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這樣一紮心提問:為什麼對陌生人客氣,對親愛的人發脾氣?
有一回答令哲學君印象深刻:
我們肆無忌憚對親密的人發脾氣的時候,其實是一種很聰明的任性。我們潛意識裡知道對方愛自己。但是別忘了,只花不存,終有一天會面臨關係的破產。
你的愛人、孩子、父母不該因為是你最親近的人,就該遭受你的語言暴力。被愛是一種幸運,但不該是放肆的資本。
01
不幸的婚姻,都充斥著情緒和脾氣
安妮寶貝在《春宴》中寫道:
高級的感情,最終形成精神和意識;低級的感情,只能淪為脾氣和情緒。
在婚姻中穩定的情緒是涓涓細流,溫暖彼此;失控的情緒則是咆哮波濤,最終如洪流般淹沒了彼此。
曾看過這樣一個新聞:
一女子因為丈夫忘了幫自己買雞腿,便與其發生爭吵,兩人越吵越激動,最後捅死了自己的丈夫。
情緒失控如一把利刃,會親手毀滅自己和愛人,被壞情緒籠罩的婚姻,自是一齣悲劇。
電影《一句頂一萬句》中說:
戀愛時,他們有說不完的話;結婚後,他們有吵不完的架。
在愛情里吵吵鬧鬧,原本是人生的常態,但若有個人,克制憤怒,釋放善意,好好說話,那就真值得以身相許了。
朋友與丈夫結婚多年,感情甚好。
一次朋友聚會上,大家聊起了結婚時女方的家庭條件一事,朋友覺得家庭條件確實重要,但個人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很多東西。
沒想到丈夫竟脫口而出一句:得了吧,沒用的,你看看你這麼多年改變了什麼?娶了你我倒了八輩子霉。
朋友家庭條件確實較差,但這麼多年來她一直認真讀書,努力工作。她以為丈夫也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沒想到自己在丈夫的眼中竟然這樣一文不值。
事後,儘管丈夫道歉了,但朋友的腦海里始終迴蕩著那句:娶了你我倒了八輩子霉。
那句話像是一道無形的牆永遠隔在彼此中間。
愛有增退遞減,你以為說出的每一句狠話會隨著時間而淡化,但這些狠話就如一把利刃刺進愛人的心裡,留下一道難以癒合的傷疤。
在婚姻中,仗著自己被偏愛,就肆無忌憚的發泄情緒,挑戰對方的底線,或許會獲得短暫的快感,但不要忘了,任何人的忍耐都是有限的。
那些一直忍著沒走的人,有一天攢夠了失望,也會離開。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無論何時你都沒有說出那句讓另一半崩潰的話,懂得讓步與及時止損,才是最大的善意。
02
最好的教育是好好說話
幾米說: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深以為然。
電影《三塊廣告牌》講述了一個母親為女兒復仇的故事,她賭上一切,在所不惜地想要抓出兇手,是因為她永遠沒法原諒自己與女兒最後的這場爭吵。
女兒生前和她賭氣地說道:我真希望自己在路上被強姦!
母親回應:我也希望你被強姦!
語言是帶情緒的,你所說的每一句話,有可能帶給孩子溫暖,也有可能帶來傷害,常常就在一念之間。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宋丹丹帶著兒子巴圖做客,巴圖常常被宋丹丹在眾人面前吐槽,甚至嫌棄。
當別人家的孩子為大家做早餐時,宋丹丹會說:我生了一個廢物,啥都不會幹,你看看人家。
而當兒子為自己煮雞蛋忙得手忙腳亂時,她在一邊奚落兒子笨手笨腳,埋怨兒子揚起的煙灰弄髒了自己的臉。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說:
徹底毀掉一個孩子的殺手鐧,就是一定要當著外人(或同學或親友或鄰居)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
生活中宋丹丹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他們「擅長」打擊教育,認為「苦口良藥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但他們不知道,很多時候毀掉孩子的正是一句話。
曾經網上有一個很火的短片叫《一句話,毀掉孩子的一生》。
短片里出現最多的話就是:
「你簡直就是個廢物」
「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
即便過了很多年,這些孩子長大成人,但他們永遠無法忘記父母曾經的語言攻擊,這些話早已在心中留下烙印。
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最狠最毒的話全都來自父母,自己最愛的人卻傷自己最深。
為人父母的修養,絕不是人們所認為的「打是親,罵是愛」,而是相處時的細節。
當孩子犯了錯,你能否輕輕說一聲:沒關係,而不是大罵孩子廢物;
當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能否用語言給予他們安慰,而不是將他們推入谷底。
03
父母不該是你壞情緒的垃圾桶
《非暴力溝通》中有一句話很經典:由於缺乏了解,我們常常認識不到自身的暴力。
很多人對待外人時總是彬彬有禮,但卻把自己最糟糕的那一面留給了父母。
《幸福一家人》中的房天憶是名外科醫生,他努力上進,卻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屢屢碰壁。
某天晚上,工作受到不公的房天憶對父親說:
從我考上醫學院,拿到獎學金,我從助理當到主治醫師,請問有哪一樣是你的栽培跟照顧?
父親眼含熱淚向兒子深深鞠了一躬說:「是爸爸沒有能力,我對不起你們!」
無論一個人取得多大成就,對父母的口無遮攔總會讓他黯然失色。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情緒起伏在所難免,但最不該成為壞情緒垃圾桶的人就是你的父母。
主持人羅京因一次心情煩躁頂撞母親,沒想到母親竟留下了淚水。
他十分懊悔,便在自己的書桌下壓了一張紙條。
上面寫著:
不要對父母不耐煩,要好好說話。
能夠耐心對待陌生人以及和你關係不密切的人,為何不能耐心面對摯愛你,把你的生命幸福看的比他們生命還重要的父母呢?
北野武曾說:一個人是不是長大成熟,要從他對父母的態度來判斷。
很多人對父母惡語相向時都忘記了:
愛是一種責任,而不是隨意發脾氣的權利,不經意的一句話,都可能讓你餘生在悔恨中度過。
比起金錢和物質享受,父母更希望得到你平等尊重的語言。
04
《超級演說家》中有句話「你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戳中了很多人。
用愛來綁架自己的家人,然後肆無忌憚用語言攻擊、打壓他們,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因為並不是我們每一個傷害過的人,都還來得及道歉和補救。
愛人會因為另一半的一句狠話而崩潰,孩子會因為父母的一次打擊,終生無法走出陰影,父母也會因為子女的一次情緒爆發,從此唯唯諾諾。
家不該是冰冷的戰場,充斥著情緒與脾氣,而是為我們披風擋雨的港灣,被幸福和溫暖所環繞。
在悲劇上演之前,從現在起學會和家人好好說話,冷靜但不冷漠,堅定但不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