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起跳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最關鍵的地方是父母自身的言行舉止,即言傳身教,孩子在成長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也會犯各種大大小小的錯誤,父母良好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未來成長的軌跡。
案例
李女士和丈夫一天帶著七歲的女兒上街買衣服,到處逛的時候孩子一直吵鬧著要喝飲料,李女士一向寵溺孩子,因此答應了女兒給她買,但是李女士的丈夫覺得不能老是這麼慣著孩子,於是沒有當即買女兒的飲料,說買完衣服再去買飲料,於是三人繼續逛街。
但是逛了一會兒,李女士和丈夫都把買飲料的事情給忘記了,女兒鬧脾氣,對著媽媽又踢又踹,她的爸爸看了直接也踢了女兒一腳。網友唏噓: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不錯,但是,考慮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爸爸的做法還是值得深思。
以牙還牙的教育方式弊大於利
利處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感同身受地體會被不當行為傷害的感覺,孩子也許會換位思考。
但是,弊端就是,不同的孩子的性格對這種方式的反應不同,有的孩子不但沒有學會換位思考,反而對錯誤的行為有更加錯誤的認知,同時心理對父母產生隔閡和抗拒,一不小心就會誤導孩子。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要學會兩個不要兩個應該
1、不要以暴制暴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會產生反抗心理和行為,有可能是對父母的話不再言聽計從,跟父母頂嘴,有的脾氣暴躁一點的甚至拳打腳踢,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以暴制暴,孩子的行為再過分,你也不能衝動動手,記住,衝動是魔鬼,君子動口不動手,無論是言語上還是行為上,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都是行不通的。
2、不要把事情複雜化
有些事情可能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要把小事化大,父母也不要把孩子的心理活動想的太複雜,要考慮孩子是否動機單純或者只是很簡單的原因。
3、應該把目光放長遠
把目光放長遠不只是指看到未來,也要看到過去,孩子的反常行為也許是因為他最近經歷了什麼,父母要細膩地觀察孩子的舉動,找出原因,尋根問底,以便進行糾正和疏導。
4、應該以理服人,以身作則
父母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要時刻提醒自己,教育只有以理服人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行為錯了沒關係,父母要用自己正確的行為作為榜樣,跟孩子講清楚事理,相信孩子會理解的,然後即使予以糾正即可。
結語
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五花八門,但是教育不變的本質就是,出發點都是以孩子的成長為主,父母要用良好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深思熟慮,一言一行都有因果,說話做事之前要考慮帶來的影響,把目光放長遠,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r1yIdW8BMH2_cNUgKB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