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意料之外的「倒閉款」是…?

2020-11-11   NOWRE現客

原標題:近期意料之外的「倒閉款」是…?

#Sneaker

#倒閉款

#潛力款

一直以來,NOWRE 都想要建立起與眾不同的的獨特視角和思維模式,以多元化的形式為讀者提供新鮮與深度的內容。如今,我們想要聽到更多「聲音」,於是除了以往的採訪內容,也慢慢建立起了與讀者、行業內人士等不同方式的互動,同樣是因此,我們有了 「10MINS TALK WITH_」全新欄目的想法。

正如命名,這一欄目想要以一個短談的形式、輕鬆的氛圍來展開,對象不限,媒體同行、KOL、店主、設計師、視頻博主都可包括在內。話題不限,任何時刻在發生的有關於球鞋、潮流、時尚等每天大家會關注的事件都可以展開討論。

陳希

《PRODISM》雜誌中國創辦人

Aka Shen

inventory Pool 店鋪主理人

小5

咬鞋店鋪主理人

而在首期,我們想要以一個輕鬆、大眾化的話題作為開始,邀請到了 Inventory Pool 店鋪主理人 Aka Shen、咬鞋店鋪主理人小 5,以及《PRODISM》雜誌中國版創辦人陳希,從最近推出的一些球鞋和市場現象,來聊聊關於球鞋設計、消費心理以及球鞋市場在近段時間所發生的一些變化,看看你能不能從中找到一些共鳴。

NOWRE

近段時間意想不到的倒閉鞋款有哪些?

Aka Shen

我會想到的是 fragment design 與 Jordan 合作推出的那雙灰色麂皮的跑鞋 Air Cadence SP。

小5

Vans x Needles 的新款。

陳希

肯定是 fragment design x Air Jordan III 啦,看著它從高位 1 萬 5 的價格一直跌到現在好像 3 千左右就可以入手?不過我心中還覺得稍微有些可惜的是 Nike ISPA 系列的幾個款式,尤其是採用了 tabi 設計的那雙「坦克鞋」(Road Warrior)。

大家現在對於藤原浩

或者說 fragment 的號召力

看上去不太買帳了

- 陳希

fragment dedsign x Air Jordan III | Via Nike

NOWRE

原因是?

Aka Shen

因為那個鞋子其實我有了解到發售的數量在國內是特別特別少的,大概只有 Air Jordan III 貨量的六到七分之一的樣子,然後它的設計是非常適合秋冬季的,又有一個比較大的「閃電」標誌,沒想到卻涼掉了,這是我自己意想不到的一個事情。

小5

因為在我的印象里,Needles 這個牌子一直是都挺熱門的。另外整體設計看起來很有質感,有金屬環的加持感覺也挺高級的,但沒想到卻沒什麼人關注。

陳希

Air Jordan III 前期炒作厲害,後期貨量過大導致這雙鞋子沒飛起來吧,但終極原因還是因為不好看,設計過於平淡,而且大家現在對於藤原浩,或者說 fragment 的號召力看上去不太買帳。而 ISPA 的話,在我看來是近兩年少有的非常具有創新意義且有著強烈視覺衝擊的系列,如果這個系列有個「HTM」頭銜的話,相信價格會是現在的兩倍。

fragment design x Jordan Air Cadence SP | Via juice

NOWRE

的確像 Aka 和陳希說的那樣,因為這兩雙鞋是一起發售的,其實對比起來還挺明顯,大家還是都對 Air Jordan III 這樣的 OG 鞋型更熱情…

Aka Shen

可能是因為兩個方面吧,一是 Air Cadence SP 這個鞋子沒有太多明星上腳,所以在前期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曝光量。第二是因為它在市場流通的貨量比較少,導致二級市場價格比較高,最開始大概在 2500 到 3000 元左右,但這個價格會去選擇入手的人很少,所以這雙鞋子的銷量一直不是很高,現在自然就跌到了 1000 元出頭,但與此同時,可能也就會有更多人覺得這個價格值得入手了。

