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冬日的暖陽灑在仇拴喜家的牛棚里,顯得暖烘烘的。此刻,他正在牛棚里照顧剛出生不久的牛犢,生怕有個閃失……
「買牛錢」來自津南!
滿臉喜色的仇拴喜說,自己去年以前在外打工,隨著年齡增大,在外找活也不容易,就想著回家發展養牛還是穩妥一點,增加收入外還能照顧家裡。這不,去年買了一頭基礎母牛,還享受到政府產業到戶扶貧資金補貼5000元,後來打聽得知,這個補貼資金是天津市津南區幫扶貧困戶的,真是太感謝他們了!
仇拴喜所在的靈台縣梁原鄉杜家溝村,全村500戶人家,有123戶養牛,養牛收入是村民收入的主要經濟來源。為了大力發展肉牛產業,今年村裡又爭取到天津津南區鄉鎮結對幫扶扶貧資金50萬元,修建了能容納100頭牛的分戶式肉牛養殖小區,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建成後可解決村內曲阜溝社沒有場地養牛農戶的燃眉之急。
這只是津南區東西部協作幫扶靈台縣精準扶貧工作的冰山一角。去年津南區為靈台縣落實財政援助資金2350萬元,今年又增加到3259萬元。
跨越萬水千山的「親戚」
靈台縣作為隴東地區的一個傳統農業大縣、財政小縣,緣何與素有天津「金三角」之稱的津南區攀上「親戚」?
2018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國扶貧協作經驗交流會議精神,靈台縣被津南區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幫扶縣。
建立對口幫扶以來,為深化拓展協作幫扶基礎,兩地發改、財政、人社、農業農村、文旅、審計、商務、扶貧、招商等部門和鄉鎮赴協作方開展雙向交流17批257人次,其中津南區赴靈台縣9批137人次,靈台縣赴津南區8批120人次,形成了領導帶頭互訪、部門對口交流、社會多方參與的協作幫扶機制。
津南區源源不斷的幫扶資金向靈台縣湧來,對於靈台這樣的財政小縣顯得彌足珍貴。為了使「好鋼用在刀刃上」,靈台縣按照《全省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管理辦法》,將幫扶資金全部納入全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統一管理,堅持把幫扶資金和項目重點向深度貧困村、貧困群眾傾斜,集中用來解決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及短板弱項,用於發展「一戶一策」對接確定的到戶種養增收產業、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壯大等項目。
星火鄉程家塬村蘋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津南區39.9萬元幫扶資金,為75戶貧困戶入股配股來實現分紅。「精準脫貧有各級黨組織的幫扶,只要能讓貧困戶如期脫貧,作為村一級黨組織,我們渾身有使不完的勁!蘋果採摘完以後,我們就組織村裡的蘋果專業合作社,為經營的70畝果園施了71噸羊糞和7噸果樹專用肥,前段時間還對果樹進行了冬剪。」程家塬村黨支部書記白小平笑著說。
兩年來,通過津南區幫扶資金,靈台縣共實施產業項目5大類64個,通過資金補助、入股配股等方式,聯結帶動貧困戶1.1萬人,為穩定脫貧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
承接津南區財政援助資金180萬元,建成西屯鎮靈貿製衣有限公司、中台鎮紅崖溝村菌棒加工廠、什字鎮飲馬咀村手套加工廠等扶貧車間3家,吸納本村及周邊群眾特別是貧困勞動力家門口實現就業。
先後引進津靈驊翔商貿有限公司、津承維康商貿有限公司、津天金谷有限責任公司、天津港峰門窗有限公司4家企業在靈台「安營紮寨」,目前完成投資760多萬元。
承接604萬元,用於扶持種養產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產生了土地流轉費、務工收入、效益分紅的多元效應。
在津南區設立勞務工作站1個、勞務基地1個,至目前,已累計向天津市輸轉勞動力417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03人。
……
在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幫扶措施的推動下,靈台縣的主導產業得到長足發展、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貧困戶增收致富的步伐明顯加快,今年靈台縣正式退出貧困縣行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中邁出了堅實一步。
為做大做強靈台蘋果和農特產品的朋友圈,靈台縣與津南區聯合開展消費扶貧活動,建成靈台縣農特產品天津旗艦店,在津南區開展靈台蘋果推介和品鑑活動。
靈台縣積極協調津南區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在天津市「四個全覆蓋」基礎上,開展認親結對、醫院結對、學校結對、鄉鎮結對、村企結對、大學生結對、小學生結對、社區黨建結對、社會組織與貧困村結對、經濟強村與貧困村結對等十大領域結對幫扶,2019年,累計向該縣捐贈資金499.63萬元。
近日,在靈台縣掛職任縣委常委、副縣長的張瑛帶隊,逐鄉鎮督查天津幫扶資金的運營管理情況,並對接2020年天津幫扶資金各鄉鎮項目的儲備情況。他坦言,只要實施的項目符合當地實際,能撬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他都會與津南區積極銜接彙報,爭取更多幫扶資金落地靈台、更好的幫扶項目落戶靈台。
萬水千山總是情。在津南區政企和社會各界的真情幫扶下,靈台縣將在如期順利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目標的基礎上,乘勢而上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闊步前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rL_oIW8BMH2_cNUgKvI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