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中所說的涼州,就是今甘肅武威,唐代河西節度府設於此地。天寶十二年,哥舒翰任河西節度使,高適、嚴武等在其幕府工作,他們都是岑參的老友,所以第二年(公元754年)岑參赴北庭,途經涼州時,就有很多老朋友前來迎送,「河西幕中多故人」,歡聚夜飲,岑參用詩記錄了這場詩壇盛宴:
彎月掛上城頭,照亮了整個涼州。涼州城七里之地十萬戶人家裡,至少一半懂得琵琶。聽這琵琶只一曲就令人斷腸,只覺得風蕭蕭兮夜漫漫。我和河西的老朋友們,分離也有三五年了。如今相遇就如花門樓前又見到秋草,怎能就這樣互相看著對方在貧賤中老去呢?人生在世能有幾回開懷大笑時,今天我們久別重逢定要不醉不歸!
「涼州七里十萬家」,該是人煙多麼輻湊稠密,當時的涼州絕對是大唐一線城市。岑參在這麼繁華的地方與朋友相會,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平時各忙各的,聚少離多,今天難得有幾個曾經患難與共的朋友在此暢飲美酒,一定不能辜負良辰美景,「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呀。
關於「千金買醉」「疏狂圖一醉」,古往今來一直有著不同的看法。飲酒不醉當然最為高了,但面對知己、面對久思方見的故人又何妨一醉呢?不醉不足以表達思念,不醉不足以表達真情。然而當你不分場合、對象,見誰都醉,在什麼場合都醉,就成酒鬼了。正如一個人心中有悲苦需要向朋友傾訴,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你不管識與不識、知與不知,見誰都傾訴,就成了類似於祥林嫂的神經病了。
人生苦短,人生價值固然可貴,但時光匆匆忙忙,光陰一去不復返,不管多麼輝煌,或者多麼不幸,最終都歸於虛無。所以面對最珍貴的友情,心中思念的故人,醉是真誠的,醉是難得的,該醉就醉吧!(環江老民)
甘 肅 文 物 鑒 賞
馬蹄形足青銅盤
漢代器物。高7.2厘米,口徑32.7厘米。青銅質地,圓盤形狀,淺直口寬邊沿,整器素麵無紋飾,背面中間有一淺凸圓圈,三足為馬蹄形狀,典型的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頻繁交織的產物。現藏於肅南縣民族博物館。
來源:啄木鳥
製作:中共平涼市委網信辦
審核:雷勇 李一寧 梁鳳嬌
編輯: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