陳希

其實對 Air Cadence SP 這雙鞋子,一句話總結就是「你買我推薦,我買我不買」。外觀來說的確是一雙很容易搭配的自穿日常款,但是鞋型本身的辨識度太低了,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連這雙跟 Jordan Delta 之間的區別可能都分不清楚,何況同期的 Air Jordan III 都拉胯了,這雙沒起來就更是情理之中了。

Vans x Needles | Via feature

NOWRE

不過從 Vans 來說,好像 hype 的屬性要小一些,只有一些個別的品牌聯名能夠炒到特別高的價格?其實你看 Rhude 與 Vans 的這次聯名,二級市場的反響也沒有想像的高。

小5

對的,可能是不太好駕馭吧,白色又感覺太低調了。

Rhude X Vans | Via Sneaker Politics

NOWRE

不過他的主理人 Rhuigi Villaseñor 在自己的 Instagram上,有分享過把白色款自己 DIY 染色的過程,也是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畢竟這兩年 DIY 球鞋挺流行的。

小5

是效果挺不錯的,但感覺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還是很難會去嘗試這種 DIY。

主理人 Rhuigi Villaseñor 自己的 DIY | Via @rhuigi

NOWRE

不知道各位對 Dunk「密西根」有什麼看法?這雙鞋趕上了 Dunk 最火熱的時期,又是比較 OG 的配色,甚至還有藤原浩、Travis Scott 等人的加持,所以從最早的 2 千多到現在倒閉的狀態在很多人看來是挺意外的。

Aka Shen

這個其實倒還好,因為我印象里它每次復刻時好像都反響不高,見怪不怪了。在復刻之前,這雙鞋想要入手得要 3 千左右,是因為市面上的保有量太小了,當時想要的話很難找,但「密西根」本身其實是一個比較小眾的 IP。

陳希

其實今年的 Dunk 好像沒有多少高幫版本的價格能上去吧?我認為目前的熱點都在低幫 Dunk 身上,等到明年或許高幫才會起飛,所以現在也是很好的入手時間段。

Nike Dunk High「Michigan」 | Via Footpatrol

NOWRE

可能的確和它是高幫的 Dunk 有關係,不過可以看得出隨著冬天的到來,Nike 開始在主推高幫款了。

Aka Shen

是的,一直以來高幫都要比低幫熱度低一些,你看之前發售過的幾款同是大學配色的低幫款式,價格都上去了。

NOWRE

另外,好多人都說這次復刻的做工實在一言難盡?

陳希

本身我對 Dunk 的情意結不深,所以這雙鞋沒有買也還沒看到過實物,聽大家都在說這次的做工不太好,不過對我而言鞋子是消耗品,其實不太在意這一點。

NOWRE

除此之外市售後反響並沒有預計高的,還有 FENG CHEN WANG x CONVERSE Chuck 70?這個設計最初在品牌 19 春夏系列大秀上首次亮相,當時想買的人特別多,但如今終於市售,大家的熱情好像卻都被耗盡了?

陳希

哈哈哈,FENG CHEN WANG 這個鞋子我覺得幾個點吧:一是時間太久,中間大家都忘記了。二是秀款比市售版本的細節要好,大家有個落差感。三是市面上有另外一些同類設計,已經侵占了不少消費者的注意力。

Aka Shen

這是肯定的,這種很「新」的設計語言會讓大家看到就想買到,但如果等一年的話完全耗不起。另外這個鞋子看起來好看,實際上真的不容易駕馭,因為我們之前在街上看到過一些人穿,實話說穿得真的不太好看…

小5

沒錯,這雙鞋最初的那個走秀版本是很驚艷的,我在上海有見到過實物,做得很複雜,甚至看起來都不像是 CONVERSE 了,但最終的市售版本不太有那個感覺,只是把一些元素簡單放上去了。

