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特別報道」樂山:做強產業建「中心」

2020-01-08     噠噠君的視野


 2019年

   「3+1」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壯大,預計三大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增長1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7%。

   預計「一總部三基地」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0億元、增長31.9%,新增建設區面積8.5平方公里,實現營業收入900億元、增長50%,全市工業集中度達77%。

   緊扣縣域功能定位,各具比較優勢的特色產業加快培育,全市縣域經濟進入總量跨越、質量提升、動能轉換的關鍵發展期。


  加快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和全省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是省委賦予樂山市的重要使命,也為樂山加快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推進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標。

  建「中心」,產業是支撐。樂山具備硬核實力:人口在全省排第13位,面積在全省排第11位,地區生產總值在全省排第8位,人均GDP在全省排第5位,用電量、用氣量在全省排第2位、第3位,工業經濟總量在全省排第6位,旅遊經濟總量穩居全省第2位,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近年來一直位居全省前列。

  2019年,樂山圍繞「旅遊興市、產業強市」發展主線,踐行新發展理念,突出「做大『噸位』、提升功能」主攻產業發展,緊扣「全域開放年」經濟工作主題,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經濟支撐力、發展包容性,做強產業建「中心」的宏大畫卷徐徐鋪開。

  高品質「旅遊興市」

  鞏固核心競爭力

  燈光與音樂帶動舞者們翩翩起舞;劇場與周邊原生態村落有機融合,將雄秀奇險幽的自然景觀和博大精深的人文底蘊融入其間……2019年9月,我市重點打造的大型實景演藝項目「只有峨眉山」正式開演,向世界講述「樂山故事」。「一台好戲」成為樂山文旅融合新地標。

  旅遊是樂山最大的比較優勢。2019年,樂山堅持旅遊主導,高品質推進「旅遊興市」,加快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樂山建「中心」的核心競爭力得到鞏固。預計全年接待中外遊客688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

  「四篇文章」持續深化。啟動文廟、龍神祠維修及沫若文化廣場等項目留住樂山文脈,2019年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獲獎數量拔得全省頭籌,文旅融合效應凸顯。完成樂山大佛搶救性修繕,峨眉山成為全省首個「5A+5G」景區,擴容提質蹄疾步穩。嘉州綠心公園一期工程完工,「夜遊三江」榮膺「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標」,景城一體讓「旅遊城市」向「城市旅遊」蛻變。峨眉山市躋身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大渡河金口大峽谷、農夫山泉工業旅遊區創建為4A級景區,嘉陽·桫欏湖旅遊景區入選全國美麗鄉村精品景點線路,峨邊彝族自治縣底底古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全域旅遊多點齊放。

  高標準舉辦「文旅盛會」。第五屆「旅投會」和第六屆「旅博會」成功舉辦,參與範圍、人數和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程度均創歷屆之最。多項活動熱度彰顯,文旅產業競爭力明顯提升。「旅遊亂象」逐步解決,智慧旅遊闊步走來,樂山旅遊的比較優勢進一步放大。

  高速度「產業強市」

  提升經濟支撐力

  2019年6月25日開工建設,當年11月8日成功投產,晶科能源25GW單晶拉棒、切方項目二期項目延續一期項目的速度,書寫「中國綠色矽谷」打造千億光伏產業集群的傳奇。晶科的「樂山速度」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一年來樂山推進「產業強市」的高速度。

  轉型升級、培優育強,綠色發展指數居全省第二位,加快產業強基、延鏈、補缺,高質量高速度發展,樂山建設「中心」的經濟支撐力顯著提升。

  現代產業體系正在構建。「3+1」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壯大,「8+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初步成型,「2+6」現代服務業體系加快構建。峨眉山市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夾江縣獲評中國綠茶出口強縣,全市消費者滿意度連續三年居全省前三位,來樂遊客人均消費居全省首位。

  「一總部三基地」建設發力。實施總部「高新倍增」行動,培育引進總部經濟企業突破100家。「三基地」建設統籌推進,「樂山光伏產業園」入選全省首批「5+1」產業重點特色園區,犍為孵化園項目完成主體工程施工。

  產業發展動能轉換加速。企業主體不斷壯大,現有中國企業500強1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2戶、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3戶,預計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9%、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7.3%。越來越多「單打」冠軍產品生成,主城區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首次突破300天。

  縣域經濟發展欣欣向榮。特色產業夯實縣域經濟底部基礎。峨眉山市被表彰為「2018年度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縣」,市中區循環經濟產業園納入省級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名單,沙灣不鏽鋼產業園區創建省級經濟開發區,井研縣創建省級農產品加工示範園區,夾江經開區創建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全市縣域經濟進入總量跨越、質量提升、動能轉換的關鍵發展期。


  高水平「全域開放」

  提升發展包容性

  2019年,圍繞「全域開放年」經濟工作主題,樂山建設「大通道」、聚力「招龍頭」、拓展「朋友圈」、營造「好環境」,著力提升發展包容性。

  建設「大通道」。圓滿收官第一輪交通大會戰,接續推進新一輪大會戰,預計全年完成投資270億元。樂西高速樂馬段開工建設,峨漢高速、成昆複線等項目加快推進,犍為樞紐蓄水通航,成貴鐵路全線通車,全面融入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完善市域「全網互通」,樂夾大道建成通車,累計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縣5個、居全省第二位,全市鄉鎮通客車率達100%,樂山環中心城區「半小時交通圈」全面形成。

  聚力「招龍頭」。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外出招商380餘次,成功舉辦全域開放投資推進會,充分利用「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2019川商發展大會」、東西協作招商引資等重大平台高質量招商。多晶矽及光伏產業聚集成鏈,晶科、協鑫等頭部企業成功簽約,晶科一期滿產、二期投產。樂山「綠色矽谷」在全國光伏行業中「虹吸效應」初顯。

  拓展「朋友圈」。制定加快融入成都平原經濟區協同發展行動計劃,在產業、交通、金融等13個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深化友城交流合作,與西安、桂林、貴陽簽訂文旅區域合作協議,舉辦「樂山(桂林)主題月」等系列活動;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與13個國家的省、市、景區建立友好合作關係,成為全省首個與10個友好城市、景區共同發布《友城宣言》的市州。

  營造「好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全國第一個「政務服務7×24小時無人值守站」,全市審批辦理實際提速75%,按時辦結率保持100%,企業開辦時間由2018年底的8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在全省率先推行企業投資項目「先建後驗」和「承諾制」改革。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預計全年減免稅費24億元以上,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近6億元。積極推進水電消納示範區建設,為企業節約用電成本約7億元。



來源:樂山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XiMhG8BMH2_cNUgUr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