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微博時,看見李銀河老師帶話題發了一條,#記住單身的這種感覺#。
這個話題源於另一條萬轉微博:
哈哈哈哈哈太過真實!(旁邊的小編看到此條微博如是說道)
其實這條微博是濃縮的精華,在《李銀河說愛情》里,她非常認真地給出了四點單身建議。
和年輕人「不談戀愛p事沒有」的口號不同,李銀河的單身建議來源於她對近些年國內外單身潮的考察,這裡說的「單身」主要指的是「不婚族」(不是找不著對象還嚎的朋友)。
下面來看看這四條建議:
Ⅰ
第一個建議是,你儘管不結婚,自己過日子,但也要去經歷愛情、親情和友情。
愛情是世界上那麼美好的一個事情,如果你一輩子不經歷是非常遺憾的,你應該去談個戀愛什麼的,當然戀愛不一定以結婚為目的,戀愛本身就可以成為目的。
有的人的愛也許是精神戀愛,那就更加不以結婚為目的,也可能是因為違反婚姻規範、社會階層差異等等各種各樣的原因,你的愛情最終沒有辦法走進婚姻,但是對任何人來說,愛情都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你必須要有兩三個知己。知我者二三子嘛。有的人交友的門檻比較高,一輩子就交兩三個朋友,知心朋友,可以無話不談甚至是靈魂伴侶。不結婚的話,這種友情的親密關係也可以給你很多快樂。
還有就是親情了,比如說你跟父母兄弟姐妹的感情,都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我對單身獨居者的第一個建議就是,你要好好經營自己的愛情、友情和親情,這是非常重要的。
電影《陽光姐妹淘》
Ⅱ
第二個,我建議經濟上要獨立,要有自己的事業。
因為你如果不打算經歷婚姻、生兒育女,你會有很多富餘的精力,你最好有一個自己特別喜歡的事業,這也會讓你的生活變得非常有樂趣。
像我前面舉的那些大思想家、大哲學家,他們怎麼都不結婚?雖然有的也是沒碰上合適的人,但是他們的生活簡直豐富得不得了,他們的精神生活、他們的事業,他們寫書、他們作畫,他們根本就沒有感覺到生活中的孤獨,也沒有感覺到結婚的必要,甚至會覺得結個婚什麼的是打擾。
在傳統時代,生孩子是養老的剛需。我們過去是個農業國,多數人都靠子女養老,而不是靠社會養老,也沒有退休金、養老金。
所以你要做一個單身族,必須安排好自己的養老金,設計好自己的養老模式,將來是在養老院養老還是居家養老?自己真正沒有後顧之憂了,才能選擇獨身的生活方式。
電影《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
Ⅲ
第三個建議就是單身族要發展個人的興趣,找到自己的生活情趣。
把錢和時間花在生活情趣上,花在自己各種各樣的愛好上,獨自一人也活得很精緻,對待生活也是一絲不苟的。
我在網上看到一位單身人士講他的生活,講得很有趣。
他說,我也打算不婚,現在日子過得太滋潤,有閒錢,有時間,平時去兜風,喝下午茶,做點兒自己喜歡的美食,穿品質很好的衣服,經常看電影、看話劇,雙休日和朋友逛街、遠足,一年兩次長途旅行,如果結了婚生了孩子,我就過不了這樣的日子了。
電影《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
Ⅳ
我給單身者的最後一個建議就是做好應對社會壓力的心理準備。
中國目前仍然處於從家庭本位向個人本位過渡的階段,這種家本位的習俗和觀念對單身者的壓力還是很大的,甚至會面臨社會歧視。所以你要是選擇單身不婚,就要做好抗壓的準備。
可能你自己覺得很洒脫,但周邊的壓力還是會有的。特別是三十歲到四十歲這個年齡段,過了四十歲,大家反而不怎麼問你了,懶得問你了,你自己也完全習慣了,活得更加瀟洒了。
但是三十歲的時候,大家就會把你稱作剩男、剩女,好像一到三十歲就響了一聲警鐘似的,告訴你,你剩下了。其實我特別反對剩男、剩女這種說法。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它有一個前提,就是人人都必須結婚,也就是俗話說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否則你就被剩下了。
中國現在獨居的人口才占16%,如果我們將來像西歐、北美那樣占到50% 以上的話,那你就無所謂剩不剩了,也許到那時單身人群是主流,結婚的反倒是非主流了,到那時壓力就會小多了。
有單身焦慮的朋友們,大家大可不必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感到擔憂,你可以按照這四個方面評估一下自己的狀況,考慮周全。然後去不斷充實自己的生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形態。
電影《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
以上就是四點單身建議,你get到了嗎?
不過呢,說一千道一萬,每個人在每個階段的選擇都會不一樣,我們倒不必給自己制定任何框架,不如順其自然。
在李銀河單身建議的微博底下,熱評第一也是很有意思。
道理我都懂,但我想談戀愛了
▂
你單身多久了?
《李銀河說愛情》
李銀河 著
本書是李銀河四十年來婚姻、家庭與性研究領域的集大成之作,是作者對畢生的研究積累和感悟做的一次系統的總結。
書中透徹地探討了愛情與性、性少數群體、生育觀念、女性獨立等話題,幫助你破解現實中的困惑,更透徹地了解愛情和兩性問題,走出認識誤區,突破人生格局,獲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點擊了解更多可購買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