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社區無疑是抗疫的最前沿,鐘山區荷泉街道辦事處田灣社區工作人員在疫情面前,他們舍小家、顧大家。面對繁重的工作壓力,創新思路,靈活應對;以無畏、無私、寬容、堅韌的精神,在戰「疫」中好似朵朵「浪花」絢麗綻放。
鄧昭祥:社區排頭兵
荷泉街道田灣社區黨支部書記鄧昭樣,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他認真落實街道黨工委的部署,從2月21日開始挨家挨戶摸排返鄉務工人員情況,帶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並積極發動群眾開展群防群治。
鄧昭祥深夜到卡點了解工作情況
鄧昭祥到餐館檢查消毒情況
他既是指揮員也是戰鬥員,團結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奮戰在守護人民群眾安全的第一線。疫情防控期間,沒有人知道他幾點下班,因為他辦公室的燈是社區辦公樓上亮的時間最長的燈,他每天早、晚都要去檢查每一個封閉路口和勸返點工作情況,仔細認真核查,確保萬無一失。如今,他又在為轄區的商戶們復工復產來回忙個不停,他總是事無巨細地清點工作,上上下下、來來回回地為社區及群眾事務奔波,隨處都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鄧昭樣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默默守護轄區群眾的生命健康。
鄧貴書:動員兒子齊抗「疫」
鄧貴書是田灣社區主任,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她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殷殷囑託,確保轄區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她深知自己肩上擔子的分量,協調、安排、宣傳、排查、服務等工作,沒有一樣她不操心、沒有一樣不親自參與,且樣樣乾得沒得說,在這次抗疫戰鬥中,她以身作則、不懼艱險、衝鋒在前。在防控設卡的第一天,她就動員兒子昊新加入到了抗疫一線當志願者,堅守田灣社區轉運二巷疫情防控卡點的夜班值守工作。
鄧貴書到復工復產小微企業了解情況
鄧貴書與兒子吳新在轉運二巷防控卡點工作
早出晚歸、忘我拼搏已是她的工作常態,從踏上抗「疫」路的那一刻起,她每天工作沒少於18個小時,她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累倒了緩一緩,在接著干,就這樣在防控線上堅守了40餘天的她,因過度疲勞血壓突然升高到了180,再加上重感冒,身體實在堅持不住了,醫生讓她住院治療,可她只是開了一點藥,又回到了戰場繼續堅守著……,同事們叫她多休息兩天,可她說:「等疫情結束了,我在回家睡個自然醒」。
石光娟:抗「疫」中的「狠心媽媽」
石光娟是一位單親媽媽,從抗疫以來,她總是「狠心」把兩個孩子丟在家中,她的女兒佳佳只有十二歲,懂事的女兒獨自一人在家承擔了母親的責任,幫助媽媽照顧四歲的弟弟浩浩,可愛又頑皮的弟弟時不時的不聽姐姐的話,2月26日下午,兩個孩子在家泡方便麵吃,浩浩不小心將放有泡麵的小桌子打翻,一碗滾燙的泡有方便麵的碗落在了弟弟了背上,當石光娟回到家脫下兒子的衣服,看到孩子背上幾個晶瑩剔透的大水泡時,眼淚忍不住的奪匡而出,孩子燙傷後她只在家中照顧了孩子一天,又義無反顧的回到了抗疫一線,在這個新年,她沒有為孩子們好好的做一頓飯,沒有好好的和孩子們呆一天,她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母親,但是在抗疫一線,她卻是一個合格的戰士。
石光娟在田灣菜場防控卡點引導入場人員進行掃碼登記
唐箐:迎難而上的五個月孕媽
在這一群抗疫娘子軍中,有一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是一名共產黨員;她,是一位消防戰士的妻子;她,是一名懷孕5個多月的孕媽媽,她的名字叫唐箐。面對疫情,她選擇迎難而上,高高隆起的肚子,行動不便,在家人的一再叮囑和同事的一再勸說中,她依舊選擇克服,依然與大家一起,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唐箐在疫戰中負責田灣社區數據資料的收集與上報,她每天拖著沉重的身體,進行信息摸排、推送表格、核對數據、填報數據。年初,公公病情惡化(肝硬化晚期)住院。而丈夫劉良淵又遠在100多公里外的安順,無法長時間的陪伴著老人,唐箐每天將大寶安排妥善後,還要到醫院去照顧公公,她累了就在辦公室的沙發上躺一下,腰疼了用手錘一錘,就這樣咬牙堅持下來。在工作中同事們都照顧她做點輕鬆的,可她笑著說,孩子他爹是軍人,這回我和二寶也成了抗疫戰士,我們必須與大家戰在一起,這是最好胎教。
唐箐與工作人員一道在田灣菜場進行設情防控檢查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爭中,田灣社區的工作人員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扛起責任擔當,為轄區群眾築起一道安全網。
總值班:蒙光昌
值班主任:趙明
責任編輯:張派睿 高永彥
作者 :謝曉雲 趙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