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婦科病中最為兇猛的一種疾病,近年來,宮頸癌的發病率逐年增高,患者年輕化,提醒,女人從進行第一次性生活滿兩年後就該查查宮頸。最好堅持一年一檢!
宮頸癌來勢兇猛女性該定期查宮頸癌
宮頸癌的普查率不及5%,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二位子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二位,僅次於乳腺癌。不過,在醫院的婦科檢查中,宮頸癌的普查率不及5%。
統計顯示,宮頸病變是婦科的常見疾病,占婦科門診的20%以上。一般而言,宮頸癌在小於30歲的已婚女性中較少見,發病通常在35歲以後,高峰年齡在45-49歲之間。不過,隨著環境污染加上生活中的不良衛生習慣,宮頸癌趨向年輕化,近年發現小於30歲的宮頸癌患者有明顯上升趨勢。
數據顯示,小於等於35歲的女性宮頸癌發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長,已由上世紀70年代的8/10萬增加到80年代初的16.1/10萬。
95%的宮頸癌可有效預防,婦女應堅持每年一檢專家介紹,已發現的宮頸癌患者中,85%在病發前沒有做任何有效的檢查,而95%的宮頸癌是可以有效預防的。
女人的生殖系統不僅與健康息息相關,更對夫妻和諧性生活有影響。專家提議,女性朋友應理性對待性生活,不宜過於頻繁,有宮頸病應及時治療。定期做檢查非常重要。
宮頸癌已成為嚴重威脅發展中國家婦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我國宮頸癌流行趨勢也很嚴峻,為積極推動宮頸癌的預防,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促進婦女保健,有必要推廣宮頸癌的預防保健常識,為預防宮頸癌發病提供科學指導,現將宮頸癌發病的相關影響因素介紹如下:
首先生殖相關因素影響宮頸癌的發生。分娩史對婦女患宮頸癌的發生有一定的影響。目前認為有多次分娩史的婦女患宮頸癌的危險性較大,由於多次分娩增加了宮頸的創傷的幾率,提高了宮頸感染的機率,不斷的修復容易激發宮頸表皮細胞的突變機率,導致宮頸癌的發生。另外女性生殖器官對激素水平較為敏感,激水平的極具變化對宮頸癌的發生有一定影響,頻繁的妊娠導致性激素水平的變化,容易導致宮頸癌的發生。另外,性行為時的衛生狀況對宮頸癌有一定影響,有研究表明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可導致宮頸癌的發生,注意性行為衛生可以避免由於生殖器官不潔導致的人乳頭瘤病毒感染。
其次,維生素水平影響宮頸癌的發生。人體內維生素B12和葉酸的水平影響宮頸癌的發病。有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宮頸癌患者體內血清B12和葉酸的水平顯著低於健康人群。B12和葉酸是兩種維繫人體健康的重要維生素,在預防生殖系統疾患和出生缺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醫學價值,B12和葉酸預防宮頸癌發病作用的可能機制可能是:這兩種維生素能通過抗氧化作用預防遺傳大分子物質的損傷和突變,如:阻斷DNA甲基化、抑制細胞無序增殖等。
最後,生活習慣與宮頸癌發生有一定關係。與其它惡性腫瘤一樣,吸煙易導致癌症的發生,吸煙對宮頸癌發病的影響可能與降低機體免疫力等作用有關,此外被動吸煙也是宮頸癌的危險因素,此外經常飲茶的婦女不易患宮頸癌,茶葉中茶多酚等有益成分能降低宮頸癌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