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chain公鏈「爛尾」轉投交易所

2019-11-13   蜂巢財經News

文|JX kin

編輯|文刀

區塊鏈項目Usechain傳出「團隊解散」的消息後,創始人曹輝寧通過媒體闢謠,「基金會沒有解散,因合作業務未能達到預期,從2019年11月5號起Usechain基金會與深圳優學鏈科技公司解除合作。」

公開信息顯示,深圳優學鏈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是曹輝寧,占股99.5%的他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這麼一看,曹輝寧擔任創始人的Usechain基金會「炒」掉了他的公司。

Usechain幣價縮水,節點空缺,推廣停滯,儘管該項目的節點方和私募投資者都表達了對團隊運營的不滿,但「沒有解散」的基金會無暇顧及它發起的這個公鏈項目,轉而將目光瞄向了更重運營、競爭更激烈的交易所賽道。

基金會「炒」掉創始人公司

當一些公鏈謀划著抓住國內政策利好的「歷史機遇」時,Usechain傳出了「團隊解散」的消息。11月8日晚7時許,一張微信聊天截圖傳至網絡,未顯示信源的一方稱「曹輝寧在未提前通知的情況下解散了公司全部員工」。

相比區塊鏈項目Usechain(USE)本身,這兩年以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的身份頻頻露臉於鏈圈的曹輝寧更知名,他是該項目的創始人。2018年,Usechain啟動,宣稱要用區塊鏈的方式讓「鏈下真實世界的身份與鏈上鏡像世界的帳戶相關聯」。

「團隊解散」的消息傳出後,USE幣價在短時間內急速下跌,跌幅達40%。

很快,曹輝寧通過媒體闢謠稱,Usechain基金會沒有解散,「從2019年11月5號起Usechain基金會與深圳優學鏈科技公司解除合作。」

按他的說法,Usechain只是終止了一個合作。被解除合作關係的深圳優學鏈科技公司,註冊時間為2017年9月30日,公開信息顯示,這是一家涉及區塊鏈業務的企業,運營內容包括社交媒體、商家促銷、廣告推廣、電子商務等,其中也提到要用區塊鏈「將用戶身份、交易數據和信用體系相結合」,做去中心化資源共享生態系統。

有意思的是,在企查查上檢索,深圳優學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學鏈」)的法定代表人正是曹輝寧,他還擔任該公司的董事兼總經理,占股99.5%,為該公司的實控人;Usechain的聯合創始人兼CSO(首席安全官)孫寶紅也出現在該公司的核心成員名單中,擔任董事,該公司的官網域名也直接用了Usechain。

曹輝寧為深圳優學鏈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

從公開信息看,優學鏈與Usechain的關係緊密。結合曹輝寧的說法,這是Usechain基金會「炒」了創始人的公司。

該項目超級節點方人員陳宮(化名)透露,優學鏈只是承擔了項目的部分運營工作,這家公司的主要活動由Usechain的COO徐智文負責,項目、團隊、基金會都沒解散,只是解除了徐智文運營團隊的勞務關係。

Usechain早期的公開資料中,徐智文被列在團隊信息簡介中,擔任Usechain運營總監。信息顯示,他擁有近10年網際網路行業、信息安全領域綜合管理和市場經驗,曾任北京雲江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巧的是,和曹輝寧一樣,他也有長江商學院的履歷,是該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

曹輝寧對解除合作的原因解釋為「合作業務未達預期」。陳宮也認為運營團隊確實不到位,「很顯然,兩年來,項目的推廣、社區建設遠未達到預期,否則項目不會落入深閨無人識。」

21個超級節點仍空缺11個

2018年年初啟動的Usechain趕上了加密貨幣市場的牛市頂點,採用了RPOW共識算法,設計通過21個超級節點來驗證交易。

那時,也正是公鏈井噴式誕生的前夜。IOST、ONT這些如今還在市場上活躍的公鏈項目都推出於這一期間,當年6月,EOS主網上線則掀起了另一波Dpos機制的公鏈狂潮。

