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棄的群島:曾經連本國人都不願移民,如今拒絕外來移民

2019-07-10     行走在陌路

在中國人眼裡,法羅群島是個極為陌生的地方,但在歐洲(尤其是北歐)卻相當的知名,甚至每次動盪都能讓歐洲人津津樂道:最早的移民是愛爾蘭逃難的僧侶,他們創造了法羅群島從無到有的基礎設施;隨後維京人將其當成補給站,時不時的過來搶點東西;蘇格蘭伯爵出手相助趕走維京人後,以獨立國家的身份列為附屬國予以保護。

法羅群島從此在蘇格蘭、挪威、冰島和丹麥之間輪番易手,直至1814年挪威被割讓給瑞典後才正式歸屬丹麥。

一開始,法羅群島是以直轄郡的身份直屬丹麥女王管轄,由女王派遣總督協助島民自選的總理管理對外事務。二戰初期丹麥損失慘重時,英軍趁機占領群島並慫恿島民發起獨立公投,結果島民們暗中約定互投贊成和反對票,萬餘人投票卻出現了50.74%贊成和49.26%反對的戲劇性結果。

按照國際慣例,這次結果既未達到八成人口投票,也沒有贊成比反對票多出10%的比例,英國人只能灰溜溜的撤軍走了。二戰後丹麥國王親臨宣布其不再是丹麥的直轄郡,特赦成為擁有高度自治權的海外自治區,也就是擁有立法、印鈔等自主權。

從資源上來說,法羅群島雖然擁有大小779個島嶼(含岩礁),但總面積不過1399平方公里,且土地貧瘠到只能種植馬鈴薯和放牧牛羊,島民們自古就以捕魚為生,據說最早的集體捕鯨就出自法羅群島。更關鍵的是,群島地處高緯度和極地海洋氣候區,夏季平均溫度很少超過15℃,平均每天白天能持續21個小時;冬季雖少有零下低溫,但白天只持續4個小時,且一年降雨多達210天,幾乎每天出門都要穿雨靴。

但這些都架不住群島關鍵的地理位置:恰巧處在挪威海與北大西洋之間,也剛好位於冰島與挪威的正中心,離英國管轄的設得蘭群島不過200多公里,與冰島和挪威愛爾蘭的距離也都在500-600公里。雖說離丹麥接近一千公里,可隨便設置一個雷達站都能掐住各國在挪威海與北大西洋的命脈。

這也是丹麥為何善待島民不敢怠慢的主要原因,倒向任何一方對丹麥都不是好事,也因此遲遲不讓群島加入歐盟和北約,以免被覬覦後巧取豪奪。

法羅群島有多荒涼?

779個海島只有18個有人居住,18個島嶼之間也只有22個漁港和1個外運港口。整個群島只有一座機場,每天最多起降10架次航班,運送旅客最多的一年也沒超過12萬人次,其中丹麥遊客占了70%。

但反過來的另一面卻令人稱奇:

5.1萬人口擁有兩萬多輛汽車和3.2萬艘大小船隻,其中20噸位以上漁船占比10%;

1965年就成立了法羅群島大學,且持續至今仍以法羅語教學,入學難度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有的一比;

1999年人均福利開支為5.25萬法羅克朗,2018年人均超過10萬,以醫療、教育、燃油和失業補助為主;

農業人口僅占1%(約500人),卻養了19萬隻羊和1.22萬頭牛,超過7成牛羊肉和羊毛出口仍供不應求;

雖說土地貧瘠,但該有的「寶貝」卻一點都不少,南島發現煤炭、北島發現石油,量不大卻足夠自給自用。

幾十年前丹麥人嫌棄群島土地貧瘠不願移民,如今人均收入比丹麥本土還高,接近7萬美元,反過來拒絕移民。有趣的是,法羅群島的物價並不比丹麥高多少,部分商品的價格甚至比丹麥還低,原因是眾多大型漁船來往於物價更低的英國和愛爾蘭,返程時往往會塞滿整艙的生活物資,從而導致法羅群島物價只比英國高一些油費,對比丹麥基本持平。

海底隧道開通後,18個有人居住的島嶼被連為一體,從此正式向遊客揭開法羅群島的神秘面紗,其中最著名的廣告詞來自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如果你不知道人類有多渺小,那就去一次法羅群島吧」。

這裡有山,都是形成於古近紀時代的玄武岩和火山岩,低山地質崎嶇又多有石壁,為世人展現最典型、保存最完好的冰川期侵蝕地貌。

這裡有草,幾乎遍布所有山體的苔原與草皮養育了法羅群島上的牛羊、海鳥與人類,也因此被譽為最適宜戶外、徒步運動的絕佳之所。

這裡有溫泉,數之不盡的火山口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各大海島上,為當地人保障了生活所需的熱能和電能,如今連新人拍攝婚紗都點名要來溫泉口。

這裡有地球上污染最少的海水和空氣,堅持50年禁止近海捕魚和工業設施的做法,讓法羅群島的空氣指數與水源純凈度一直遙遙領先世界各國。

吃不起海鮮?在法羅群島並不存在這種現象,無論是有錢的遊客還是窮游者,本地人只會端出最新鮮生猛的海鮮,並且保證價格比丹麥更低。當然,當地人的吃法有點「反人類」,無論多冷都會極力推薦冰著吃海鮮,想像一下穿著棉衣吃著冰鮮的感受吧。


這裡還有無數藝術家的作品,就連被譽為丹麥國寶的頂級設計師Henning Larsen,都主動為法羅群島設計市政廳並親自監工。當然,這座市政廳並非專為議員而設,底部還是一座連接小河兩岸的橋樑,居民不用繞路即可往返。

總的來說,法羅群島交通發達卻也有諸多不便,比如整個群島只有300多個酒店房間,還無法在線預定只能致電酒店下單;冬夏溫差不算大但偏向濕冷,尤其是雨季(一年大半時間都是雨季)期間,在戶外基本都是濕身而歸,建議常備防水服和防水鞋;夏季長時間的白晝與冬季長時間的黑夜,在當地人眼裡沒太多感受,卻有很多外來遊客極不適應,導致生物鐘紊亂進而引發各種不適。

如果你想感受一下人類有多渺小,那法羅群島肯定不會讓你失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d8XAGwBmyVoG_1ZK-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