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敞開大門,在復工中找回生活的節奏

2020-03-24   掌握魯中

王繼洋

據《大河報》報道,3月20日全國486家影院復工,當日總票房1.38萬元,其中河南128家影院、廣東38家影院,票房均為0元;21日,全國共507家影院復工,全國單日票房3.1萬元;22日全國523家影院復工,全國單日票房4.14萬元。

對於以往動輒單日票房過億的中國電影市場來說,復工前3天累計票房不足9萬,這樣的數據著實有些慘澹。24日,淄博本地影院也將復工,從趨勢上來講,票房估計也不會好看。畢竟,復工後電影院放映的都是一些復映電影,對影迷吸引力不大。不過,當前電影票房低迷,更重要的原因,是在疫情還沒有完全消失的情況下,大家的心理防護還要繼續一段時間。影院屬於人群密集場所,所以觀影者寥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2日,淄博市委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發布《關於調整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明確指出包括影劇院在內的公共和經營場所即日起可恢復開放,但同時要求「加強通風換氣、清洗消毒,合理控制場所內人員數量,嚴格落實對員工健康監測和內部管理措施」。很顯然,相關部門認為時機已到,影院也滿足了復工條件,才會有復工一說。

當前形勢下,復工的影院短期內大機率是賠本賺吆喝。不過對於影迷來說,此次疫情也許是好事——部分影院的衛生條件堪憂,這次疫情,起碼提高了對影院的衛生要求。接下來影院要想吸引影迷回歸,新風系統的更新與維護,觀眾座椅的更換和清潔,影院內外環境的消毒保潔工作等,都將成為影院恢復影迷安全感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

影院復工是這樣,其他公共和經營場所也該如此。在消費者還沒有主動意願的情況下,復工的初始階段註定會很艱難——要求高、要求多、要求嚴,不僅對復工單位和企業是不小的考驗,對相關部門也是極大的考驗。企業要生存,員工要吃飯,經濟要穩定,長時間大範圍完全停擺,是經濟社會不可承受之重。在有效落實防控要求的基礎上,單位和企業復工後的壓力,還需要相關部門出台政策措施兜底。

從復工到找回正常生活節奏,需要時間來一點點治癒疫情留給公眾的心理創傷。以影院復工為例,既需要影院先打開大門,讓一部分膽大的人先去試探,也需要慢慢有人跟進,最後回到影院過往的市場節奏。這需要一個引流的過程,而前提得是先敞開大門。只有更多的公共和經營場所打開大門,公眾才會跟著市場的步調找回生活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