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臨潭 添彩盛世——甘南州成就展臨潭縣主題日活動在京舉行

2019-11-27     圖文頻道

11月27日消息(記者 安晴) 11月27日上午,"九色甘南相約北京--向偉大祖國獻禮"甘南州成就展臨潭縣主題日活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集中展示臨潭縣70年來的滄桑巨變,對外推介拔河之鄉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特產名品、旅遊資源和獨特魅力,匯聚八方賓朋,暢敘合作友誼。

此次活動邀請到的領導及嘉賓有:中國中文衛視副台長霍克;國家體育總局反興奮劑中心原主任、中國拔河協會會長何振文;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李一鳴;中國作協創研部副部長朱鋼;中國拔河協會秘書長黃碩;中國中央電視台高端訪談節目主持人、《對話品牌》《影響力人物》《匠心品牌》《品牌中國行》欄目組總製片人黃裕歡;中央民族大學校辦主任包永貴;中共中央統戰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敏賢良;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國際部主任李君;江蘇省泰州市公安系統駐京聯絡處處長殷愛卿;

江蘇省興化市產業招商局副局長夏繼禮;中共甘南州委副書記何謀保;中共甘南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長侯曉峰;甘南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才讓當智;甘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王芳;

甘南州政協副主席楊曉南;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甘南州原政協副主席丁目迪;甘南州碌曲縣委副書記、縣長楊永華;甘南州瑪曲縣委副書記、縣長嚴和平;旅遊衛視《文明中華行》欄目組製片主任李淼;大地風景文旅集團總經濟師王立生;大地風景文旅集團事業四部總經理李麗;大地風景文旅集團事業四部市場經理虞揚;大地風景文旅集團事業四部市場經理張珊珊;星美麗星文旅集團董事長楊成斌;九次方大數據商務副總經理周艷俠;北京甘南州洮商商會副會長、北京中農克勞運動場景觀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寶生;

北京甘南洮商商會副會長、北京碧承軒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軒語;北京甘南洮商商會秘書長黎光;北京碧承軒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裁黃志輝;江蘇臻元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昌元;博鰲一齡生命養護中心北京總經理楊蕭輝;博鰲一齡生命養護中心經理楊媛媛;北京華脈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王順仁;北京宇天智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央金拉姆。

臨潭縣委書記高曉東致辭,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楊永紅作現場推介,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炳宏主持活動。

高曉東在致辭中說,臨潭,古稱洮州,位於甘肅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東部,全縣轄16個鄉鎮141個行政村,總人口16.12萬人,有漢、回、藏等1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37.02%。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全縣16萬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古老的臨潭在新時代散發出勃勃生機,全縣呈現出經濟結構優化、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局面。

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仰韶文化、齊家文化、馬家窯文化、辛店文化等遺址,特別是名震華夏被評為"2008年度全國六大考古新發現"的磨溝仰韶文化遺址,深深吸引了國內的考古界和一大批歷史愛好者;距今1500年前的西晉吐谷渾所築的牛頭城遺址屹立在位於臨潭縣城郊外的崇山峻岭之間;全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洮州衛城依然是往日的巍峨;紅軍長征遺蹟--新城蘇維埃舊址長久向人們展現那個年代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600多年前作為軍事機構的千戶所、百戶所舊址一直向南來北往的旅客講述著來自江淮大地的故事。

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元宵節萬人拔河活動,會讓您深深感受到多民族擰成一股繩的中華民族偉大力量,為此,臨潭縣被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拔河協會評為首個"中國拔河之鄉";端午節龍神賽會和遍布全縣的民間廟會讓您感受到600年前純汁純味的傳統民俗;獨具一格的刺繡、剪紙、木雕、銀器、銅鍋鑄造等工藝品加工,讓您既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堅守,又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交融;明代的飲食習慣、服飾穿戴、徽式建築是凝固在高原上600年的鄉愁;2006年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民族歌曲"洮州花兒",以獨特的曲調,優美的唱腔,既讓您感受生活的美好,又感受時節的蒼涼。

在臨潭,每年8月的油菜花海讓您在北國深深感受江南的風光,遍布全縣的高原梯田詮釋了人定勝天的偉大力量;黑氂牛、白山羊散布在高原上如巨型棋譜,在峽谷中穿行的洮河不僅是母親河黃河的支流,流淌著的更是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的詩句。全縣有國家級地質公園、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4A級風景名勝區,還有大小旅遊景點300餘處等待您的到來。享有"山水冶力關、生態大觀園"美譽的冶力關國家4A級景區已被列為甘肅省20個大景區之一。景區內有雄偉壯麗的中國第一臥佛、碧波蕩漾的天池冶海、景色秀麗的冶木大峽谷、獨特神奇的中國第一陰陽石等著名景點。集高原湖泊、森林峽谷、草原風光、丹霞地貌、民俗宗教於一體的冶力關,作為復合型地質和自然景觀全世界罕見,吸引了張紀中版《西遊記》、央視大型歷史劇《英雄時代》等電影、電視劇在此外景拍攝。冶力關先後榮獲中國"十大文化生態旅遊目的地"、"十大休閒旅遊目的地""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目的地"等榮譽稱號。

