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黃 眼黃 身黃!紹興大伯釀藥酒把自己喝成了「小黃人」

2019-12-18     中國食品報

冬天來了,天氣漸冷,生活中有些人特別喜歡在這個時節用各種方法進補,而飲用藥酒就是其中之一。但「補藥」不是人人皆宜,藥酒更不是包治百病。

這不,紹興的薛大伯(化名)前段時間就因為喝自製藥酒導致肝功能損傷,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經過一段時間治療才康復出院。而今,已經在家休養的薛大伯也想用自己的慘痛教訓提醒大家:喝藥酒,需謹慎,切不可盲從!

尿黃眼黃身黃

紹興大伯成了「小黃人」

「不喝了不喝了,效果麼沒有,反而喝出毛病來了。」說起這段經歷,薛大伯還是顯得有些懊悔和無奈。

68歲的薛大伯是紹興人,一直以來沒生過大病。去年,偶然間聽說村裡有人正在喝一種自己泡的藥酒,有養生保健的功效,薛大伯聽得心裡直痒痒。「他們說這是毛藤(音似,紹興方言),我問他們要了一點來,就按照這個樣子去山上摘了一些。」薛大伯回憶,他用這些毛藤泡了50斤燒酒,一直到今年夏天才拿出來喝。

平時每天就要喝1兩多土燒酒的薛大伯,那段時間索性每天都改喝了藥酒,心裡怪美滋滋的。不想從今年9月初開始,身體卻出現了各種異常信號,「最開始小便黃色的,但誰想得到這是生病的信號,我身上又不痛不癢,也沒什麼不舒服。」薛大伯說,直到後來身體皮膚也開始變黃,老伴才意識到不對勁,催著他一定去醫院查一下。

當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薛大伯谷丙轉氨酶 980U/L,穀草轉氨酶 782U/L,都已達到正常上限值的20倍左右,總膽紅素高達105.9μmol/L,這都說明他的肝功能已經出現了損傷。同時CT和磁共振顯示他還有膽囊結石伴膽囊炎,但單純的膽結石無法解釋如此高的膽紅素指標,因此當地醫院又為他進行了ERCP想查看是否存在膽總管結石,卻由於十二指腸方面的原因失敗了。

為進一步確診,9月底,薛大伯來到了浙大一院肝膽胰外科求醫,那時他的眼睛也已是黃色了,醫生將他緊急收治入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薛大伯肝損?醫生們一步步抽絲剝繭,從他的日常飲酒習慣入手追問,得知他已經有30多年飲酒史,更為關鍵的是,在發病前一段時間內,薛大伯有飲用自製藥酒的經歷。

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立刻有了一種不好的感覺,薛大伯極有可能是「藥物性肝損」,為了弄清楚真相,第二天家人便將浸泡過的「毛藤」帶到醫院,中藥房專家鑑定為「黃藥子」。

薛大伯從家中帶來的「毛藤」。

長期飲用藥酒

可能導致藥物性肝損

黃藥子,為薯蕷科薯蕷屬纏繞草質藤本黃獨的塊莖,味苦辛涼有小毒。浙大一院中藥房專家表示黃藥子目前臨床上主要用於咽喉腫痛、吐血、咯血、癭瘤結腫、瘡癤、無名腫毒、蛇蟲咬傷等,並不用於養生保健。2015版《浙江省中藥炮製規範》記載黃藥子有清熱,涼血,解毒,消癭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藥子在抗腫瘤、抗炎、抗菌、止痛、抗病毒等方面療效確切[1-2]尤其是所含酚類化合物表現出較好的抗腫瘤活性[3-5]。

但黃藥子不可長期使用,尤其老人和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臨床常用劑量為4.5-9克。其塊莖含多種化學成分,主要包括甾類、二萜內酯類和多酚類。有證據表明,黃藥子所含的二萜內酯類成分有可能會導致肝臟損傷,具體作用機制與氧化應激密切相關。

考慮到薛大伯連續2個月每天飲用1兩左右的藥酒,有長期飲酒史,醫生認為其極有可能是藥物性肝損,且酒精促進了損傷,膽結石與肝功能異常只有部分關係但不是主要原因,要求其停止飲用藥酒。在經過一段時間護肝藥物治療,薛大伯的各項指標均有所回落,全身黃疸也開始消退。

目前,經過多次複查,薛大伯的各項指標都已經恢復到正常範圍內,黃疸已完全消退。「剩下的藥酒,我回去就全部倒掉了,心痛是有點心痛的,但總歸身體重要。」薛大伯說,因為出了他這件事,村裡其他幾個人也都不敢喝了,好在這幾個人身體並無大礙。

黃藥子

藥酒進補怎麼補?需要注意什麼?

冬令時節,很多人都會用各種方式進補,其中藥酒就是一些愛酒人士的選擇。那麼,藥酒是否真的有功效?藥酒進補需要注意什麼?哪些人適合喝藥酒,哪些人不適合喝?

中藥房中藥師介紹,藥酒是祖國醫學防病治病和養生保健的一種傳統的獨特方法,有外用和內服兩種,藥酒的主要功能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具有特定的醫療作用,對某些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及病後的康復有輔助治療作用,二是有補虛強壯、扶正祛邪作用,使用得當,療效確切。

但需要注意的是,藥酒是以酒泡藥而製成的,除了含有藥物外,還有酒精成分,飲用不宜過量,凡對酒精有禁忌的各類人群、肝腎功能不全者禁止飲用。此外服用其他藥物時也禁止飲用藥酒,以免產生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同樣的中藥經過炮製後,其毒性和副作用會明顯降低,而民間都往往忽略這個炮製過程直接拿來泡酒,更嚴重的還有一些人誤把毒性藥當滋補藥服用,因此在泡酒之前選用藥材最好請專業人士把關,以免發生類似土三七、草烏、雪上一支蒿泡酒服用中毒的悲劇和上述黃藥子過量服用發生肝損的情況。

不同的藥酒具有不同的功效和禁忌證,飲用者必須依據中醫藥理論結合自身體質選擇適宜的藥酒。如虛寒體質者宜用溫補藥酒,虛熱體質者宜用清補藥酒等,切不可不分虛實、不辨陰陽,冒然進補。

因此,像有些人在喝的人參、山藥、地黃、枸杞等藥酒雖然藥性平和,但也並非人人皆宜,仍然需結合體質,經藥師醫師指導、辯證使用。

來源:錢江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rK3OF28BMH2_cNUgU8k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