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因吃飯慢被媽媽打成重傷,情緒失控的父母,是孩子的噩夢

2019-10-24     奶嘴媽媽育嬰師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家長們如何去解決很大程度上會給孩子帶來影響。如果經常情緒失控的父母,對於孩子來說,無異於是噩夢。

婷婷今年五歲了,平時挺乖巧的,但是有一點讓她的媽媽對她很不滿:那就是吃飯的時候婷婷總是慢吞吞的。

有一天晚上,婷婷已經察覺到下班後的媽媽心情不太好,她也沒敢怎麼吱聲,就是安安靜靜的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情。等到晚飯的時候,婷婷慢吞吞的習慣又開始了,媽媽開始不耐煩,大聲的對婷婷說:"你就不能吃快點嗎?像烏龜一樣。"

講完之後婷婷吃飯的速度還是不見增長,婷婷的媽媽開始火了,把婷婷的飯碗搶了過來,然後用手大力的打她的嘴,一邊打還一邊說:"這個嘴有什麼用?"說完又去打婷婷的手,還一邊念叨:"外面不讓我省心,回到家你也不讓我省心。"

婷婷一邊哭一邊躲,但是媽媽好像越來越生氣,打的速度越來越快,力度也越來越大。最後等到孩子的爸爸回來才停止打罵。等到媽媽冷靜下來才開始後悔,最後送去醫院,孩子已經被打成重傷了。

父母容易情緒失控,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1、給孩子帶來生理上及心靈上的傷害。

情緒失控的家長對於孩子來說是噩夢,因為家長一旦情緒失控,他們就會無法正常的去思考問題,這是他們眼裡的孩子無論做什麼都是在給他們添亂,然後就會非常的不耐煩,對孩子會變得粗暴,這樣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

2、讓孩子容易變成情緒失控的人。

家長們是孩子們學習的對象,如果家長們經常情緒失控,不僅讓孩子們感到害怕,而且孩子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變成暴躁、情緒容易失控的人,這樣很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及未來的成長。

3、孩子會變得敏感自卑。

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會讓孩子變得敏感自卑,什麼事情都不敢再做,會變得害怕面對事情,還會影響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

如何正確的對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們都要學會:

1、在外面的不順心不要回家展現。

每個成年人都有自己感到勞累的時候,父母很多時候可能在外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回到家後就會不受控制的發泄出來,這樣對孩子就會造成傷害。家長們一定要記住,外面的煩心事可以回來傾訴,但不能因為煩惱而大發雷霆。

2、面對孩子的事情時儘量用平和的姿態來聽取。

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儘量要以比較心平氣和的狀態去交流,因為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如果因為孩子做的一些事情不順自己的意就發脾氣,這樣也會讓孩子受到傷害。教育就是要耐心和心平氣和。

3、如果情緒累積,儘量先不要與孩子相處。

如果情緒很差的時候,家長們可以選擇先不要與孩子相處,可以先自行調節情緒再和孩子相處。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們的意氣用事會影響孩子們的成長,給予孩子溫柔和安全感才是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最重要的事情。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tOvK_m0BMH2_cNUgeIF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