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掄棍砸斷兒媳手臂,男人愚孝涼了妻子的心

2019-09-30     禾田飛歌

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文 | 禾田飛歌 圖 | 網絡(如侵必刪)

在網上看到一句話:「妻子還有一個名稱叫新娘。你想,你娶一個新的娘回來,和你原來那個娘能沒有矛盾嗎?」

仔細琢磨一下,這句話其實充分說明了婆媳矛盾的實質,真是太形象了。

一個是妻子,一個是親娘,都是因為對一個男人的愛有緣聚在一起,因為婚姻彼此成為家人。

雖同樣是愛,但這兩份愛有著本質的區別。

妻子對丈夫的愛,是一種男女情愛,因為相互的吸引而走到一起,但兩人之間並沒有撕扯不開的緣份。當愛情消失,曾經相愛的人便會形同陌路,甚至成為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但母親對兒子的愛,是一種血緣之愛,有著血肉的聯繫,是怎麼也撕扯不開的情感。從孩子在母親體內孕育的那一刻起,母親對孩子就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即使孩子長大成人,但在母親的眼裡,孩子永遠都是孩子。那是生生從母親身上掉下的肉,母親是疼到骨髓里的。在母親看來,自己的一切屬於孩子,孩子的一切也應該屬於她。

當一個女人因為愛情來到兒子身邊時,很多母親是失落的,她的被需要感在減弱,當她看到以前圍繞膝下的兒子,開始圍著另一個女人轉時,母親會感覺兒子一天天在遠離她。

這種失落感每個母親都會有。有的母親會主動調整這種失落感,她知道,今後,將是另一個女人陪伴兒子。她自己再有多想與兒子在一起,但終究陪伴不了一生。她會漸漸後退,遠遠地看著兒子,只要他需要,自己隨時可以上前提供幫助。只要他幸福,自己也很幸福。如果媳婦碰到這樣的婆婆是幸福的。

但大多數母親都做不到只遠遠注視著兒子,她要參與到兒子的生活中,就象從前一樣,她要管理兒子的生活,管理兒子的家。她對外來的媳婦始終不能信任和放心,始終不能把她當家人一樣對待,甚至有的婆婆對媳婦懷有莫名的敵意。

這種情況下,如果兒子持身公正、是非明確,善於調解,婆媳關係就會處於平等狀態;如果兒子只偏向自己的母親,那勢必就會產生很深的婆媳矛盾,進而影響兒子的夫妻感情和婚姻質量。

所以啊,每一個母親都應該知道一句話:只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

當兒子大了成家了,就要放手了,他有自己的家庭,你不是兒子家庭的女主人,媳婦才是。如果再插手兒子的生活,甚至嫉妒兒子對媳婦的感情,那就是在人為製造婆媳和家庭矛盾,影響孩子的婚姻。你要與兒子的生活保持距離,你們之間要親密有間、親疏有度、互不干涉。

今天再次談到婆媳關係,是因為讀者李先生的私信。私信中,滿是對妻子的悔恨和歉意。他們已經分開半年了,這半年來他打電話、發微信,妻子就是不回;想去岳父母家看孩子,也吃閉門羹。岳母讓他暫時別過來了,來了也沒用,等曉瑛(他妻子化名)考慮好了,會給他一個答覆的。

他與妻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妻子如此心寒,連孩子面都不讓他見。但從妻子半年時間也沒有向他提出離婚來看,李先生又抱有一線希望。

李先生是某二線城市師範大學的老師。五年前,經同事介紹,認識了從省城某大學借調過來的老師於曉瑛。雖然沒有那種一見心動的激情,但因兩人年齡相仿,興趣大致相同,很談得來,很快便確定了戀愛關係。

交往過程中,兩人加深了了解,彼此越來越合拍,順理成章便議起結婚之事。

於曉瑛父母對李先生比較滿意,年紀輕輕就是副教授了。本人樸實上進,穩重踏實。只是在談到李先生家境時,曉瑛母親的臉色不是太好,對他們的婚事沒有及時表態。

李先生家在鄉下,父親已經去世了。家裡只有母親和一個哥哥,哥哥目前還單身。他父親去世時,只有李先生還未成人,母親將他帶在身邊,哥哥就在縣城裡找點零活干,供他上大學。

