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能不能走出流量的堡壘?

2019-08-14     投黑馬

鹿晗在《上海堡壘》中大喊:「向我開炮!」誰承想一語成讖,關於《上海堡壘》的多數炮火都是沖鹿晗而來,有人說「這就是用流量的後果」,有人說「有多少人是因為鹿晗不去看的,我就是其中之一」,也有人說「這應該是流量電影粉絲電影的終結者」……諸多差評直指主演鹿晗,將電影質量及目前的市場表現歸咎於鹿晗身上。

截至目前,《上海堡壘》票房累計1.12億。影片上映時暑期檔大盤也正處於最熱鬧的時候,(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不過影片首日票房只有七千萬,兩日後票房過億,同時影片的排片情況也下滑明顯,在上映第二日排片率便下降近50%,唱衰之聲四起。

回看《上海堡壘》成績背後,口碑無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影片首映日上午10點豆瓣開分時,有3000多條一星評價同時湧入,瞬間將影片評分拉至4.2,半天之內這個分數又下降到3.5,目前豆瓣評分3.2;與此同時影片在貓眼、淘票票上的評分分別為5.8和5.9,在這樣的口碑形勢之下,影片的排片及票房也受到直接影響。

同時,導演滕華濤和原著小說作者江南接連發微博道歉,這個成績的確無法令大多數人滿意。

不過換個角度來說,在《上海堡壘》當下的表現背後,更值得我們深思的其實是影片上映後為何會形成這樣的局面?

而做「向他開炮」的集中火力承擔者鹿晗又是否真的應該背這個鍋?

不如意背後的意義

《上海堡壘》這次的出師未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畢竟一部電影是一次集體創作的藝術,非一人之力可以決定成敗。

首先,我們願意相信的是參與過這部電影的人當中沒有人心懷惡意,就像導演滕華濤在道歉微博中所說:「真的很抱歉,因為我相信,沒有人想要去關上這扇閃著光的門」,而目前《上海堡壘》呈現出的諸多問題,其實也正是國產科幻電影發展道路上經歷的諸多問題,有些被解決了,有些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所以這部電影也因此惹來議論紛紛。

同時《上海堡壘》之所以引人矚目的一點也在於,它是自《流浪地球》後出現的又一部科幻電影。

前有《流浪地球》掀起國人期盼許久的國產科幻電影浪潮,面對後來者《上海堡壘》,大家自然也抱有更高的比較標準和期待,不過兩部電影畢竟完全不同,無論是文本內核還是創作過程其道路都不相同,《上海堡壘》的同名原著小說本就是一部側重於情感內容的小說,講述少年江洋與指揮官林瀾之間一段憂傷的暗戀故事,小說筆觸細膩,將少年心事與其情感世界進行了精準的描摹。

這也正是導演滕華濤選擇鹿晗飾演江洋的關鍵原因,此前滕華濤在採訪中就曾透露,之所以選擇鹿晗,正是因為他身上的「少年感」。

同時在觀眾評價當中,對於鹿晗扮演「江洋」一角也熱議紛紛,有網友觀影過後表示:「從《我是證人》《盜墓筆記》到現在的《上海堡壘》他的演技是真的一點一點在進步的」,也有人說「鹿晗感覺就是我心目中的江洋」,由此來看,鹿晗在人設上面是符合「江洋」這個角色。

同時在演員選擇方面,關於讓鹿晗和舒淇組CP這件事也一度引發熱議,紛紛揚揚中許多話題都在質疑這對CP,認為他們沒有CP感,但其實在原著當中,江洋對待林瀾的感情也是內斂含蓄的。

如江洋準備了永生花作為生日禮物想送給林瀾,經過了許久的遲疑、思考和朋友的鼓勵,他才鼓起勇氣送出了這份禮物,而這些細節表演其實也打動了許多人——「鹿晗滿眼都是林瀾的那種感覺演得淋漓盡致」、「江洋對林瀾的感情,林瀾對江洋的回應讓人動容」,在這些觀眾評價中同樣可以感受到鹿晗的進步。

不過從影片整體來說,電影版《上海堡壘》其實將小說故事進行了大量刪改和調整,將其更向「科幻」的方向靠近,但整個故事的情感內核其實是沒有改變的,這一點也正是當下關於影片的熱議內容之一,畢竟這部電影不是第二個「流浪地球」,因此導致部分觀眾懷揣著再看一部《流浪地球》的期待,卻因為完全不同的《上海堡壘》而失望。

正如尹鴻教授所說:「社會心理有時真奇怪,不是喜歡捧殺,就是喜歡棒殺。」

國產科幻電影的發展路途坎坷,儘管我們的經驗和技術存在不足,但電影人向前努力的態度依然值得肯定,保持希望並沒有什麼錯,尤其對於希望渺茫的事物更應該保持強大的希望和耐心的等待,或許結果不盡如人意,但這並不是我們放棄繼續保持希望的理由。

爭議聲中的勇氣

《上海堡壘》的成與敗背後,其留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意義深遠,而通過《上海堡壘》這部影片,也讓我們對於背負著「流量」「鮮肉」標籤的鹿晗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思考。

其實在鹿晗工作室獨立之後,明顯可以感覺到的是他的工作進程慢下來了,今年5月之前完成了新專輯的製作,從5月到11月又加入五百新劇《在劫難逃》。

與影帝王千源、實力演員吳越等合作,專注拍戲這件事,同時這部劇集與此前鹿晗參演的影視類型差異化明顯,似乎可以看出,鹿晗又在進行新的學習和嘗試了。

一直以來鹿晗都是個有勇氣的人,無論是這些年來多樣性的創作接觸,還是六年前在國產科幻電影萌芽時的加入,亦或是面對外界的質疑乃至黑水時的冷靜,鹿晗都在積極面對這些問題。

在許多觀眾關於這部影片的討論中,仍然可以看到許多支持和鼓勵的意見,如有人表示:「客觀評分,有不足可以指出,演員導演製片人都會虛心接受採納。如果只是一味地刷差評,那麼我覺得不止是當下中國的科幻片前景需要擔憂……」

同時也有人說:「飾演核心人物江洋的鹿晗,把一個初入軍隊涉世未深的懵懂男生展現得挺到位的,而且有幾個橋段的表演,還可以看得到細節和層次,努力和進步可以說是肉眼可見的」,所以說,任何事物的出現和發展都有意義,在成長和前進的道路上,批評聲與讚美聲是並存的。

誠如這些觀眾所言,對於每一位創作者及其作品來說,一味去苛責他們也並沒有太大意義,更重要的是在一次經歷中認清現狀、找准方向、回歸理性,這樣不才是對於未來而言更重要的意義?

(文章來源於:一起拍電影摘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tFxDjmwBvvf6VcSZrvT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