014 年正式於成都開店,現在看來確實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Jimmy

我想是因為我們看到了成都的巨大潛力,而且這裡的年輕人追逐最新潮流的敏銳度很高,正是因為這些決定性因素我們才選擇了在成都開設店鋪。

vk

我的原因可能會特殊一點,因為自己是成都人,所以很自然地就把第一家店鋪開在了成都。

HUG 意為「擁抱」美好設計,其成都首店於 2016 年正式營業,選貨多為國內外設計師品牌,店鋪內部體現著不多餘、留存本質的態度 | Via HUG

NOWRE

就時尚氛圍而言,成都和「北上廣深」這幾個一線城市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Ritchie

總體而言,我覺得成都顧客們對於穿著是很有包容性的,對於各類時尚風格的接受度都比較高,大家願意去嘗試新穎的、不同的搭配。此外,大部分顧客對新的店鋪、快閃活動等等都很樂於去探索,相對於其它城市這裡的人們參與度非常高。

Coco Wang

《新時尚之都指數報告》其中就提出了十二座城市的八種代表性「酷文化」,而成都是青年酷文化綜合表現最好的城市,這顯示出成都多元且包容的文化內涵,以及時尚先鋒的精神。另一方面,成都作為古蜀文明發祥地,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傳承。所以,潮流與古韻,是千年蓉城所具有的獨特兩面,共同影響著消費者的意識形態,也賦予了成都時尚產業布局和發展節奏以活力。

vk

就時尚氛圍而言,我認為成都的年輕人更敢接受新鮮事物,他們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所以在著裝上面你會發現他們其實沒有太多的「框」,所以也讓這裡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Jimmy

這一點我也很贊同,成都這座城市裡的人群會比較勇於去打扮自己,可能正是因為有著比較包容性的大環境吧,所以人們也樂於藉由穿著去展現自我的個人態度。

繼 2018 年底於上海開幕後,潮流名所 INVINCIBLE 將國內的新一站定為成都,成都店設計風格秉持極簡理念,店內主要販售各大運動品牌限定鞋服 | Via INVINCIBLE

NOWRE

調研認為在相對低房價物價的背景下,成都人比較「及時行樂」,從而具備強勁的時尚消費力,從你們店鋪的日常情況來看,是否有體現到這一點?

vk

我認為成都現在的生活節奏是剛剛好的,相比於北上廣深而言,這裡的人們確實有著更低的生活成本,也就有了更多物質條件去享受生活。另外我覺得成都強勁的消費力,也不僅僅源於成都人本身,其實很多周邊城市的客人也貢獻了很大力量。平時在店鋪里就會遇到不少從其它城市過來遊玩的顧客們,與他們進行溝通時,我也會向他們推薦城中好逛的店和好吃的餐廳,希望這些朋友們可以體驗並融入到成都人每天的生活。

Jimmy

我們在經營過程中也有體會到這種情況,我個人覺得「價錢」對於我們的成都顧客而言不太是最為首要的考量因素,比如他們在進行購買時相比於折扣會更在意這件商品、這雙鞋子是不是真的喜歡。

Coco Wang

成都消費者確實消費意識很強,也捨得購買自己喜愛的服飾。根據成都連卡佛店鋪的日常銷售情況來看,成都消費者在服裝消費方面會關注設計、版型和面料等方面,越發呈現出個性化的品味。從國際一線設計師品牌,到小眾新銳設計師的作品,都在接受成都消費者的審美考量與選擇。像是今年成都連卡佛還升級擴張了「生活風尚區」,引入了更多高端及多元化的家居產品,並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這可能也說明成都消費者更加在意生活細節與質感。

Ritchie

從顧客到店的情況來看,確實很多核心顧客的回訪率都很高,我相信這也是成都消費者們熱衷時尚的體現之一吧。

NOWRE

成都有著設施完善的商圈環境及相對較為低廉的租金成本,這是否是吸引品牌進駐的有利因素?你的店鋪在經營過程中是否也考慮到了這個因素?

