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男子去存錢被忽悠投保,保費交了8000,為何第二年才退500?

2019-09-19   掌上保

有些時候,我們去銀行存錢時,時不時會遇到一些推銷保單的工作人員,這些人會專門對老年人或者存款較多的人下手,然後向他們推薦一些低槓桿產品。懂保險的人肯定知道,這種保險不能買,但現實生活中對保險有了解的人並不多,稍不注意,就會被誤導投保。

這不,前段時間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43歲男子去銀行存款被誤導投保,保費交了8000,結果第二年才退500,這是怎麼回事?下面就跟我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01

案例詳情

2018年7月,43歲吳某到當地一家銀行存款,在存款期間,櫃員向其表示定期存款利息不多,然後解說一大通,希望他能夠買一份年交8000元,期限5年的壽險,因為吳某之前沒有接觸過保險,所以三兩下就被說服買了下來。

這不,今年上半年,吳某家裡出了點事,急需用錢,想來想去,便想著把去年買的保險先退掉,先拿這些錢去解燃眉之急。但讓吳某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在向工作人員申請退保的時候,卻被告知只能退還不到70%的保費,大概只有500元。這讓吳某很難接受,為什麼交了8000元,什麼也沒得到,一年就沒了7500。

但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都是根據合同規定而來,而此時保單已經生效一年多,無奈之下,吳某隻能選擇退保,拿回500元退保費。

02

8000元一年的保費,為什麼退保才退還500元?

保費8000元,退保才退500元,這種損失確實很大,其實這也是很多保民無法理解的一點。不過大家要注意,之所以保險公司會扣除大量的退保費,也並非空穴來風。

一般來說,投保人退保所得到的退保費就是保單的現金價值,而吳某中途退保,屬於違約行為,那吳某就需要承擔相應的違約金處罰,這些違約金處罰,再加上保險公司承擔的風險管理費、人工費、手續費等等,這些全部加起來,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除去這些損失費,那最後所剩下的現金價值,自然少之又少。

其實像吳某所遭遇的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常見,對此,保哥建議大家在銀行存款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購買這種保險產品,如果真需要保險,一定要到正規的機構投保。

另外,如果大家以後遇到某些特殊情況,被忽悠或者買錯了保險,一定要牢記下面3個退保要點,幫你更有效的減少財產損失。

03

怎樣才能在退保時最大程度減少損失?牢記這3個要點就夠了

(1)在猶豫期內退保

如果你在買完一份保險產品之後,覺得這款產品用處不大,或者想換個更好的產品,這個時候,一定趕在猶豫期結束之前退保,或者和代理人協商更換產品,這樣我們就不用承擔任何損失費。

一旦過了猶豫期,就意味著保單合同正式生效,那這種情況下,退保就會產生大量的損失費,而且退保的時間越晚,損失的越多。

(2)降低保額

所謂的降低保額,就是在保障險種不變的情況下,把壽險的保額降到最低,這樣你所需要的保費就更低。

具體需要降低到多少,這要看每個人能夠承受的經濟範圍。但相對於退保而言,這種做法所產生的損失自然會更少。

(3)減少保額,一次性付清

當我們不需要某種保單產品的時候,要想減少財產損失費,還可以選擇「減額交清」。這種方式雖然也是降低保額,但和第二點的區別在於,這種方式可以選擇用保單的現金價值一次性繳清新保單的保費,等到下一次退保的時候,我們就不需要承擔太多的退保損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