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以藏養藏的20條必讀秘訣

2019-11-01   華人視點

1、收藏重細節,細節容易露出破綻。

2、收藏中的審美,中國人歷來以文人為中心轉動,有四個層次:

最底層是「艷俗」;

第二層是「含蓄」;

第三層為「矯情」;

最高層為「病態」。

3、收藏大忌:自欺欺人,以假為真,以假亂真。

4、生存本領有兩個途徑:

(1)、知識;

(2)、經驗。

傳達給你的是知識,自己積累的是經驗。

在收藏過程中,經驗要轉化成理論和知識,在鑑定時互相驗證。

在豐富經驗下,也別被經驗拖累;

而不能完全掌握鑑定收藏品的經驗時,切忌自己相信自己,想當然認為是真是假。

5、人要戒驕躁,有知識後要謙虛謹慎,

在「聲東擊西」和其它舉止反常情況下,要多懷疑、多分析,

勿輕信自己的眼睛和別人的馬屁話。

6、鑑定中,要了解收藏品細部特徵;

不能認死理往死胡同走,此路不通就走另一路;

有時遠看一下認感覺,再近看細部;

掌握收藏品的整體風格,要熟悉它的主要特徵,儘量做到滾瓜爛熟。

7、很多新仿的「包漿」,糊的都是泥巴或灰漿,真包漿閃著幽暗的光澤,用指甲抹不掉;

而有些還故意弄殘,好象是多年使用過一樣。

8、對一個事物的判斷一定要全面,不能單靠一個知識點就認定全部,

只有知識全面,才能迅速而全面地做出判斷。

9、一個人如果執迷不悟,想貪便宜,一定要往好里想,這樣就會失去判斷力。

自以為是,就會上當,現在沒有便宜貪,沒有那麼多的「漏」給你揀。

10、中國人的財產觀和別的國家不同,很有特色:

(1)、對「純」的東西感興趣;

(2)、對重的東西感興趣;

(3)、對有光澤的金屬感興趣。

11、勿盲目辦事,這樣是要付出代價的。

盲目產生衝動,易入陷阱。

12、有人嫌東西不好,其實是準備買了,就等著討價還價了。

故買古董要「嫌棄有方」。

13、勿計較小錢,才不會錯失良機。

14、買東西勿暴露目標,否則易踏中「地雷」。

15、勿輕信故事,要就事論事,就物論物;

故事說得越長越周到,則破綻必定越多,懷疑出真知。

所有古董商人都是說故事的行家。

16、看到一件好東西,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在雞蛋裡挑骨頭,

還要問他有沒有其它更好的東西,其實你看中的就是這件東西。

17、有時候要「裝傻」,在好東西面前裝不懂,

他就不敢大膽地「天上要價」,

而你又要露出在適當的價格下會要這件東西的意思。

18、如果是有人引見或介紹的收藏品,特別是你熟悉的人,

就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因為這往往是令你上當受騙的第一步。

19、若是出土的東西,就儘量不要去貪,這會令你很難脫身;

還有就是假冒出土的東西,就更要小心。

是否出土?這是東西真假的關鍵。

20、收藏的高境界是「玩」,要放得開,捨得下,

得失之間不要太計較,心要平和,不急不躁,不要因為古董而丟失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