Ritchie

就獨立買手店品牌而言,人員租金等直接成本低確實會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Jimmy

我覺得吸引品牌進駐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年輕族群的多寡、城市的時尚氛圍等等,進駐北上廣深這些城市雖說要付出的成本比較大,但對於租金的考量可能往往是排在其次的。

vk

對於這一點我倒是不太認同,因為成都的特徵是它的商圈非常集中,在大家都能看到成都時尚潛力的當下,商戶店址的選擇性已經變得非常窄了,這就導致部分核心商圈的租金其實已經不比北京和上海低了,甚至有些地點已經略微高過了一線城市。所以我想就租金成本而言,當下的成都並不具備明顯優勢,當然如果是不在核心商圈的話,那又另當別論了。

Coco Wang

我想成都作為中國西南的核心地區,其地理優勢,以及消費者前衛的消費理念,可能才是我們更為看重的。大家可以看到,近年在積極的市場反饋下,連卡佛也在針對顧客的需求,選擇更適合成都本地的貨品選擇與市場推廣模式,例如邀請設計師 Alexander Wang 於成都舉辦見面會及獨家系列發布活動,攜手英國獨立設計師品牌 Self-Portrait 發布其全球首家期間限定店等等。

NOWRE

從連卡佛合作的品牌來看,似乎更加針對於高端時尚消費者市場,成都現階段的奢侈品市場,它是否已經趨於成熟了呢?

Coco Wang

在整體奢侈品領域市場中,中國市場在奢侈品領域的增長占比達到了 70%,我也看到相關調研分析這個相當突出的份額將會持續到 2025 年。隨著成都新興中產階級的崛起,我想成都消費者在奢侈品領域內的購買意識已逐漸強化,在由關注奢侈品牌本身,逐步轉化為對設計、面料和美學等綜合因素的考量,這使得整個市場充滿活力,也是逐步趨於成熟的一種表現。

著名精品百貨連卡佛於 2014 年落戶成都國際金融中心,以百貨公司的規模實行「買手制」,共 7,600 平方米的面積中,匯聚了 300 多個國際時尚設計品牌 | Via 連卡佛

NOWRE

成都的時尚買手店在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你怎樣看待這樣的現象?

Ritchie

一方面成都城中的店鋪數量在近年確實有著大幅度增長。但剖出一些細分領域來看,像 Triple-Major 主營的男裝領域,以及其它一些特定風格的店鋪,在選擇上仍不算特別豐富。我個人感覺還存在進一步更新和細分的可能。

vk

近幾年成都的買手店數量確實增長得 很快,當然我想其它一些有潛力的城市,這種趨勢也都會很類似。對於買手店在市場中的增加,我覺得儘管面臨著競爭,但也是一件好事,這樣是有利於形形色色的買手店從不同定位去對接不同類型的客群,隨著接下來時尚買手店進一步走向大眾層面,相信也會使得中國的時尚受眾變得更加成熟。

NOWRE

成都的時尚大環境仍有何不足之處呢?

Jimmy

商圈過於集中且不夠擴大化,但我覺得成都的時尚市場進一步提升的潛力仍然是很大的。

Coco Wang

成都擁有著日趨提升的城市影響力和吸引力,而如何做到與國際化接軌,進而擁有自己的文化創新和傳承延續,讓「成都」、「酷文化」、「時裝周」都成為更加國際化的時尚標籤可能是需要下一步去考慮到,當然這個是消費者,每個時尚品牌,大家都需要一起努力的目標。

vk

或許很難有一個環境是完美的,當下成都的時尚商業環境面臨著行業標準不清晰,客戶群對品牌認知度不夠這些問題。就比如說一些店鋪以「買手店」這個名字作為噱頭吸引消費者,但其本質並不是真正的買手店標準。不過我認為這些問題都會隨著時間推移、客戶認知的提升而得以改善。

Ritchie

就時尚資源而言,成都在消費相關的這一端會比較集中,但像本土原創品牌、模特資源、資訊平台等等其它範疇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也期待成都能夠在這些部分注入更多活力。

Triple-Major 是於 2009 年成立的服裝品牌集成店,選貨極具特點,並曾在 2017 年與英國 Dover Street Market、土耳其 Beymen,共同獲得該年度「WeAr Retail Awards」全球最佳零售店鋪獎 | Via Triple-Major

在「新時尚之都」的考校中,相較其它候選城市,成都以其商業資源聚集度、生活方式多樣性,還有人口活躍程度脫穎而出。而通過與幾位業內人士對談,我們發現大家講到對成都的印象,提及最多的似乎就是「安逸」和「包容」。正是城市中這份包容的心態,以及大眾層面對亞文化的高包容度,讓人們可以少了些顧忌而去接受新鮮事物,繼而讓當地的時尚和潮流文化開花結果。

WRITERLiz Gioro

如何運用「冥想機械人」去表達李寧所主張的「運動的藝術」?

全新的 HOKA「潮流潛力款」,昨天登場了

是他重新書寫了 BALENCIAGA,還是 BALENCIAGA 成就了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tVRMZ3YBur8RWXSAAqx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