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普通人擁有「超能力」 近日,宿州學院一男生在跑步時忽然倒地,體育老師和校醫立即施救,大家利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將這名男生從死神手中拉回,整個急救過程不到10分鐘。這是市民利用AED成功救人的又一事例。據了解,目前,我市已經在公共場所安裝了100台AED,通過市紅十字會的培訓,普通人利用這些設備,也可以擁有救人一命的能力。
100台AED投放公共場所
AED是一種可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給予電擊除顫,是可以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一名心跳驟停的患者,如在1分鐘內接受電擊除顫,存活機會可達到90%;如果10分鐘後進行電擊除顫,存活機會則下降到不足5%。在公共場所安裝AED,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救治心搏驟停的患者,可以有效提高其生存率。
宿州AED的投放和相關培訓工作已經走在全省前列。2017年,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向宿州市捐贈100台AED,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布點工作。經過深入調查後,將這些AED安裝在車站、學校等80多處公共場所。其中,在宿州學院東區和西區設置了10台AED。市紅十字會在布點AED旁邊放置了AED操作指南,還製作了AED使用方法宣傳折頁,向市民發放。
萬餘人接受普及培訓
2018年,市紅十字會聯合市政府應急辦下發了《關於開展宿州市AED專項應急救護培訓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在AED布點周邊單位培訓人數要占單位工作人員總數的80%,全市計劃培訓紅十字救護員2000餘人。
文件下發後,市紅十字會先後走進宿城一中、宿州學院等已放置AED的學校,開展紅十字救護員培訓11場,在師生以及後勤管理人員中培訓紅十字救護員760人;開展普及性培訓13場,共培訓7000餘人。
同時,市紅十字會聯合市公安局,先後開展了3期AED專項紅十字救護員培訓班,在公安幹警隊伍中培訓紅十字救護員163人;針對紅十字救援隊、雄鷹救援隊、勇士救援隊等社會專業救援隊伍,培訓救護員244人;在AED布點單位、社區和車站等公共場所開展救護員和普及性培訓。
截至目前,市紅十字會共開展AED專項救護員培訓23場,培訓救護員1358人,完成AED專項普及性培訓38場,培訓1萬餘人。
普通人也能救人一命
「陳老師,我做到了!感謝你們的培訓,讓我在關鍵時刻把人救回來了!」2018年10月8日,高鐵宿州東站志願服務隊隊長喬峰給市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中心的陳露打來電話。當天上午,一輛從徐州東開往杭州東的高鐵停靠在4號站台,隨車安檢員劉浩走出車廂,正準備安排站台上的旅客上車時,突然癱倒在地,失去意識。周圍熱心群眾立刻撥打求救電話,志願服務站接到電話後,在站外巡邏的喬峰立即攜帶AED趕到現場,利用儀器分析心律失常,及時除顫。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搶救,劉浩漸漸有了呼吸,臉上也慢慢恢復了血色。這件事發生後,市紅十字會積極總結,並聯繫媒體廣泛宣傳,社會各界參與AED專項培訓的熱情空前高漲。
「今後我們還將持續推進對各單位的培訓活動,力爭早日完善AED布點周邊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全覆蓋,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的安全防範意識,讓普通人也有救人一命的『超能力』。」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