FENG CHEN WANG x CONVERSE Chuck 70「2-in-1」 | Via Up There Store

NOWRE

當時的設計有種很強烈的粗暴拆解和未完成感,但市售的話要兼顧很多因素,所以看起來好像沒那味了。另外不得不說的是,解構在球鞋上的設計風潮,多少也有點過氣了的感覺…

小5

主要還是時間隔了太久,都一年多了,趕不上最新的趨勢。

Aka Shen

是的,解構這個設計語言應該說已經過時很久了。

陳希

我記得這雙鞋在走秀剛出來的時候,我就問 CONVERSE 的公關團隊能不能擁有這個鞋子,但他們當時應該是還沒攻克量產上面的一些技術,所以不得不等這麼久才市售。

那些以「投機」為目的的消費者

可能已經不再只關注

Dunk 這種最 hype 的鞋款

- Aka Shen

當時的走秀非市售版本 | Via @bryanluna.co

NOWRE

說完了「倒閉款」,那麼有沒有你們覺得超出意料,在球鞋市場上反響比預計要高的鞋款?

Aka Shen

有兩款吧,一款是 Atlas x Nike SB Dunk High「Lost at Sea」,另一款是那個電競主題的 Blazer。

小5

我覺得是 GMBH x ASICS 的新聯名吧,可能也只是我個人的感覺,因為之前雙方的聯名款可以說是基本無人問津,而且打折都沒人買。

陳希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之前的 Off-White x Air Jordan IV「Sail」,記得發售後的價格在 4-5 千徘徊了幾天,然後就飆到快 5 位數了。

Atlas x Nike SB Dunk High「Lost at Sea」 | Via SneakerNews

NOWRE

小 5 給出的答案很有趣,因為 GMBH 與 ASICS 的上一次合作我有買,的確最後到打 5 折都難賣,這次反響不錯倒是沒想到,你自己的店鋪有上架這款鞋嗎?

小5

是的,最近這兩次聯名都有賣,對比起來還挺明顯的,最新的這次已經沒貨了,國外店鋪發售也都是秒售罄,尤其是那個黑白配色的。

ASICS by GmbH GEL-QUANTUM 360 | Via JustFreshKicks

NOWRE

所以你覺得這次能夠受到更多歡迎的原因是什麼?

小5

可能是了解到這個合作的人變多了,另外其實我覺得多少也因為 Kiko 讓 ASICS 整體更受關注了。說到這次合作的設計,雖然對原本鞋型的改動不大,但這種不對稱的效果還挺有意思的。

NOWRE

Aka 說到的 Blazer,最近確實曝光量也挺大的…

Aka Shen

其實了解球鞋的人都知道,Blazer 是一個無論品牌怎麼推也推不起來的鞋型,但是這兩年因為炒鞋的氛圍太厲害。 對於那些以「投機」為目的的人,可能已經不再只關注 Dunk 這種最 hype 的鞋款,相反會跟著品牌的節奏走,所以也會去炒賣和囤貨一些比較特別的 Blazer。反正我是不太能理解那些炒到 2 千塊的 Blazer,因為這些東西在歷史上是從來不可能到這麼高價位的。

從《英雄聯盟》汲取靈感的 Nike Blazer Mid「Good Game」| Via Nike

NOWRE

Off-White x Air Jordan IV「Sail」這雙鞋倒是關注的挺多的,可能本身這是個女生款,所以男碼量可能會稀少一些?另外 Ins 上真的很多人在發這雙鞋,有點網紅款的意思。

陳希

對,定位是女鞋肯定是一個因素,但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據我所知國內最大碼是到 44.5 的,一般真正的女款哪會有這麼大尺碼。之前 Off-White 的 Vapor Street 也定位是女款,在國內最大就只到 42.5,我自己入手都要從國外買,所以說這只是給了二級市場一個操作的理由而已。