曉瑛母親反對的原因就是因為李先生的家境。她認為,一般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在自己有了點成就之後,就會報答家庭的付出。她怕兩家家境和精神層次上的差異,讓女兒受委屈。

得知准岳母的擔心,李先生再三保證,母親在家鄉有房子,不會來打擾他們的生活。

而於曉瑛呢,對李先生越來越情重。曉瑛母親也不會再干涉。

第二年五一節,李先生和於曉瑛結婚了。在婚禮上,從鄉下趕來的婆婆穿著樸素但很整潔,拉著曉瑛的手說:「好孩子,以後這個家就交給你了。我只有兩個兒子,沒有閨女,你嫁過來,既是我的兒媳,也是我的閨女。我們好好過日子。」

只有小學文化的婆婆,把大學老師於曉瑛感動得流淚。

甜蜜的日子過了沒幾個月,李先生接到母親的電話,說她想進城看看他們。曉瑛覺得婆婆想來看兒子媳婦,是很正常的事。只是他們的住處很小,住三個人非常擁擠,就想把學校臨時給她安排的單身宿舍收拾一下,讓婆婆去住。

但婆婆不願意,說都是一家人,擠擠沒關係的,再說自己住兩天就走了,不用那麼費事兒。

李先生就去買了一張鋼絲床,靠著大床邊放,三人就擠住在一間房子裡。

連住了一個月,也不見婆婆提出要回去。相反,婆婆決定留下來,說她看到他們太忙了,自己回家也沒什麼事,想幫幫他們。

這一個月三人同居的生活,曉瑛已經過得很不開心了,現在婆婆不走了,曉瑛當時臉色就沉了下來。李先生自己也覺得婆婆留下來有諸多的不便,但他也沒有拒絕母親,而是說服曉瑛同意。

婆婆雖然留下來了,但對曉瑛有些不滿,她覺得這是兒子的家,她留與不留不應該看媳婦臉色,更不需要兒子與媳婦商量。

就這樣疙疙瘩瘩地挨到了春節。初一一大早,兩人開車去給曉瑛父母拜年。曉瑛母親看到女兒瘦了一大圈,很心疼。做了很多好吃的菜給曉瑛吃。但在自己家,婆婆頓頓都做麵食,曉瑛根本吃不慣。

