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留平絕對算得上國內汽車圈的頂級帥才。
2017年,徐留平調離長安時,留給長安的「藍鯨」系列發動機,和CS75(參數|圖片)、逸動(參數|圖片)等幾款主力車型,迄今仍然讓長安享「蔭庇」之福,長安的今天,徐留平功不可沒。
同年8月,徐留平入主一汽。
彼時紅旗可謂「積重難返」。
2016年,紅旗銷量僅為4800輛,月均400輛,耗資500億的研發,如同扎向深淵裡的一顆針,一點點漣漪都懶得泛起。一汽轎車忍無可忍,以「不良資產」定義紅旗,曾經有15年停產歷史的紅旗,再逢絕境。
最終,連同紅旗的無形資產、有形資產打包,以坊間傳聞的2.8億元,「還」給了一汽股份。
紅旗仍然是紅旗,但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紅旗」已經被脫掉了「紅色」的外衣。紅旗的生與死,全憑市場做主。
但是,紅旗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處於「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風口浪尖之上。在產品上,L5(參數|圖片)依然活在傳說中。當售的是H7(參數|圖片),定價25—48萬元,夢想著叫板奧迪A6(參數|圖片)。
2017年初,開始計劃H5上市,這是紅旗換莊之後的第一槍。
儘管H5與馬自達阿特茲為同平台車型,已經與之前紅旗四平八穩的氣質有了明顯不同,但依靠高高在上,零星布局的「紅館」網點,把產品「下放到民用市場」的思想,仍然干擾著紅旗徹底市場化的進程。
這一切,直到2017年8月,徐留平的到來,紅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破繭成蝶」。
這個7月剛至,紅旗傳來銷售快報:6月,紅旗實現銷售15380輛,同比增長92%,上半年累計銷量超7萬輛,同比增長111%。
在上半年車市一片哀鴻的大趨勢下,紅旗仍然可以逆市上揚。不僅如此,這已經是紅旗的28個月連漲,也是今年第三次月銷量過萬。
不到3年時間,紅旗這個天生的「中國汽車豪華品牌」,終於活成了我們「害怕」的樣子。
徐留平憑什麼挽狂瀾於既倒?
是技術嗎?
紅旗有「共和國長子」的美譽,技術上自有其底蘊,加之一汽多年來與國際品牌的合資交流,技術積澱早已聚沙成塔。不到3年時間,徐留平既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在技術上,讓紅旗發生可以讓銷量改天換地的提升。
是產品矩陣嗎?
算上即將上市的H9,紅旗在售也就轎車和SUV共6款車。為區別級別稍低的奔騰品牌,紅旗在推出新款車型「量」的方面,一直比較慎重,儘管徐留平入主之後,紅旗在SUV車型上發力,也孕育出HS5這樣的走量款。
但H5同樣撐起了半邊天,而且,從時間上看,H5在徐留平入主紅旗之前,已經進入產品上市規劃期。
所以,算不上豐富的產品矩陣,無法實現多點開花的盛況,顯然也催生不了銷量的暴漲。紅旗在銷量上集中發力的,不超過3款車。
當一個一個可能的選項被排除時,答案就越接近真相。
紅旗的「猛」,就在於銷售。紅旗幾乎以快消品的「打法」,來推進汽車這樣耐消品的銷售。
第一,「猛」在銷售渠道上。
徐留平接手之後,紅旗開啟大規模百店招商計劃,曾經創下106天,62家紅旗體驗店落成的記錄,平均1.7天打開一家。截止目前,已經投入營運的紅旗體驗店已經達到220家,預計今年年底將超過280家。紅旗的開店速度一直處在一個高頻率的狀態。而在2017年之前,「紅館」數量最多也就22家。
