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我心愛的小電動
它永遠不會堵車
因為方便快捷
許多市民選擇電動自行車出行
但部分電動自行車駕駛人
視生命安全如兒戲
交通安全意識淡薄
不遵守交通法規隨意騎行
上一秒的僥倖,換來下一刻的不幸
1
3月20日下午,在常熟S342省道明珠路口,一輛電動自行車橫穿S342省道的時候,被貨車尾部撞倒。據貨車駕駛人交代,電動自行車從路口出現時,自己準備從左側加速超車,未想到電動自行車會橫穿馬路,緊急剎車已經來不及,便猛打方向避讓,撞上對向車道邊的護欄後駛停。
所幸,事發時道路上比較空,未殃及其他車輛和行人。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有時候
生與死只是你一念之差
請廣大電動自行車駕駛人記住
提高交通安全意識
才是預防事故的根本
每一個被忽略的安全細節
其實都是致人傷亡的「利器」
如果電動車沒有駛入機動車道……
都說電動車是「肉包鐵」,沒有足夠的安全防護措施,機動車無論從體積、重量、速度或者是致人傷亡的「能力」與非機動車相比,都是絕對的強者,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撞就像是雞蛋撞石頭。
非機動車穿梭在機動車道內
危險性無異於與虎同行
發生碰撞時,它們是絕對的弱者
更有甚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在機動車道內逆行
違反交通信號燈通行
請各位非機動車駕駛人牢記
在有交通信號燈的路口
要按照信號燈指示通行
儘可能走斑馬線,不要斜穿
儘量減少在馬路上的逗留時間
過斑馬線時要下車推行
遠離機動車、遠離大車盲區
各行其道,讓危險無縫可鑽!
如果電動車駕駛員戴了安全頭盔……
如果事故發生前
袁某會正確地佩戴了安全頭盔
傷亡是不是就能減輕一些呢?
頭部是人體最脆弱也是最容易受到致命傷害的部位,而電動自行車車速可達25km/h,電動自行車事故發生時,對駕駛員的衝擊力很強。在電動車交通事故中,不戴頭盔的致死率遠遠高於其他因素。
頭盔對於非機動車騎行者來說
相當於機動車駕駛員所系的安全帶
是人遇到危險後的最後一道防線!
帶頭盔≠戴頭盔
安全頭盔必須正確佩戴才能起作用
01
量好頭圍或試戴頭盔後確定頭盔尺碼,佩戴時需將後部調解器開至最大。
02
水平佩戴頭盔,不可前仰或者後翹。頭盔後翹會遮擋視線,無法保護頭的後部位置的安全性,頭盔前仰會導致頭盔無法保護前額位置的安全性。
03
將調節器旋緊,直到頭盔不晃動並感覺舒適。
04
調整頭盔兩側織帶黑色分叉扣的高度,使耳朵的位置正好位於前後兩個織帶中間。
05
將下巴插口的位置調整好長度並扣緊,以下顎處留有一指空隙,為安全又合適的佩戴方法。
如果機動車經過路口時能減速……
俗話說,馬路如虎口
行車在路上,安全第一位
司機不僅要做到「眼觀八方」
更要做到禮讓行人
開車行經十字路口時
要學會減速慢行、觀察路況
開車行經人行橫道時
一腳剎車、一分鐘的等待
不僅是文明駕駛的體現
也許還能避免一場悲劇哦
為了預防因行人、非機動車橫穿馬路
而導致的突發意外
駕駛人也應學會防禦性駕駛
何為防禦性駕駛
總結來說,無論在哪裡駕駛、駕駛何種車輛,也無論交通狀況如何錯綜複雜,駕駛人都要做到提前觀察、警覺,給自己預留出安全操作的時間和空間,並針對性做出合理的反應和駕駛操作。
【防禦性駕駛的八大原則】
保持足夠視距 觀察周圍環境
視線持續移動 保持緩衝空間
有效使用信號 合理控制車速
平和禮讓行車 一心不可二用
此外,在超車的時候
駕駛人也必須謹慎動作
選擇正確的時機、正確的路段
採取正確的操作
如何正確超車
先確認前方路況良好,有足夠的加速距離並判斷後方車輛車距(城市道路15米以上,高速50米以上)允許超車且無其他車輛正在或準備超車。
提前開啟轉向燈示意周圍車輛,並適當降檔迅速提高車速,準備超車。
超車轉向切忌過猛,動作應迅速且柔和。
不可在彎道處超車,其他車輛正在超車時不得超車。
新手不要勉強超車,慢點就慢點,安全至上。
我們無法預知事故的發生
但嚴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規
卻能防患於未然
「路還長,小心使得萬年船」
謹記每一個細節都關乎生命
來源:常熟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