Off-White x Air Jordan IV「Sail」| Via @maha_amsterdam

NOWRE

另外,各位有關注到 Aimé Leon Dore x New Balance P550 的合作嗎?這雙鞋也意料之外地受歡迎,價格現在也挺高的。

Aka Shen

這個我覺得就是一陣風吧,嘗到鮮了。因為說實話,大家會覺得這個風格除了 LV 沒有在其它品牌上看到過,所以第一次有這種比較復古的鞋型出來之後會覺得比較新鮮,之後但凡有任何類似的款式出來之後,價格可能都不會有這麼高。

陳希

雖然這說法很俗,但這個時間段推出這雙 P550 很大程度上是乘著 LV Trainer 爆紅的東風,可以預見的是後續 New Balance 可能會推出更多配色的大貨收割市場。

小5

我感覺可能現在大眾有一種復古風潮的回流吧,而且我在想是不是因為 Aimé Leon Dore 這種品牌本身就能給人一種高級感,那種優雅簡約的設計品牌,然後和 New Balance 做了一款非常復古的產品,感覺上就還挺契合的。

接下來球鞋設計

在概念上還是會有一些突破

ISPA 系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Aka Shen

Aimé Leon Dore x New Balance P550 | Via Aimé Leon Dore

NOWRE

都說目前階段,球鞋市場正處於相對低迷的時期,你們有這種感覺嗎?覺得原因是什麼?

Aka Shen

我覺得其實不算低迷了,是前陣子太過瘋狂,感覺上是全民在炒鞋,其實會有一些「泡沫」在裡面。而現在的話,是回歸到原本的正常節奏上去了,無論是買鞋也好炒鞋也好,大家都有一個比較理智的思路,開始會有選擇和指向性地去購買和投資。導致看起來不像去年的時候都是盲目地在炒鞋,所以讓人感覺市場比較低迷的現象,但其實我覺得還好,是一個比較好的發展趨勢吧。

小5

我也是大概的想法。一是因為大家消費熱情都沒有這麼高了,相對於以前,大家對於新奇的款或者新品都會有接受的過程,會比較冷靜挑選有價值的產品。

陳希

與過去一兩年相比自然是一個相對低迷的階段,聽說今年開始都去炒 BE@RBRICK 了不是嗎?球鞋市場出現這種現狀在我看來不是一或兩個點造成的,而是各種事件的出現所導致的。不論是疫情影響也好,政府去年開始暗示監管二級市場也好,甚至是球鞋設計本身的疲軟都或多或少造成了這樣的情況。

還有一個我覺得比較關鍵的點,畢竟球鞋是消耗品,它跟股票、基金、虛擬貨幣這些可以持續炒賣的東西不一樣,一雙球鞋最終也是最合適的命運是被用家穿爛。 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一年買 4-6 雙球鞋已經不少了,用家市場飽和得非常快,持續在追新款的人畢竟是少數。當你在球鞋平台打開任何一個款式的詳情頁,下面都是一些散戶在討論這雙鞋能跌還是能漲,就已經足以反映這個市場的畸形了。而且今年疫情影響,近半年的時間大家都持續待在家裡,我認為這也影響了一批年輕人的消費觀念。

Via Revolt TV

NOWRE

其實總結起來,三位主要都提到了消費者無論是買鞋還是炒鞋,都開始趨于越來越理性的狀態,不是一股腦地在沖了。不難看出,相比前兩年,我們總是提到的這個球鞋市場的泡沫已經開始在減少了,在未來一段時間剩下的更多會是一些比較靠近核心圈層的消費者?

陳希

自然是這個道理,從一個想賺點小錢的散戶出發,天天被各種平台搞心態,官方原價抽不到,高價接盤被割韭菜,很快也會沒意思。

小5

是有這麼覺得,從我的經驗來看,現在大家消費的熱情好像有些減弱了,總結起來可能就是眼光更「尖」了吧。而且疫情的確影響了不少人,可能鞋子不是必需品吧,購買會使人快樂,但是也有很多其它的快樂可以替代。

NOWRE

那麼各位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有哪些鞋款成為熱門款式,又或者有哪些設計會成為流行趨勢?

