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罵都在用,扭力梁懸架到底靠不靠譜?

2020-01-03     汽車觀察家

對扭力梁懸架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A級轎車中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後懸架形式,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有大眾的寶來、朗逸,日產軒逸,馬自達3昂克賽拉,別克英朗,不只是轎車,SUV也有很多採用這種扭力梁後懸架的,比如本田的繽智、X-RV,雪鐵龍雲逸C4、天逸C5。那麼,扭力梁到底靠不靠譜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上面列舉的這些車型基本上都是市面上的熱銷車型,消費群體非常龐大,相應的使用這種扭力梁懸架的人群也就更多,你覺得廠家會拿不靠譜的東西「開玩笑」嗎?就目前消費者反應來看,扭力梁懸架的耐用性、穩定性等方面是不存在問題的,可能反應最多的就是「硬」,比如過個減速帶、走點爛路,車內會比較顛。



當然這只是基於用戶口碑得出的結論,下面我們就從結構和原理層面了解一下扭力梁懸架。


首先,在解釋扭力梁懸架之前,我們先要搞明白兩個概念,一個是獨立懸架,一個是非獨立懸架。獨立懸架的左右車輪運動互不干涉,是獨立的,而非獨立懸架就是左右車輪串聯,一側車輪運動就會幹涉另一側車輪。



如果「顧名思義」的解釋有點讀不懂,那我們就舉個簡單的例子。啞鈴和槓鈴想必大家都玩過,獨立懸架就像啞鈴,左右手各一個,是個分開的、獨立的,左手運動跟右手運動互不干擾,而非獨立懸架就像槓鈴,兩側是通過一根杆件連接在一起,一側運動必然會引起另一側運動。



而扭力梁懸架比較特殊,雖然左右車輪串聯在一根樑上,但它們的連接件扭力梁不是剛性的,而是帶有一些韌性,允許一定程度的扭轉,這樣既可以減小左右車輪的運動干涉,又能起到平衡左右車輪上下跳動的作用(橫向穩定杆的作用)。其實,扭力梁懸架更確切一些叫半獨立懸架。



在結構層面上,扭力梁懸架是由彈簧托盤、螺旋彈簧、扭轉梁、減震器等部件組成。其中減震器、螺旋彈簧以及連接襯套是與車身連接的,彈簧托盤面積要比彈簧橫截面積大很多,這樣處理一是為了承托螺旋彈簧,二是可以增加車輪與大梁之間的剛度。



而作為扭力梁懸架的「心臟」,扭轉梁的材質和特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懸架的脾氣。比如馬自達的新款昂克賽拉採用了扭力梁懸架,他的扭轉梁中間部分比較細,而兩邊比較寬大。



這樣的好處就是當左右車輪處於不平路面時,扭轉梁「柔軟」的中間位置允許扭轉更大的角度來保證左右車輪各自貼地,而在高速行駛時,扭轉梁兩邊部分剛度大,提供給車輪更好的支撐。



通過結構圖不難看到,扭力梁懸架在縱向(車輛行駛方向)傳來的力由藍色的縱擺臂吸收平衡,而橫向的力沒有專門的橫擺臂吸收,只能交給螺旋彈簧、減震器還有扭轉梁的回彈反饋去處理,所以在橫向穩定性方面(尤其是高速行駛過彎時)不如雙叉臂/多連杆懸架。鑒於此有些車輛會加裝橫向止推桿,加強橫向穩定性。



另外,由於左右兩側的車輪在彈跳時會互相干涉,在車輛劇烈轉向時有可能會發生「舉腳」的狀況,而且因為無法調整定位角度,影響了汽車的操控性。還有在兩側輪胎同時過減速帶或者過坑坑窪窪時,扭力梁幾乎是不工作的,相當於硬軸懸架,此時的舒適度全靠減震,所以感覺有點「硬」,還是能理解的。



當然了,扭力梁懸架的優點也是很突出的,比如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容易維修且占用車底空間較小,可降低車底盤的高度,從而車內空間得以增加。



結語


扭力梁是靠譜的,存在即合理。說實話,廠家對一款車都有成本預算的,A級轎車的價位擺在那,不可能配置、顏值、底盤面面俱到。可能廠家出於成本控制、車內空間及實際使用環境等多維度考量,才折中採用扭力梁懸架,這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在路況較好的鋪裝路面上,很難感覺到扭力梁懸架與其他獨立懸架在坐感上的差別,如果很多時候都是在城市道路行駛,上班代步、日常家用,扭力梁懸架也完全夠用。


本文為汽車觀察家原創,如有抄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運營人員:newbe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057bW8BMH2_cNUgga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