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過程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第一個是我們的家庭,第二個是社區,第三個是學校,第四個才是社會。它們會影響到我們的以後的社會價值觀、處事方式,甚至性格特點也會受到影響。當然,排在第一位的家庭影響是最大的。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原生家庭環境中塑造的性格會影響以後人格的發展。家有女兒的,這3種愛,無論如何不能少。
1、溫暖細膩的母愛
可以說世上沒有一種愛能夠代替母愛,母親對於孩子而言,不僅是生命的傳承,更是靈魂的繼承。在母親孕育孩子的那一刻,就已經影響了他一生。孩子們從出生開始,接觸最多的也是母親,所以,目前可以說是孩子的第一個情感傳遞者。
心理學上,將孩子特別依賴的毛絨玩具稱做「安撫物」,柔軟又舒服的安撫物就像媽媽的懷抱一樣,它帶給孩子溫暖。除了媽媽,沒有任何人、任何東西能夠取代。
媽媽是女兒生命中最有影響力的角色,這話一點不假。女性特有的生存智慧,爸爸教不來,社會更教不來。
2、粗獷厚重的父愛
父愛在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是厚重的、深沉的。父親一直是家庭里最有力量、最有智慧、也是最堅強的那一個。無論發生了什麼事,只要父親在身邊,就是安全的,生活也會更加充滿溫馨和快樂。父親的剛毅和堅強給了孩子無窮的力量,也是孩子一生賴以獲得安全感的依靠。父愛是粗獷而深遠的,男人特有的生存哲學,媽媽也教不來。都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其實,爸爸也是女兒這輩子最堅實的後盾。
3、長輩的愛,是女孩最後的靠山
世上最愛孩子的,除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之外,還有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當父母關係陷入困境的時候,當孩子對成人世界無能為力的時候,長輩就是孩子最後的靠山。
有種關係叫「隔代親」,更叫寵溺。生活中這種現象最常見,每次被爸爸媽媽批評教育之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總是挺身而出,無原則的偏袒孩子。哪怕世上沒有人疼愛自己了,長輩也要做最最偏愛自己的那一個。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大的孩子,應該都能體會到被偏愛的幸福,擁有此生最溫暖的記憶。
一個幸福完整的家,就是家長給孩子留下最好的愛。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媽媽疼,爸爸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獨寵!