回到家後,李先生要求母親不要頓頓做麵食,自己也想換點花樣吃。婆婆一聽就不高興了,兒子是喜歡吃麵食的,但去了一趟岳父母家就改了胃口,她懷疑是曉瑛背後搗鬼。

從那以後,婆媳間的關係就很彆扭。無論她說什麼話,婆婆要麼曲解,要麼根本不聽。但凡出了一點問題,婆婆總是先向李先生告狀。

這個時候,丈夫的態度很關鍵,它決定了婆媳矛盾的惡化與和諧。但在這一點上,李先生做出了讓曉瑛失望的舉動。無論任何事情,李先生都站在母親這一邊,一味地讓曉瑛忍讓。

正是因為李先生事事向著母親,讓婆婆明白兒子是維護自己的。婆婆對曉瑛的態度有恃無恐。以前有什麼怨氣還藏著掖著,現在直接表現在臉上。曉瑛的地位越來越低。

後來,曉瑛懷孕了。李先生很高興,對曉瑛也很在意和關照。但婆婆卻不高興了,她認為是曉瑛肚子裡的孩子分散了李先生對她的關注,便開始各種作妖了。

有一段時間,曉瑛發現家裡的地面上經常有水,還有油,好幾次自己都差點摔倒,捧著肚子嚇得臉蒼白。

有一段時間,婆婆又莫名其妙愛上了唱京戲,天天深更半夜地在家裡哼哼。還是鄰居來敲門,才沒有再唱下去。

曉瑛母親過來看到懷孕中的曉瑛還是那麼瘦,很心疼,就讓曉瑛回娘家待產。

婆婆更不高興了,因為曉瑛回了娘家,她兒子也跟著住了過去,只留她一人住在曉瑛的單身宿舍里,時不時就給兒子打電話,不是這裡疼就是那裡疼,非把兒子叫回家不可。

兒子出生後,婆婆非常高興,非讓曉瑛回自己家坐月子,由她來照顧。曉瑛父母不好說什麼,就讓曉瑛跟婆婆回家了。

結果回到家,婆婆說自己頭暈,帶不了孩子,也做不了飯。曉瑛只好自己下床做飯吃。等李先生回家後,婆婆就說曉瑛的壞話,說曉瑛不吃她做的飯,非要自己做飯,好象自己要毒害她一樣;孩子也不讓她碰,明明她是孩子的親奶奶呀。

李先生還是站在母親一邊,指責曉瑛太小肚雞腸。曉瑛委屈得直掉眼淚。

因為婆婆從中挑撥,李先生又極度孝順,他們的夫妻關係越來越差,李先生甚至開始對曉瑛動手。

曉瑛在一次挨打之後,連夜開車回了娘家。第二天一大早,李先生上門道歉,說盡了好話,並寫下了保證書,曉瑛才跟他回了家。但兩人的關係因為婆婆的存在,變得不再親密,李先生也總是心事重重。

婆婆看到兒子不開心,總認為是曉瑛的責任,就想把曉瑛攆出家門。

機會來了,李先生出差了。那天,曉瑛把孩子送回娘家,在家複習備考職稱考試。聽到有人敲門,開門一看,婆婆拿著一根木棍,足有一米長,橫在身前。

看到曉瑛,衝著曉瑛大叫:「於曉瑛,我要跟你算總帳。我兒子跟你結婚,真是瞎了眼,你有什麼好的,還讓我兒子向你道歉,給你寫保證書,憑什麼呀?我兒子堂堂博士,你算老幾呀?你壓迫我兒子,你讓我兒子不開心。我就讓你不開心,你給我滾。」

說完,掄起棍子就砸。曉瑛現在住的房子是父母出錢買的,裝修好後,李先生和曉瑛就搬過來了。

看到被婆婆砸得亂七八糟的家,曉瑛伸手去阻攔,被婆婆一棍子砸在曉瑛手臂上,只聽得「喀嚓」一聲,骨頭斷了。曉瑛疼得倒在地上。婆婆砸得正興起,連掄了幾棍子砸在曉瑛身上。

聽到呼救聲,鄰居打了110,警察趕來才將已經瘋狂的婆婆制服。曉瑛已經疼得暈了過去。

後面的事情,大家已經知道了。即使李先生跪在岳母門前,曉瑛也不再見李先生,不讓他見兒子。

李先生說,他現在非常非常後悔,他從來不知道對母親的孝順,到頭來傷害了妻子。他不敢奢望能求得曉瑛的原諒,只希望曉瑛能見她一面,誠懇地向她道歉,不管曉瑛如何發落,他不會有半句怨言。

唉!真是愚孝害死人呀!想想就後怕,萬一那個瘋婆子失手了呢?

婆媳矛盾實質都是因為愛,但愛應該有分寸。本故事中的婆婆對李先生的愛幾近於偏執,她不允許李先生只愛妻子一人,也不允許任何人分走兒子對她的依賴;李先生是非不分,到目前為止,他還認為對母親只是孝順,並未意識到他的孝順,只是愚孝而已,是一種病態的孝順。愚孝的後果是唯唯諾諾、懦弱無擔當,沒有自己的主觀意識,無法給身邊人安全感,讓妻子的愛越來越卑微。

到現在不知道曉瑛是怎麼想的。但李先生的態度絕對是這樁婆媳矛盾的關鍵,如果想讓婚姻繼續,他必須切斷母親與妻子的聯繫,讓他們永不再見面,否則,這樁婚姻終會不保。

END

今日互動話題:

你覺得於曉瑛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qwASQm8BMH2_cNUgOxz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