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雲港海州區新浦街道民主社區:黨建引領+共建共治 創新社區治理新模式

2020-04-14   中國縣域經濟報

鼠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既考驗著基層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能力,同時也暴露了社區治理能力的「短板」與「弱項」。面對社區治理的新形勢、新挑戰,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新浦街道民主社區創新開展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模式,優化組織設置,凝聚人氣力量,實現了社區與駐區單位、社會組織、轄區居民之間的互聯互動、共建共享,真正把社區「大黨委」打造成親密無間的「聯合體」。

小網格,激活黨建「一盤棋」

民主社區是一個融合民主路商圈、醫院、學校、無物業小區、棚戶區的多樣性社區。為聚合多方力量,破解社區治理難題,今年以來,民主社區將轄區內建國路小學、華山骨科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微馬」公益大隊等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吸納為「大黨委」兼職委員,將黨組織服務觸角向商圈、業委會、物管小區、社會組織等延伸,全方位打造社區治理「智囊團」,形成黨員聯管、活動聯辦、資源聯享的良好格局。

小網格匯聚大力量。社區黨委按照「組織建在網格、黨員融入群眾」的原則,將共駐共建單位、條線部門、轄區企業商戶等30餘家單位黨組織及時納入網格,網格長則通過微信群及時上報網格巡查發現的問題,街道、社區第一時間上線答疑解惑。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實現網格內各類問題「一網打盡」。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的聯防防控工作中,社區將30餘名網格員、志願者及部門工作人員下沉網格,共同開展摸底排查、共同宣傳引導,共同值守卡口,確保精準到位、不漏一人。轄區鴻業公寓業主委員會在外地員工不能及時到崗的情況下,積極克服困難,並組織留守在家的全體黨員上門排查登記、輪流值守,共同守護居民健康,受到小區居民的紛紛點贊。

聚人氣,眾人拾柴火焰高

民主社區僅有5名工作人員,卻管理著780戶常住居民、230戶非公商戶和400戶流動居民戶,給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巨大壓力。對此,民主社區黨委主動加強與聯動共建單位溝通,將多方力量進行整合,有效地解決了社區人少事多的工作困境。社區共建單位、市檢察院主動組織黨員參與社區卡口值守,每天下沉4名黨員幹部,參與信息登記,外來人員篩查,並結對幫扶10戶困難家庭;區法院、區科協等單位組織黨員幹部參與社區疫情防控輪流值守;民進連雲港市委為社區捐贈8536元防疫款。

為彌補專業服務力量不足的問題,社區還引入轄區紅色教育站、民主京劇社、春天藝術團、陽光心理諮詢、木刻傳承清荷書院等10多家社會組織,先後打造「我愛我樓」「耆樂融融」「夕陽依舊美」「愛心手拉手」「成長加油站」等8個社工服務品牌,並幫助社區引進SCIO健康管理系統,開展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協助創建省健康型社區;德平書店和清荷畫苑工作站開展社區學堂體驗式教學,為青少年搭建線上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平台。在此基礎上,社區還依託各類社會組織組建6個文明宣傳、敬老助困、醫療保健、法律援助等志願者隊伍,至目前共先後組織各類公益主題活動百餘場次,服務群眾6000多人次。

同發力,凝聚發展「新動能」

商圈黨建,活力無限。今年以來,民主社區將黨建工作向各個商家、店鋪拓展延伸,探索發揮黨員經營戶示範的有效機制。民主路商圈黨支部積極開展「尋找商圈最美營業員」、開展「黨員示範崗」「誠信商戶」等評選活動,積極幫助商圈員工解決進社落戶、子女入學、接轉組織關係,把黨組織建成黨員的溫馨「家園」和服務商戶的「窗口」。德平書店經理李文倫第一時間關門閉店,積極參與社區防控和卡口夜間執勤,並組織非公企業向企業黨員和積極分子踴躍捐款3萬元,通過區紅十字會轉交武漢一線,在他們的影響帶動下,轄區黨員商戶積極加入社區防控一線,成為與社區工作人員並肩作戰的最美「逆行者」。據了解,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民主社區目前共籌措資金110多萬元對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提檔升級,打造樂齡生活館,完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青少年之家、心理諮詢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一批基礎設施;解決解放中路65號農行宿舍小區全面升級改造;解決謙益巷久托未決的下水道問題。民主社區也先後獲評省「創業型社區」、省「健康社區」、省「和諧社區」、市「優秀志願服務社區」等多項榮譽稱號。

以往社區各種各樣的棘手問題曾出不窮,現在我們感覺問題少了許多,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開展起來得心應手。民主社區黨委書記薛玉平介紹。「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深化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體制,切實補短板、強弱項、激活力,真正把社區建成和諧穩定的大家園。」(記者 張偉偉 通訊員 王一平 王影 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