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rty-seven
文|今夜情感
成就一個人的根源,不是無用社交,而是內在能力。
這個時代不斷在進步,但是很多人的觀念卻在退化,有一些不好的風氣在無形之中卻成了很多人秉承的真理,比如說「社交對於人生的意義」。
社交本身是一個有意義的活動,但是卻被一些人當做了獲取人脈的方式。
很多人不斷的參加各種聚會和飯局,彼此尬聊幾句之後,然後留下對方的聯繫方式,總以為以後能有更多機會合作,但是這一次見面之後,那個人就徹底的躺在了通訊錄名單里,再也沒有了動靜。
社交真的是獲取人脈的方式嗎?人脈又真的是人生最有效的捷徑嗎?
人脈的基礎是自身價值
有這樣一句話:不要去追一匹馬,要學會種下一片草原,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會有一群駿馬到來。
對於人生,不要追求那些虛妄的社交,學會豐富自己的能力,當你足夠有價值的時候,外在的人脈才會有作用。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物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兩者共同的結果。
內因就是事物變化的根源,是事物內部存在雙方的相互作用和鬥爭,也是事物的基礎,他決定了事物的運動和發展的基本規律。
而外因則是事物外在的影響和條件,外因也取決於內在的存在和規律,內在的因素也決定了外在條件對於自我的影響,但是外在的因素改變不了內在的基本的方向。
就好像是對於一個人來說,一個人的基因決定了他的五官長相,一個人出生之後,他所處的環境決定了他後天的保養狀況。
如果經常性的風吹日曬,那麼皮膚一定會粗糙一些,如果在條件優越的生活狀態中成長,那麼整體來說氣質膚色都要好一些,這個就是外因和內因的關係對比。
有這樣一個例子非常能說明這一種關係:
雞蛋能孵出小雞,鴨蛋能孵出小鴨,這是二者的內因決定的,這就叫做內因決定事物存在的基礎,內因就是事物的根源,他決定了外在事物的變化和呈現狀態。
一個雞蛋在孵化的過程中需要外部有力的條件,需要溫度,濕度以及孵化的時間剛剛好,才可以孵出小雞,這是屬於外部因素,但是雞蛋永遠付不出來小鴨。
其中的關係和我們所說的人是一樣的道理。
人謀取事業的成功,謀取人生的好運,很多人總在執著於外部的條件和因素,所以才去參加那些無聊的社交,但是殊不知,內在的基因核心才是決定成敗的根源關鍵。
很多人參加各種社交場合,娛樂活動,為了結交所謂的人脈,把社交當做第一要務,其實這就是錯誤的一個概念。
外在的社交固然重要,但只是外在的條件根源也需要取決於自己。如果自身沒有能力和價值,那麼外在的條件只是一個擺設,沒有人會把你當一回事。
當你豐富自我的時候,才具備價值,才有成交的可能,才有互相合作的基礎。
別人是一個公司老總,你如果只是一個搬磚的,那麼互相合作的基礎在什麼地方呢?
人生最好的捷徑是自身提升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不要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無用的社交上面,想辦法提升內在因素,讓自我具備能力,蝴蝶會來,駿馬也會成群。
我們身邊經常有這樣一種人,面對被動局面的時候總是怨天尤人,認為這個不行,認為那個不好。把原因歸咎於同事,把原因歸咎於合作夥伴,甚至歸咎於自己的下屬,但是從來沒有在自己身上找過原因,這樣的人永遠無法與成功相遇。
從自身找原因,提升自我,改善自我,這才是進步的開始,犯錯沒有關係,最怕的就是不知道改正自我的錯誤。
要明白內因和外因之間的關係,並且明白內因的重要性。
當你真正提升自己的時候,那一些你聯繫方式裡面的那些牛人大佬,才是真正的資源,真正有用的人脈,而不是只能作為你吹牛的資本。
當你有能力的時候,你在別人眼裡才有價值。
有這樣一句話:能被人利用是一件好事,無人問津才是真正的悲哀,你能被人利用,說明你有價值,誰會踢一隻死狗呢?
總之,對於外人來說,讓別人體會到你的能量;對於自身來說,讓自己體會到內因對於自己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貪求外在。這就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成熟,這才是社交中最有分量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