不僅如此,紅旗堅信,只要抓住老鼠的,都是好貓。紅旗與奔騰同店銷售已是常態,「店中店」模式,既節約了成本,也擴大了銷量。
第二,「猛」在終端優惠上。
去年,紅旗進行了一輪幅度不小的官降。但這並不影響今年終端優惠的繼續。幾乎,紅旗全系優惠都在萬元左右,逢新舊款交替期,優惠力度更大,比如H5 2020款上市,現款H5優惠甚至超過1.5萬元。
紅旗品牌骨子裡的「體制內」情節,讓終端優惠還具有針對性。凡國企、事業單位人員、軍人等職業人群,只要能夠拿出有效工作證明,在上述優惠基礎上,還可給予2%的優惠,折算現金大致為3000元。
紅旗不僅做「零售」,還要做「批發」,針對集團客戶,紅旗推出定製版,定製版的原則就是「適當縮減配置,適當降低價格」。
第三,「猛」在終端返利上。
如果你在餐廳吃飯,稍加留意,你會發現,當服務員起開啤酒之後,會把酒蓋兒統一放置在一個地方。即便換成另一個服務員,他們也會按照同樣的流程去做。是的,他們在彙集這款啤酒的終端返利,一個瓶蓋從5毛到2塊不等。
終端返利,是商品行銷過程的中必要手段。
紅旗對經銷商的終端返利,秉承「要麼不做,要麼就做透」的原則,若是「隔靴搔癢」,花了錢,還不定見效果。
根據車型、車價不同,終端返利金額的行業標準大概在500—1000元之間。紅旗則放大了五六倍之多,金額可達2500—6000元。而且,準時、准額兌現。
「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徐留平絲毫不顯矯情,尊重規律,尊重市場,實施精準有效的辦法,「積重難返」的紅旗,就這樣「化腐朽為神奇」。
紅旗活下來了,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畢竟,當下的紅旗仍然以18萬元左右的平均售價(L系列除外),站在自主高端品牌的陣營中,這個區間也只有領克和WEY可以比肩。
事實上,上述的「猛」,是源於徐留平對自己的「狠」。
2018年1月,「紅旗品牌之夜」上,徐留平說:不成功,便成仁。如果紅旗做不好,我自己就引咎辭職。短短一句話,徐留平把自己的後路徹底斬斷。
64年生人的徐留平彼時也已經54歲了,把「功成名就」四個字放在他身上也不為過。所以,我們更願意相信,徐留平這句不給自己留後路的話,更多還是包含著對「紅旗」品牌的感情。
那個夜晚,紅旗全新的品牌理念出爐:中國式新高尚精緻主義。「新高尚」是刻意與豪華、高檔做出區別,既要體現網際網路時代的特點,也符合中國文化的意境,能夠精準表達紅旗的廣大受眾群體特徵,也是物質文化解決之後的新訴求。
比「引咎辭職」更「狠」的,還有銷量目標:
2020年銷量達到40萬輛,2025年銷量達到60萬輛,2030年銷量達到100萬輛。這就是紅旗的目標。
顯然,在2020年上半年超7萬輛的高度來看,紅旗2020年的任務難度可想而知。接下來,還有更高峰,更險的路。
雖然「行路難」,但紅旗並不孤單,一汽奧迪、一汽大眾、一汽馬自達、一汽豐田各業務板塊的負責人和公關團隊也都出現在「紅旗品牌之夜」。一汽釋放出強烈信號,盡全力復興紅旗品牌。
接下來,銷量企穩後的紅旗,將把焦點放在新產品推進上。
2025年之前,紅旗將完成L系列,新高尚紅旗至尊車;S系列,新高尚紅旗跑車;H系列,新高尚紅旗主流車;Q系列,新高尚紅旗商務出行車,四大系列產品布局,共計推出17款全新車型,助力紅旗實現目標。
特別值得期待的,當然是夠「狠」的L系列。這款傳奇車型,將以怎樣的姿態「飛入精英新貴家」呢?
紅旗,人狠話不多,且看未來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G90UXMBiuFnsJQVZsB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