臨潭是農區與牧區、藏區與漢區結合部,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匯過渡的特殊區位造就了臨潭人民兼收並蓄、包容天下的精神品格。也正是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臨潭人包容的品格,使臨潭早在唐宋時期就形成了商賈雲集、經貿興旺的"茶馬互市"。近年來,搶抓國家支持西部有利機遇,全縣交通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縣鄉公路四通八達,省道306線橫穿東西,升級建設的國道248線貫通南北,已開工建設的陝西鳳縣至合作高速公路將為臨潭的發展提供又一條便捷通道。距縣城兩小時車程的夏河機場、岷縣火車站也為臨潭商旅繁榮提供了有益補充,更為臨潭縣承接產業轉移、實現區域經濟互補,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臨潭有著較豐富的石灰石、石膏石、花崗岩、礦泉水等非金屬礦產和金、銻等金屬礦產資源;境內河流眾多,水能理論蘊藏量28.74萬千瓦,可開發利用17.28萬千瓦;風能、光能資源豐富,縣內風力發電資源約30萬千瓦,光能光伏發電量達40萬千瓦;森林資源2.4萬公頃,耕地26.6萬畝,草場123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8萬畝以上,規模養殖戶達到6800餘戶,各類牲畜存欄24.5萬頭。有蕨菜、蕨麻、鹿角菜、狼肚菌、木耳等豐富的土特產資源。近年來,依託種植業、畜牧業資源優勢,吸引了天士力中天藥業、中天羊業、上海奇逸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在臨潭投資興業。

正如,臨潭縣委書記高曉東在致辭中所介紹的,七十年來,全縣各族人民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經濟社會、生態保護、民生改善等各項事業取得了豐碩成果。我們始終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守發展和穩定兩條底線,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搶抓國家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三區三州"戰略機遇,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維護穩定、脫貧攻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實現了全縣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在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開啟了新征程、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

發展是永恆的主題,合作是成功的基石,雙贏是共同的願望。臨潭蘊含著巨大發展空間和無限商機。臨潭將繼續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發展優先、生態優先、民生優先,實施大扶貧、大旅遊、大健康行動,著力建設和諧、生態、開放、包容、共享、幸福臨潭,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將依託生態氣候、區位資源、民族文化組合優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培育特色農產品加工、山地旅遊、鄉村旅遊、文化體育等一大批戰略性支柱產業,做好本土資源"大文章",奏響山水田園"交響曲",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打造甘南經濟發展核心區、甘肅南部經濟增長極。

此次主題展中臨潭縣為現場來賓展出了具有江淮特色的洮繡繡品、具有濃郁藏族風情的銅製品等手工產品及來自全縣各合作社具有代表性的蜂蜜、菜籽油、當歸片等土特產品和中藏藥材,並由工作人員向現場來賓發放宣傳資料及各類代表臨潭歷史文化底蘊的各類書籍。展示推介臨潭特色文化旅遊產品,全方位展示臨潭縣的生態環境、資源優勢、人文韻味和投資環境,讓更多的中外客商和遊客認識臨潭、了解臨潭,增強他們來臨潭縣進行投資和旅遊的信心,吸引各方客商的關注,搭起了臨潭與國內外推介特色產品、宣傳臨潭的橋樑,進一步推動了臨潭縣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活動期間,上演了富有濃郁臨潭特色的文藝演出,男女群舞《飛旋的踢踏》《顫弦踏歌》《踏腳舞》《冶力藏家情》、歌曲《紅旗飄飄》《祝福吉祥》《好山好水好甘南》《我愛冶力關》《在路上》等節目充分展現了臨潭砥礪前行,緊隨新中國奮進的步伐,為前來參加此次臨潭主題日活動的領導和來賓奉獻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

中國網、中華網、人民網、新浪網、人民政協報、中國婦女報、經濟參考報、工人日報、國際在線、旅遊衛視、央廣電台、甘肅日報、新甘肅融媒、甘南日報、甘南電視台、甘南頭條等新聞媒體對活動進行了採訪報道。(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hcAtG4BMH2_cNUgezk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