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大族雷射跌停,白馬股也不安全了嗎?

2019-07-16     郭施亮

白馬股


近年來,A股市場的黑天鵝現象不少,而白馬股、藍籌股成為了市場的避險港灣。但是,步入2019年,A股市場白馬股的表現也存在明顯的分化,有的白馬藍籌繼續呈現出強者恆強的局面,但有的白馬股卻因突發黑天鵝而從高位掉進了低谷。

從康得新、康美藥業,再到歐菲光等上市公司,因黑天鵝現象引發了機構資金集中拋售的壓力,股票價格也因此承壓。更有甚者,曾經的白馬股,如今卻戴帽ST,昔日的輝煌已一去不復返。

與2018年相比,2019年上半年A股黑天鵝現象並不少見。但是,隨著2019年上半年的逐漸結束,A股黑天鵝現象的上演也並未因此告一段落。就在今年7月份,又有兩家白馬股上市公司出現了黑天鵝的問題。其中,在7月15日,東阿阿膠與大族雷射均以跌停板報收,曾經的白馬股卻因業績的大幅滑坡而遭到了機構資金的大舉拋售。

以東阿阿膠為例,7月15日股價出現一字跌停板的走勢,股價創出了近年來的新低水平,較17年股價的最高位置縮水近半,股票市值也縮水至僅有231.7億元。然而,對於東阿阿膠股票價格下跌的導火索,莫過於東阿阿膠半年報業績預告大幅縮水,並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75%至79%。然而,在此前的十多年間,東阿阿膠的凈利潤卻一直保持正向增長的態勢。

本來,東阿阿膠擁有較好的品牌價值,為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投資價值安全底線。但是,在過去十多年東阿阿膠的業績持續增長背後,既有消費升級、中高端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但也與多年來的提價策略有關。從某種程度上,對於東阿阿膠的業績增長,離不開對提價策略的依賴,而消費需求放緩、受眾群眾的停滯不前,加上渠道清庫存等因素,多方面原因導致東阿阿膠的業績增速發生了實質性變化。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今年一季報,東阿阿膠的營收與凈利潤同比增速已經顯示出疲態,按照一季報數據顯示,東阿阿膠營收同比下跌23.83%、凈利潤同比下跌35.48%。與此同時,從近年來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東阿阿膠在營收與凈利潤方面,已經顯示出增速放緩的跡象,且在去年三季報出現了營收同比負增長的狀態,如今營收與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更是為公司帶來了預警的信號。

至於應收帳款方面,近年來東阿阿膠的應收帳款呈現出水漲船高的趨勢,從2017年年報約5億元的應收帳款,逐漸攀升至2018年年報約9億元的應收帳款,到了一季報應收帳款達到15.4億元。此外,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中顯示,近年來東阿阿膠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並不穩定,而在多項財務數據表現不佳的背景下,實際上也加劇了機構資金的分歧,而7月15日股價一字板跌停也是資金集中拋售,分歧加劇的真實寫照。

至於另一家白馬股上市公司大族雷射,曾經因外資限購而引起市場的關注。但是,隨著大族雷射半年報業績預告的出爐,卻給了市場意外的表現。據近期大族雷射發布的半年報預告顯示,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60%至65%。受此影響,7月15日大族雷射的股票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行的走勢,盤中多數時間徘徊於跌停板附近,股票市值回落至346億元。然而,對於大族雷射而言,本身屬於白馬股上市公司,且多年來備受外資資金的青睞,可以稱得上國內高端製造的代表。但是,恰恰因為大環境的影響,對相關產業鏈的衝擊壓力驟增,企業業績驟減,也是大環境不明朗的真實寫照。

不過,回顧大族雷射近年來的財報數據,同樣顯示出一定的疲態徵兆。例如,在今年一季報財務數據中,大族雷射營收同比增長25.65%,但凈利潤卻出現55.92%的同比下降幅度,而在之前幾年時間內,大族雷射基本上呈現出營收與凈利潤高速增長的態勢,如今的業績變臉一舉扭轉了往日白馬股的形象。

與康得新、康美藥業等前期白馬股的情況不同,東阿阿膠與大族雷射現階段的資金拋售多受到業績大幅滑坡的影響,性質上並不算過於惡劣。與此同時,因上市公司本身具有一定的品牌價值與行業影響力,料急跌之後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投資價值,但關鍵仍取決於上市公司後續的經營決策以及補救措施。

近年來,A股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對單一投資上市公司的投資者來說,還是構成了或多或少的負面影響。本來,白馬股理應成為資金抱團取暖乃至市場的避險港灣。但是,當風險來臨之際,曾經抱團取暖的投資標的,卻瞬間變成了資金集中拋售的對象,利空因素卻被一下子放大,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效應。由此可見,對於資金抱團取暖的現象,本質上也是一把雙刃劍,稍有不慎可能會成為上市公司的助跌因素。

這些年來,白馬股的黑天鵝現象並不少見,既有財務風險,也有不為人知的經營風險。但是,歸根到底,對於白馬股上市公司而言,還是需要看持續成長能力,業績還是關鍵看點。換言之,如果白馬股上市公司的業績發生實質性拐點,營收與凈利潤增速遠不及預期,那麼投資風險也會明顯增加,前期抱團取暖的資金機構,難免也會產生出明顯分歧的跡象。

但是,對於白馬股上市公司而言,發生黑天鵝風險的白馬股只是少數,不能夠因為少數白馬股發生問題而否定多數白馬股的投資價值。然而,在黑天鵝風險不斷的背景下,實際上更需要考驗投資者的判斷能力與分析能力。或許,對投資者來說,要麼分散資產投資白馬股,儘可能減少集中單一投資的風險,要麼選擇ETF等標的分散風險,實現間接投資,這可能會是比較穩妥的防雷策略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94K_GsBmyVoG_1Zxrr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