小5

我個人覺得,仍然還會以將原版鞋型進行重新改造作為主流的方式,或者是一些不同元素的結合。比如 Gosha 和 adidas 把德訓做成運動鞋,Aktuelle Adieu 和 Kickers 把樂福鞋加厚加高,主要還是看能夠選擇什麼樣的款式進行重塑,給消費者們帶來新鮮感。

而在前一陣,Gosha Rubchinskiy 新企劃 GR-Uniforma 與 adidas 的合作也已經登場 | Via HIGHXTAR

Aka Shen

其實這個問題比較難回復,因為從我觀察來講,近半年或者近一年很難去預測後面會有什麼樣的一個風格出來,不像前兩年很明顯能看得出一個趨勢。因為這兩年的發展太過迅速,無論是品牌也好,設計師也好,想方設法在把之前 40 年球鞋歷史裡面幾乎所有的設計語言都拿出來用了一遍,導致今年再去看未來可能流行什麼東西的時候,其實方向有點模糊。

但我覺得接下來還是會比較主打環保吧, 設計語言上可能已經是有瓶頸了,但是從概念上還是會有一些突破,具體還要看品牌怎麼去說故事,因為消費者要接受這種理念性的東西是需要一定時間鋪墊的,就像之前的 ISPA,其實只有一部分的消費者才 get 到它的點。未來所有的品牌可能都會在嘗試這樣的事情,就是通過一些比較新穎的理念或者科技去鋪墊之後的市場,然後去看看後面兩年是不是有機會把這一整套東西做出來,我相信 ISPA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Nike ISPA Road Warrior 不久前推出的新配色「Clear Jade」| Via Sneaker Politics

陳希

還是那句話,明年 Dunk 應該會持續火熱,甭管街上有沒有人穿但是炒賣是肯定的。另外最近一段時間的話 sacai 的新款應該會有不錯的話題度吧,一部分原因是延續了之前版本的熱度,另外一部分原因是男女都能穿,駕馭難度不大,必然是網紅愛用的款式,會很有效地帶動普通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如果稍微有點私心來講的話, 我認為(或者希望)明年會是日本潮流圈回到主流的一年,美國為首的潮流風格已經有點無趣了。奧運會如果能夠舉辦的話日本勢必成為焦點,各大運動品牌想必會有一些大招還沒拿出來,各家 base 在日本的潮流單位也會有不錯的發揮空間。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奧運會能夠舉辦的前提下,哈哈。

NOWRE

對於日本潮流圈回歸主流和奧運會等因素的這個答案,好像還挺有道理的?畢竟時尚是 10 年一輪迴,潮流也是反覆不斷的啊…

陳希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古人誠不我欺。

其實不難感受得到,從球鞋市場的熱度來看,近半年時間已經無法和前兩年最火熱的那個階段相比,整體相對低迷的大環境,也成為了這一段時間人們經常談到的話題。

無論是藤原浩聯名、Dunk 還是 Chunk 70,這些曾經的「炒賣」熱點,如今也都會遭遇倒閉的情況,儘管我們這次的討論只涉及到了一部分鞋款,但還是不難發現,整個市場中的大多數鞋款和聯名,如今已經有了更容易入手的趨勢,這對於想要入手自穿的消費者們自然是個好消息,正如上面各位所說到的,這和消費者們趨於理性是有著密切關係的。

不止如此,從另一方面我們還看到了小眾設計的潛力,當人們愈發深入了了解,不再只聚焦於二級市場的反響和 hype 款式的時候,自然更多的合作、品牌和風格會被關注起來,這些無疑對大環境都有著積極的影響,這也為接下來更多的設計和概念提供了相應的「群眾基礎」,正如同最後我們談到的那樣,未來球鞋市場和流行趨勢還將有更多變化和值得期待的東西…

WRITERLin

《國家地理》紀錄了自然,LACOSTE 將自然融入了時尚

球鞋將以何種型態,融入新世代的生活場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