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骨刺,會造成哪些影響?

2019-12-19     女人百科匯

家裡如果有長輩,到了一定的年紀,可能會抱怨關節有刺痛感,這樣的情況,很多人會說會不會是骨刺。談到骨刺,很多人似乎會很緊張,認為這樣的情況比較嚴重,出現在腳上的話,甚至對步行都有影響。會把骨刺歸納到非常嚴重的病症範圍內,事實是不是這樣呢?骨刺到底是不是病?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骨刺更多的屬於我們平常的術語,遵循其專業名稱會叫做「骨質增生」,屬於一種骨頭經過長時間的磨損、破壞後,形成的一種硬化、增生形態。而這樣的情況,其實屬於骨頭很常見的衰老現象,並不是疾病。就如同人們的臉部會長出皺紋,都是身體自然衰老的呈現,並不能說是疾病。

正常情況下,兒童、青年人是不會出現骨刺的,50歲過後,出現的人數增多,主要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此時人們身體的骨骼呈現出衰退狀態,關節承受的重量增大,對骨骼形成了壓迫的感覺,例如人們的雙腳,在腳跟部位上,骨刺就出現了。

對於一些身材肥胖的中年人來說,往往需要考慮膝關節受到的重量,身體重量此時會壓迫在膝關節上,在這期間,膝關節的受力加大,會導致骨刺加重。還有一些人可能因為從事的工作與搬運有關,腰椎受力較重,處於受力集中區域,相應的,也非常容易出現增生,有強烈的刺痛感。

對於骨刺,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好的東西,必須要消除乾淨,其實骨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糟糕,在身體代償機制過程中,任何的變化,都是需要引起關注的,骨刺亦是如此,在維持骨頭與關節之間的聯絡,不只是關節表面進行接觸,關節附近的軟組織也應該引起重視,這些組織可能會因為肌肉的老化、韌帶的變松,出現了退變,促使關節穩定性不斷下降,但是到了一定的程度,伴隨著骨刺,反而會刺激骨頭,促使其出血、骨化,更好地維持關節穩定。

出現骨刺,很多人會說扎到肉了,走一步都很疼,畢竟猶如名字中的刺一樣,有一種深深扎進肉里的感覺,導致這樣的感覺,是因為出現增生的骨質,影響到了骨頭的神經,對於局部組織產生了發炎的情況。

骨刺伴隨著骨關節,不同部位受到的要感,影響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在頸椎上,會讓人有頭暈、手麻的感覺。出現在腰椎上,會引起腰痛、腿麻。出現在腳上,會讓人走路不暢。

50歲後,人們容易出現骨刺,需要合理的保健,例如適當的輕緩運動是比較好的,長時間、過度運動是會促使關節在重壓之下,不妨採取太極拳這種輕緩的運動。減肥很有必要,避免體重太重對關節的磨損,減輕關節的壓力,起到很好地抑制作用。

而對於年輕人來說,需要注意穿鞋,最好避免穿高跟鞋,穿著鬆軟的鞋子會更好一點。與此同時,還應該注意防寒保暖,一旦所處的環境過於寒冷、潮濕也會刺激骨關節,促使刺痛感加重,保暖很有必要,外出騎車、騎電動車,護膝也是不錯的防護措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rbxHIG8BMH2_cNUgWe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