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防疫:政治算計勝過對抗病毒

2020-05-17   人民日報海外網

原標題:白宮防疫:政治算計勝過對抗病毒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5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宣布了開發新冠病毒疫苗的「曲線行動」。他說美國疫苗開發將在2021年1月前完成。美國媒體提出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現在美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已經突破146萬,死亡人數逼近9萬。為什麼不早說疫苗研發的事情,一定要在這個節骨眼上宣布「曲線行動」呢?

其實,從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至今,美國聯邦政府從防疫到疫苗,從經濟重啟到停供世衛,雖然嘴上說為了美國人民健康,但幾乎每件事都是從政治算計、打擊對手出發的。特別是在年底美國即將進行領導人選舉的節骨眼上,更是要抓住一切機會,爭取選票。對抗病毒?也許吧。

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梳理一下,本屆白宮都是如何通過新冠肺炎疫情,「處理好」政治宣傳的。

特朗普宣布「曲線行動」

疫情發布會成免費廣告

作為一個東一句「你們是假新聞」、西一嘴「這是噁心的問題」的人,特朗普顯然不是一個喜歡在媒體前頻頻出現的領導人。要知道,在特朗普執政的三年多里,總統親自在白宮媒體室回答記者提問的次數簡直屈指可數。可就在過去兩個月,特朗普牢牢占據著媒體室簡報的講台,每天吹噓自己做得多好 —— 直到他說「注射消毒劑」有助於殺滅新冠病毒。

由於涉及公共衛生健康問題,又是總統出面親自說明,美國各大電視台都把下午5點多的時間全部留給了白宮的簡報會。

《紐約時報》標題:《特朗普開始了他的「新冠競選」,我們沒必要隨之起舞》

可隨著時間越來越長,美國媒體發現,這屆美國政府簡直是在用簡報會做免費的競選廣告。《紐約時報》在4月19日就說,「你怎樣在疫情中進行總統競選?不能有集會、不能親吻嬰兒、不能握手(反正他也討厭握手),也不能談論其他事。」而答案就是「主持每天兩個多小時的電視綜藝節目,以保持與其支持者的聯繫」。

在「消毒劑」事件後,美國民意明顯開始對執政團隊有所不滿。為了「避風頭」,總統特朗普將每日的記者會改成了不定期親自舉行。

「甩鍋」甩成了選舉策略

這屆美國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應對上,行動遲緩、自相矛盾可以說是有目共睹。但是為了平息國內的怒氣,先後相繼炮製出「中國病毒」論、停止資助世界衛生組織、「病毒來源武漢實驗室」論。

隨後美國媒體更是得到了共和黨一份57頁的「新冠病毒大全」,將以上內容囊括其中。「攻擊中國」依然成為了共和黨的選舉策略。CNN在5月7日就評論,「準備好,今年大選季將充滿中國和新冠肺炎的陰謀論。」

文章說由於美國政客的宣傳,目前美國民眾對於中國的印象「前所未有」的負面。

美國前駐華大使博卡斯在接受採訪時,也表露出對當前局勢的擔憂。他說:「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官員、溫和派人士,特別是共和黨溫和派人士,他們害怕說真話,被特朗普政府恐嚇,(政治氣氛)正在形成之前的『麥卡錫主義』。」

博卡斯

刺激法案成選舉支票

截至5月16日,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美國已經通過了4輪共計2.8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這還沒有算上15日晚眾議院涉險過關的3萬億美元新方案。可是,仔細看看這些刺激計劃,也充滿了政治玄機。

首先,在已經通過的刺激計劃中,除了病毒檢測外,竟不包括給州政府進行補貼的部分。按照支出來看,包括醫護人員、警察等一線人員的薪資,都是由州政府財政進行劃撥的。在州財政收到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衝擊的情況下,竟然沒有提到補助。更有參議員建議州政府「宣布破產」。

究其原因,是因為對州政府財政補貼,對於普通大眾遠不如直接發支票、給貸款對選民留下的印象來得明顯,而且還會讓人誤認為是州政府在做工作,所以刺激計劃直接跳過了州政府補貼。

其次,刺激計劃直接給美國納稅人每人補貼了1200美元。猜猜支票上印著誰的名字?對,美國總統特朗普。

印有特朗普名字的支票

名字都已經在1200美元的支票上了,這下知道選票應該給誰了吧?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白宮要這個時候才宣布疫苗的「曲線行動」呢?這是因為特朗普的支持率在近期遭到了可能的大選對手拜登的強勁挑戰。根據CNN的最新民調,拜登以51%比46%領先特朗普。除了CNN外,其實多個民調都顯示民眾對特朗普的支持度正在下降。

美國媒體認為,此刻宣布所謂的「曲線行動」就跟白宮新聞秘書麥克納尼展示歐巴馬時期防疫計劃和特朗普計劃,以說明本屆美國政府早有準備一樣,是白宮的「公關手段」。實際上,傳染病學家已經明確表示,2021年1月研製出疫苗非常困難,甚至可能永遠不會有疫苗。

從「新冠病毒檢測量超過任何一個國家」到「我們是呼吸機之王」;從「2021年1月開發出疫苗」到「我有證據顯示病毒從武漢實驗室泄漏,但我不能給你看」;白宮看似荒腔走板的戲碼,實則圍繞著一個核心: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美國經濟年底前沖高希望渺茫的情況下,繼續贏下白宮的執政權。

除非有選票,否則人民的健康會?湊合湊合就行吧。

(央視記者 徐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