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度和品質有關?這個威士忌的小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2019-08-05     馳康國際

在威士忌的世界裡,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神秘的數字」。40%、43%和46%是出現最頻繁的;偶爾還會有58.7%、61.8%等等帶有小數點的非常規數字。

這些「暗號」,其實都只和一樣東西有關,那就是——威士忌的酒精度

常人看威士忌的酒精度數,只知道它的口感是否辛辣;但對於一個內行人來說,不同的酒精度,其實揭示了這款酒在品味和風格上的許多奧秘。

加水稀釋的普通威士忌

我們都知道,市面上絕大多數流通的威士忌,在裝瓶前都會加水稀釋,把酒精度調整為更符合大眾的口味。這些威士忌在這裡統一稱之為「普通威士忌」。

因為進行過人工調整,所以我們常見到威士忌的酒精度,都是整數。在這其中,有幾個不同的酒精含量具有特殊含義,也是消費者普遍會關注的。

40% | 最低標準

40%酒精度,常見於產量巨大的調和威士忌,在市場上也最普遍。同時,40%也是歐盟和美國法律規定的威士忌最低酒精含量。

43% | 成本與品質的平衡

在此之上,較常見的酒精含量還有43%。這個數字有著一定的歷史意義,因為在一戰時期,這是英國政府規定的裝瓶標準酒精度(當時是42.9%)。

放在今天來說,43%是成本和品質角逐得來的平衡點。一方面,在英國現行的稅法下,酒精度越高,所要繳納的稅金也越多。43%酒精度的威士忌,每瓶就要比40%的威士忌多繳納10%的稅金。

但另一方面,酒精度越高,溶於其中的芳香類物質會越多。酒液的風味也會越複雜,品質會更高。

而希望在這兩者之間尋求平衡的釀酒廠,最終選定了43%這個比例。

不過,43%對於那些旨在出產中高端威士忌的酒廠來說,其實還不夠。在他們看來,46%的酒精度才是一個精心設定的標準。

46% | 精心打造的珍品

在酒液中的某些物質,是易溶於酒精,但不溶於水的。

在我們加水稀釋的時候,如果酒精度低於46%,這些物質會因為酒精比例的下降而釋出,從而形成渾濁,影響美觀

因此,在裝瓶前需要經歷冷凝過濾,將沉澱清除。

但這個過程,不可避免地會造成香氣和口感的損失。那些追求品質的釀酒廠,自然不想這麼做。

於是,在加水稀釋的時候,就必須保證酒精度在46%以上,酒液才不會產生沉澱。他們也就不需要進行冷凝過濾,擔心影響酒液風味了。

以上這幾個酒精度,基本就代表了三種常規的威士忌風格:商業化、產量大的基礎款;有一定品質且性價比不錯的親民款;以及精心打造的中高端酒款。

但真正意義上的高端威士忌,受到資深飲家和收藏家熱捧的,其實還是「桶強威士忌」(Cask Strength)。

未經稀釋的桶強威士忌

桶強威士忌,也就是原桶酒精強度的威士忌。

它區別於以上「非桶強」普通威士忌的唯一一點,就是在出桶後直到裝瓶前,整個調配過程沒有加過一滴水進行稀釋。

因為不經稀釋,桶強威士忌酒標上的酒精度經常會帶有小數點。而且,幾乎每一瓶桶強威士忌的酒標上,都會標示出「Cask Strength或Batch Strength」的字樣。

它被譽為「酒中貴族」,也是許多資深飲家和收藏家會選擇的酒款。

在上周剛發布的帝亞吉歐限量珍藏系列(Special Releases,簡稱SR系列)中,全部酒款都是桶強威士忌。

事實上,SR系列自2001年發布以來,只出現過2款非桶強威士忌。

為什麼桶強威士忌會如此獨特呢?

產量極少,生而珍稀

眾所周知,威士忌在進入橡木桶熟成後,因為橡木桶材質的多孔結構,讓酒液隨著時間不斷揮發,會出現「天使的分享」。

每一年,都會因此減少約1-2%的酒液。

如果酒窖環境更溫暖乾燥或者溫差更大,天使「偷走」的酒液還會更多,最高甚至可以達到每年4-5%。

也就是說,一桶原液在陳釀了十年之後,可能只剩下了七成左右的量

而桶強威士忌在出桶後,不能加水稀釋。

這也意味著,無論桶裡面剩下的酒液有多少,最終裝瓶的總量就是多少。哪怕你想通過加一點水,多生產一瓶威士忌,也是不允許的。

物以稀為貴,用「生而珍稀」來形容桶強威士忌,半點不為過。

濃縮精華,風味複雜

就像嗜好手沖咖啡的人,喜歡喝不加奶、不加糖的「齋啡」,追求它原本的花果香和烘焙風味。

桶強威士忌,也是一樣的道理。原桶裝瓶,不經稀釋,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液的醇正風味。

正所謂濃縮就是精華,不經稀釋的桶強威士忌,在風味上也會比普通威士忌更濃郁複雜。

因為能夠帶來香氣的酯類、酚類物質,都是易溶於酒精的。也就是說,酒精度越高,所含的芳香類物質越多,風味也就越濃郁。

這也是為什麼,在威士忌、甚至整個烈酒的世界裡,會普遍存在酒精度越高,品質越好的理論。

不同酒精度的威士忌,都有它獨特的背後故事。希望你在了解了其中奧秘之後,會更珍惜每一滴,從天使手中「倖存」下來的酒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hOcYmwBUcHTFCnfx-8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