與很多趕著風口抓緊上交易所的區塊鏈項目一樣,Usechain也在無主網的情況下先發了幣,並在2018年8月登陸了二級市場。

從市場反應看,Usechain 的Token USE的市場表現不盡人意。非小號顯示,截至11月12日中午,USE的年內跌幅為51.39%,歷史最高價為0.017元,最低價為0.002元,上線交易所後3個月是它的交易密集期,進入2019年,10個多月的交易量走勢平平。

截至11月12日晚7點,USE報價0.0039元,24小時漲幅為29%,較歷史最低點出現了反彈。

USE年度跌幅一度超50%

作為USE的早期關注者,陳宮不僅僅是投資,還加入了項目的發展,他自己做了一個超級節點。但如他一樣願意支持這個項目的節點卻不多。

陳宮說,Usechain的21個超級節點中,還有10多個空缺。從Usechain官網公告可查,目前該項目的超級節點加上預備節點僅有10個。

Usechain官網顯示目前僅有10個節點

不僅是節點冷落,大部分的對外推廣渠道也在幾個月停更了,官方電報的中文群幾乎無人維護,官方微博在今年7月1日停更,微信公眾號也在7月5日未再發文。

USE的微信群里有160多人,也有人回復。蜂巢財經在群里詢問相關「團隊解散」問題時,運營人員稱「曹教授已闢謠,團隊並未解散」。至於其他事宜,對方未作回復。

參與USE私募的早期投資者趙雲(化名)曾投入了10多萬元,因為信任團隊一直拿著,「如今只剩零頭了。」

「微信群里也沒人做聲,反正沒音訊了。」趙雲對項目不再抱希望,連維權的慾望就沒有,「之前有加維權群,後來退群了,就當歸零了。」社區不作為,趙雲覺得團隊拿了錢不做事,「沒有監管,他們就亂來。」

無論是對外披露進展,還是對持幣用戶的維護,Usechain顯示出狀態如一片死水。

公鏈路徑未完 轉向交易所

如果按照官方公布的產品路線圖,今年,Usechain第四季度的任務是完成主網原生Token的強制映射,就是將利用以太坊智能合約發行的ERC20代幣轉化為USE幣。之後的路線是「落地應用,內置更多金融功能」。

Usechain的官網上未顯示主網登陸口,非小號上提供的區塊站網址顯示,目前交易所流通的代幣依然是基於以太坊發行的ERC20代幣,強制映射似乎沒有全部完成。

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Usechain應用產品是一個App,功能僅支持轉帳以及遊戲,當初立項時想要實現的「身份信息、電子商務、社交媒介等應用的連接」均沒有蹤影。

Usechain目前支持遊戲、轉帳等少數應用

USE目前登陸的交易所僅4家,其中一家名為Taurus EX的交易所為Usechain基金會戰略投資。

公鏈的產品、社區走向了一潭死水,但該項目的區塊鏈布局未止步,曹輝寧擔任創始人的Usechain基金會將資金注入了交易所,其戰略投資的交易所TaurusEX(金牛交易所)於今年8月上線,產品包括幣幣交易、合約交易及法幣交易等,同時發行了平台幣TC。

曹輝寧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投資金牛交易所的初心是區塊鏈金融應用,「金牛把金融衍生品交易、提升交易效率和保護匿名性看做發展核心,戰略投資TaurusEX並不是新的方向,是能和Usechain一起,實現區塊鏈的金融交易應用落地。」

這麼看來,原先要做身份鏡像的Usechain要和TaurusEX緊密相連,連原先的USE社區群命名也改成了TC×USE。

業內周知,相比公鏈,交易所才是金飯碗。公鏈的故事因為運營不佳講不下去之後,更重運營的交易所能否如Usechain所願?

2018年年底的一項數據顯示,全球數字貨幣交易所數量已超過12000家。今天,CoinmarketCap收錄的資產數量僅為4700多個。

已成紅海的交易所賽道,留給Usechain基金會的時間還剩多少?

互動時間

你認為項目方轉做交易所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