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鎮按照「生態立縣」戰略部署,緊抓秋冬綠化、全域綠化行動,厚植生態屏障,打造美麗宜居家園。
在原331省道兩旁,記者看到村民們正在有序的栽植、管理花樹。有的培土、踩實,有的修剪枝條,秋冬綠化高潮迭起。
新湖鎮後泊村村民陳玉行:「道路兩旁種上花草之後,環境也很好了,出來以後空氣也很新鮮。」
在州靳路,村民正忙著從大貨車上卸下剛運來的法桐樹苗,為集中栽植做好準備。
入秋以來,新湖鎮搶抓當前有利時機,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對原331省道兩側進行綠化提升,在州靳路沿線栽植法桐、石楠,為生態東平增添綠色生機。
項目負責人呂大兵:「對後泊村、原331省道兩旁進行了綠化,栽植紫薇200棵、紅葉李200棵、小龍柏10000株、月季苗10000株,加上碧桃200株。然後,我們有專人進行養護、除草、打藥,確保成活率達到99%。」
近年來,新湖鎮按照「抓點連線擴面」的工作思路,突出提升省市縣貧困村綠化覆蓋面,高標準打造綠化精品點、景觀線、綠化面。截至目前,東平湖生態隔離帶新湖段5.3公里土地已旋耕完畢,西灌渠10公里護坡綠化正在施工,打造成生態水系高標準綠化防護帶;南部片區2.5萬餘畝高效農業示範豐產田重點完善農田村網。
藉助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新湖鎮綠化完善32公里農田生產路。以楊樹、國槐為主,做到「田成方、樹成行」。另外,11個省市貧困村已規劃落實綠化方案,將以大葉女貞、海棠、櫻花、黃楊、國槐、黃金槐、石楠球為主打品種,進一步豐富綠化層次,提升生態效果。
新湖鎮副鎮長解洪革:「下一步,繼續做好東平湖生態隔離帶、大排河生態水系綠化防護帶以及繼續打造20個綠化示範村,對溝渠、道路兩側、房前屋後進行綠化,群眾的生活環境和質量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